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正当他决定暂且放下这个棘手的难题,像一只疲惫的飞鸟,收起翅膀,放空思绪,稍作休憩之时,脑海中却突然像一道凌厉的闪电划过夜空,瞬间点亮了一角黑暗。
他想起了曾经在那荒诞离奇的抗日神剧里见过的山炮。
那山炮模样颇为简陋,构造简单得很,无非就是一根长长的炮管,生硬地架在一个架子底盘之上,毫无精致可言。
操作起来也不复杂,炮弹往炮管里一塞,跟往竹筒里丢石子似的,简单调整下角度,便能轰然射出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扬起漫天尘土。
他隐约记得,这种炮好像叫加农炮吧?至于其他种类的火炮,那些复杂的原理、精细的构造,于他而言,实在是如同神秘的外星密码,摸不着头脑。
唯有这加农炮,大致的发射流程他还勉强知晓一二,算是混沌中的一点微光。
念头及此,朱有建微微转头,目光投向卢大匠,宛如抛出了一颗石子,打破了平静的湖面,抛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卢大匠,你且说说,炮弹究竟怎样发射才能飞得更远?”
声音不大,却如同洪钟,在空气中回荡。
卢大匠听闻此言,不禁微微一怔,身子像是被定住了一般,短暂地停顿了一下,抬眼望向朱有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诧异。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位皇帝今日的表现着实令人惊讶,平日里深居宫中,怎的居然连炮弹发射的相关门道都略通一二?
莫不是暗中下了苦功夫钻研?
如此看来,他此前为何那般反感监局,倒成了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了。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卢大匠满心好奇,却又不敢贸然多问。
卢大匠仿若课堂之上,面对德高望重师长提问的学生一般,瞬间挺直了腰背,脸上满是虔诚与恭敬,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回圣上,这其中的关键自然是靠膛线之力。
您想啊,炮弹倘若没了膛线的指引,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上失去了罗盘的航船,没了方向,只能随波逐流;
若没了膛线给予的助力,又好似折翼的飞鸟,决然射不远呐!”
说话间,他的双手还不自觉地比划着,试图将这抽象的原理具象化,好让圣上一目了然。
朱有建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有些无语,微微皱起了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
他暗自思忖,这些工匠们身处这火器监,手头掌握着诸多精妙绝伦的技艺,各类珍稀的材料、精巧的工具也一应俱全,本应大展拳脚,推陈出新,可偏偏就是被固有思维给紧紧束缚住了手脚,如同被绳索捆绑的困兽,难以突破创新,实在是令人惋惜。
想到此处,他随即又追问道:
“既知膛线重要,那究竟该如何实现膛线的制作呢?
这可是关乎火炮威力提升的重中之重,想必你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法子吧。”
语气中既有期待,又带着几分探究。
卢大匠微微扬起下巴,神色间带着几分理所当然,仿佛对自己接下来要说的方法胸有成竹,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圣上有所不知,我们采用的是模具内膛突线之法。这可是经过无数次试验、改良才得出来的妙招,通过精心制作模具,再进行倒模,使其一体成型。
这般操作下来,便无需再如前人那般,耗费大量心力去拉线制作膛线了。
要知道,宋人尝试拉线制作膛线时,那距离极难精准测算,简直如同在发丝上雕花,稍有差池,便会影响火炮性能,导致炮弹要么偏离轨道,要么射程大打折扣,后果不堪设想。”
一边说着,他的眼神中还透露出对古人艰难探索的感慨,以及对当下方法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