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对于公审大会的操作,公公们自有一套,他们说得让百姓们尽情地宣泄着愤懑,待众人骂得口干舌燥、情绪稍缓,这才动手处决那些流寇。
处决的方式简单粗暴又透着股子诡异——直接上手扭断脖子,听得人心惊肉跳。
至于为何如此?这衣服鞋子啥的,可都还能用,别染上血了。
所有人点头如蒜,公公请放心,我们明白,我们都明白!
在那风云变幻的局势之下,这样一场所谓的“公审大会”在归德城喧闹开场,可谁能想到,这背后全然是太监们对朱有建新三十六计的肆意曲解。
朱有建原本的旨意直白而又切中要害,他深知民间疾苦,深知矛盾冲突若隐若现的根源所在,因而下令:
“入城若有冤屈,将问题人扒光衣服丢给百姓。”
这话看似简单粗暴,实则蕴含深意,意思就是要直击问题核心,问题滋生之处,便是解决的着手点,只要将引发事端的“刺头”果断处理,那诸多乱象便能迎刃而解,还百姓安宁。
可太监们呢,平日里在宫闱深处,浸染了太多的繁文缛节与莫名虚荣,还残存着那么一星半点的廉耻之心,就在这事上犯了糊涂。
他们一想到要扒光问题人的衣服抛给百姓,当下就咋舌,心里直犯嘀咕:
“这……这要是传出去,可不得有损主子那伟光正的形象嘛!”
于是乎,这六百来号太监聚在一块儿,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地合计了老半天,最终自作主张,把主子的旨意篡改成了一场看似正经八百的公审大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首望向晋豫之地发生的种种,局势之复杂多变,即便是睿智如朱有建,也着实没法预先料到。
就拿那“良民证”来说,本是过往侵略者搞出来的一个特殊产物,承载着许多人并不愉快的回忆,可谁曾想,竟被那活跃的游击队巧妙利用,还摇身一变,成了拥有者的荣誉象征,这般反转,实在令人咋舌。
这边太监们刚鼓捣出“公审大会”,行事风格愈发离谱,生生把事儿朝着莫名其妙的方向推进,竟搞出了类似“红色运动”的阵仗。
瞧这架势,后面说不定还得整出个“忆苦思甜”诉苦大会之类的玩意儿。说来也巧,他们还真就盘算着在微山城这么干,打的什么主意呢?
无非是想极尽所能地体现皇帝陛下的光辉形象,在他们那狭隘又扭曲的认知里,觉得这就是向主子表达敬仰的最佳方式。
至于主子到底愿不愿意、知不知道这些小动作,他们可就顾不上了,一门心思沉浸在自己臆想的“忠心”幻境之中,殊不知,这一场场闹剧背后,是民意的悄然聚集与局势的愈发混沌。
当那备受瞩目的“公审大会”在归德城如期拉开大幕,整个城池瞬间被一种异样的氛围所笼罩。
归德城的老百姓们拖家带口、满心狐疑地朝着大会场地涌来,他们眼中满是迷茫与警惕,毕竟这些日子被流寇折腾得苦不堪言,对周遭的一切都已失去信任。
可当他们看清眼前的景象时,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所睹:
昨天下午还鱼龙混杂、看着就不怀好意地进城的那群“流寇”,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朝廷派来解救他们的正义之师!
这反转来得太过突然,人群中先是一阵死寂,随后爆发出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更让百姓们惊喜不已的是,这些“神秘人”不仅带来了生的希望,还雷厉风行地将那些平日里在城中为非作歹、祸害百姓闺女的恶人们,一个不落地全都五花大绑在粗壮的柱子上,准备接受审判。
大会组织者高声宣布,所有百姓都拥有上前表达愤怒的权利,这一声令下,如同点燃了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