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后,贵妃的忠犬黑化了》最新章节。
“陛下!”沈清漪抓住萧珩眼中那一闪而逝的震动,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猛地直起身,眼中泪水未干,却已燃起理智分析的光芒,声音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清晰:
“臣妾本已认命,以为沈家之冤永无昭雪之日!直到……直到废后陈氏被打入冷宫!”
她抛出关键引子:“废后在冷宫疯癫,日夜诅咒臣妾是妖妃,诅咒麟儿……不得好死!陛下,人之将死,其言未必全妄!她在一次神志昏聩的呓语中,竟提到了当年夭折的嫡皇子!她说……‘那个孩子……不是意外!是你们沈家……’!”
沈清漪死死盯着萧珩骤然紧缩的瞳孔,一字一顿:“陛下!废后此言,指向沈家!可沈家当年获罪,正是在嫡皇子夭折后不久!时间点如此巧合!臣妾斗胆,重查旧档!果然发现惊天疑点!”
她不再哭诉,而是展现出惊人的冷静与条理,将连日来梳理的疑点,如同抽丝剥茧般,清晰呈现在帝王面前:
“疑点一:嫡皇子之死!卷宗记载为突发恶疾,回天乏术。但伺候皇子的贴身宫人、当值太医,事后竟在短短数月内相继因‘意外’或‘急病’身亡!如此密集的‘巧合’,岂非欲盖弥彰?!”
“疑点二:沈家获罪!所谓‘通敌’密信,笔迹模仿痕迹明显,关键人证皆在画押后‘暴毙’,死无对证!构陷手法粗糙却有效,其目的昭然若揭——灭口沈家,掩盖嫡皇子夭亡真相!”
“疑点三:时间关联!嫡皇子夭折于永和三年春末,沈家获罪于同年秋!这绝非巧合!幕后之人需时间编织罗网,更需一个足够分量的‘替罪羊’来转移视线,平息陛下丧子之怒!沈家,便是那选中的羔羊!”
萧珩的脸色随着沈清漪的陈述,越来越凝重,越来越阴沉。他负在身后的手,无意识地紧握成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御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铅块,沉重得让人窒息。
“那么,”萧珩的声音低沉沙哑,如同压抑着即将爆发的雷霆,“爱妃口中的‘巨恶元凶’,是谁?”
沈清漪深吸一口气,抛出了最关键、也最危险的名字:
“臣妾本不敢妄测!但废后疯语提及沈家,而当年能在深宫之内毒杀皇子、又能在外朝只手遮天构陷五品官员满门、更能让废后心甘情愿保守秘密甚至可能参与其中的……能有几人?!”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清晰:
“臣妾追查线索,发现当年嫡皇子夭折前夕,端王殿下曾频繁出入坤宁宫!与之同行的,还有当时的国丈陈嵩陈老大人!他们与废后密谈多次,所议何事?!”
“更有甚者!”沈清漪抛出她最有力的间接证据,“嫡皇子出事当日,曾食用过端王府侧妃(彼时正得宠)进献的‘家乡点心’!而那位侧妃,在皇子夭折后不足三月,便‘暴病身亡’!死无对证!”
“端王?国丈?”萧珩的瞳孔猛地收缩,如同针尖!他脸上第一次出现了难以掩饰的震惊与……难以置信!他猛地转身,背对着沈清漪,肩膀的线条绷得死紧。御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龙涎香无声地燃烧,以及帝王那压抑到极致的、沉重的呼吸声。
涉及到他的亲皇叔!涉及到曾经的国丈,废后的父亲!这指控,太过骇人听闻!
沈清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这是最危险的时刻。皇帝是震怒于她的“构陷”,还是……开始相信这匪夷所思却又逻辑严密的指控?
她再次重重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声音带着孤臣孽子般的悲怆与赤诚:
“陛下!臣妾今日斗胆陈情,并非只为沈家喊冤!沈家之血已冷,臣妾纵使粉身碎骨,亦难洗刷!臣妾真正忧心如焚的是——”
她抬起头,泪眼婆娑中,目光却如燃烧的星辰,直刺萧珩的背影:
“有如此心狠手辣、翻云覆雨之巨恶,潜伏于陛下身侧,潜伏于宗室之中!他能毒杀皇子,构陷大臣,他日……若对陛下、对麟儿再生歹意,何人可挡?!臣妾每每思及此,便觉五内俱焚,夜不能寐!臣妾之惧,非为一己之私,实为陛下安危,为社稷安稳,为我儿麟儿……能平安长大啊!”
字字泣血,句句惊心!
萧珩猛地转过身!
他的脸色铁青,眼底翻涌着惊涛骇浪般的风暴——震惊、怀疑、被至亲背叛的愤怒、对阴谋的悚然、以及一丝……对眼前这个女子孤勇与深情的复杂震动!
他死死地盯着跪在地上、额头红肿、泪痕未干却眼神无比清亮倔强的沈清漪。她的话,像一把把锋利的凿子,将他心中固有的认知和信任,凿开了一道道裂痕。那些疑点,那些时间线,那些无法解释的“巧合”和“死亡”,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他的理智。
信她?
她所言若真,那他的皇叔,他曾经信任的端王,便是毒杀他亲子、祸乱朝纲的元凶!是潜伏在他身边最危险的毒蛇!
不信她?
她那惨烈的家族史,她那逻辑严密的推断,她那为了麟儿安危而流露出的刻骨恐惧……又岂是全然作伪?更何况,慎刑司今夜突兀的拿人,不正像是幕后之人狗急跳墙的反扑?
御书房内,死寂无声。只有烛火在帝王的瞳孔中跳跃,映照着他眼中那剧烈挣扎、变幻莫测的风暴。
良久。
久到沈清漪几乎以为那沉重的沉默要将她彻底压垮。
萧珩终于动了。他没有叫沈清漪起身,而是缓缓踱步到巨大的御案之后,坐了下来。他拿起案头一份无关紧要的奏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纸面,目光却并未落在上面,而是穿透虚空,不知望向何处。
“王德顺。”帝王的声音响起,低沉,沙哑,带着一种风雨欲来的平静。
“奴才在。”王德顺应声上前,垂手恭立。
“传朕口谕。”萧珩的目光终于聚焦,落在了沈清漪身上,那目光深不见底,如同万丈寒潭,“宣端王萧景琰……”
他微微一顿,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明日巳时,进宫觐见。”
沈清漪的心,随着这声口谕,猛地沉了下去,却又在瞬间高高悬起!
宣端王觐见!
皇帝没有立刻相信她,但也没有斥责她构陷!他选择了……当面质问!
这究竟是破局的曙光?
还是……将她推向更可怕风暴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