从研发易筋经开始登临彼岸

第五百七十九章 归墟战场(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从研发易筋经开始登临彼岸》最新章节。

可现在,却有这样的‘归墟战场’,宝物多多,而且神将集结,百国争锋。

“那里得有多少高阶神将?”

“我在那里寻宝是其一。”

“再在战场中讲武,百国神将各有不同,全都听讲,对我又有多大促进?”

阎闯隐隐激动。

寻宝?

这在其次。

他需要的是‘归墟战场’、‘百国战场’这样的平台,需要的是能够让他接触更多高阶神将更多地域不同传承的神将的机会,借助这个平台,借助这些神将,阎闯必定能让自己已然很高效的《教学相长》再上一个台阶。

这战场!

必须去!

……

阎闯应下之后,很快,南线第四战区第六军团第十军就有正式的文书下达,调阎闯前往‘归墟第六战场’。

吕重也知道了。

“归墟战场?”

“我也听过!”

吕重皱眉,他倒不是舍不得阎闯走或是不满意阎闯不告而别,而是替阎闯担心:“我听说归墟战场最低也要六阶神将才能入内,但即使是十阶神将在战场上也有陨落的危险。百国神将汇聚,太多太多厉害角色,术业有专攻,武功有生克,即使是十阶神将,万一遇到正好克制自己的神将,亦或是一堆神将围攻,也要饮恨。”

而且归墟战场跟普通归墟还不一样,这归墟战场进去后,无法像寻常归墟那样撕开混沌随时就能出来,在这里,只能老老实实的赶路,只有出了战场范围后才能走出归墟回到现实。

不过归墟战场全都富饶,在这里有万界遗留下来的一座座陆地岛屿作为营地,可以作为战场神将的安身立命之所,其实归墟战场的厮杀与争夺,对于这些陆地、岛屿、山峰等等的争夺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归墟战场!

攻伐!

厮杀!

这是家常便饭,十足凶险。

“我听说,神将级归墟战场的死亡率高达78%,也就是说,一百个高阶神将进去,最终能活着走出来的只有22个!”

“那里!”

“是百国绞肉场!”

吕重脸色凝重。

他之前隐隐约约听过‘归墟战场’的消息,多方打听,知晓内情之后就没再想,那样高的死亡率,实在骇人,倒不如先在军中好生立下军功,等实力更强之后再考虑去不去归墟战场。

毕竟,在那归墟战场,六阶神将真的只是炮灰而已。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焚星改弈
焚星改弈
关于焚星改弈:吴天邪被追杀坠崖,濒死之际,幼时佩戴的青铜吊坠竟渗出青金暖流。>他看见碎片般的记忆:一个温柔女子在血与火中挣扎,将吊坠塞进他襁褓。>“活下去!那声音刺穿十年迷雾。>吊坠光华流转,断裂的筋骨飞速愈合。>醒来时,却见一个哑巴少女正用草药敷他伤口,眼神警惕如小兽。>村外,黑袍人的声音随风飘来:“搜!那小子带着‘钥匙’,死要见尸!>吴天邪握紧吊坠,指尖灼
一珊一世
模拟诸天,我的天赋可以无限叠加
模拟诸天,我的天赋可以无限叠加
郑钱,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社畜,回家路上撞大运,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宗门林立、王朝混战、妖魔横行、强者为尊的强大世界。在这里,强者视弱者为蝼蚁,皇朝宗门视江湖为棋盘,异族环伺,群魔乱舞……倒霉的郑钱则开局就被关进死牢,等候七天后的秋后进行问斩。而就在他绝望之际,他的金手指到账了——!绑定的他可以不断进入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诸天世界提升自己。霍元甲、黄飞鸿……笑傲江湖、鹿鼎记、倚天屠龙、天龙八部、射雕神雕…
清风茶楼
修仙:从杂役开始模拟长生路
修仙:从杂役开始模拟长生路
从杂役开始模拟长生路:苏凡穿越修仙界,开局就被天才未婚妻退婚,沦为宗门杂役。好在觉醒,每次模拟都能获得修为、功法和天赋!可是模拟之后,苏凡惊恐发现,自己三年后就会死!第一次模拟,他勤恳挖矿,却在筑基之日离奇暴毙……第二次模拟,他苦修阵法,筑基时布下阵法,依旧难逃一死……第三次模拟,他丹道大成,却被神秘黑影搜魂炼化……通过多次模拟,他终于发现,整个羽化宗的外门弟子,都是“养蛊”的祭品?!“原来我的
洛无书
至高仙族,从老祖宗游戏启动开始
至高仙族,从老祖宗游戏启动开始
李想偶得一款修仙家族模拟器。他发现游戏里的子孙,会给他献上一些奇奇怪怪的祭品。“感谢老祖宗恩赐,我们家族已经成为第一世家了!”“快给老祖宗送上祭品,这一把仙器请老祖宗笑纳!”“老祖宗,我们已经称霸仙界了!”“......”直到有一天。李氏家族的子弟,开着飞舟,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了地球。在整个世界惊骇的目光下。那些曾经在游戏中的李氏子弟,浩浩荡荡地朝着李想朝拜。“恭迎老祖宗回家!”
一坨红茶
觉醒废武魂,我即战神
觉醒废武魂,我即战神
简介:神州大陆,强者为尊。武魂,是这片大陆上衡量天赋的唯一标准,分天、地、玄、黄四大等级,每级十二品,泾渭分明,决定了武者一生的成就上限。董家少主董小秣,曾是青阳城公认的第一天才,却在武魂觉醒仪式上引动惊天异象后,最终只得一品黄级武魂,沦为家族笑柄,备受欺凌。然而,无人知晓,他献祭的并非真正的武魂,而是唤醒了丹田中沉睡的!这武魂,不仅品级超凡,更拥有吞噬灵气、无限进化的逆天能力!
董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