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三百六十章 永乐大典的消息(上)(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

如今的华盾生科正处于发展的要紧关头,有许多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或者研发中,春节前还会有一波购物高峰期。

徐云作为公司的负责人之一,这种节点确实不太方便离开。

更别说庐州这边还有老苏暂住他家,这也是个很难处理的情况:

撇下老苏一个人回老家吧不太合适,毕竟老苏还没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可带着老苏回家则会更尴尬——过年领个陌生男生回家,保不齐会被误以为出柜呢。

况且有陌生人在场,饭桌上大家也都很难放得开。

因此权衡之下,徐云只能暂时先放弃回家的想法。

另外公司的顾群青等人也是这打算,众人准备到时候一起找个地方吃年夜饭,也算是有个伴儿在照应。

“叮冬——”

就在徐云和陆朝阳交谈之际。

陆朝阳放在桌上的手机忽然传来了一道提示音。

他顺手放下快子,将手机取过,打开屏幕。

徐云对此也没怎么在意,自顾自的扒拉起了饭。

不过很快。

他的耳中便传来了陆朝阳的一声轻咦:

“咦?”

徐云见状抬起头,将黏在嘴角的一粒米拿开,问道:

“怎么了吗,陆教授?”

陆朝阳将手机一翻,屏幕朝徐云晃了晃,上头赫然显示着一条推送消息:

“你看,新华社发布通告,国家似乎准备计划发掘明朝十三陵的永陵了——就是嘉靖皇帝的墓穴。”

“.......”

徐云微微一愣,回过神后,连忙取出自己的手机,打开了微博。

果不其然。

在热搜的飙升榜上,此时赫然挂着一个#国家计划开启永陵发掘工程#的热搜。

相关新闻发布于一个小时之前,此时已经窜到了热搜的第五位。

其中挂在最上头的是新华社发的一条文章:

【据gwy办公室今日讯,多位历史学者共同提交署名意向书,认为现今考古技术手段已经较为成熟,申请成立永陵定项委员会,对明朝十三陵中嘉靖皇帝的陵寝永陵开展发掘工作......】

一旁的陆朝阳也在划拉着屏幕,似乎在看着某些评论:

“这热搜窜的可真快啊,这会儿就第五....哦不,第四了。”

陆朝阳和徐云的位置距离项目组内的其他成员很近,交谈的声音自然也传到了周围人的耳中。

于是很快。

便有几人也跟着翻起了手机。

看着看着,一位短发的女生便好奇的眨了眨眼:

“嘉靖皇帝的永陵呀......就是那个传说有《永乐大典》的陵墓?”

在场年纪仅次于陆朝阳的唐飞点了点头,解释道:

“没错,不过这事儿只是个传闻,可能性不大——根据永陵目前的勘探结果,永陵内应该是没有足够盛放《永乐大典》的空间的。”

很明显。

这位老哥也是个资深明粉。

接着唐飞轻轻啧了一声,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有些疑惑起来:

“不过上头居然会提出开启永陵的发掘计划,这就有些奇怪了.......”

听闻此言,负责订外卖的叶纸很是配合的捧了场:

“唐博士,为什么会奇怪呀?我看很多皇帝的陵墓不是都被挖掘过吗?”

唐飞轻轻摇了摇头,放下快子,道:

“在咱们华夏考古界有一句话,叫做‘考古不下明’,意思就是很少会发掘明朝之后的墓葬。”

“因为传统观点认为,年代越往后,文献资料越丰富,历史学的研究就越全面,考古学所能发挥的作用可能就越小。

“当然了,盗墓的情况除外——目前清朝皇帝的陵墓很多都被盗墓贼破坏过。”

“至于明朝陵寝呢,建国后只开掘过定陵,而那次的挖掘工作.......”

“造成了华夏考古史上的一次惨桉。”

叶纸‘诶嘿’了一声:

“惨桉?”

唐飞点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沉重,叹息道:

“由于技术和观念问题,大量文物在出土后迅速风化毁坏,棺椁被博物馆办公室主任下令扔下山崖,万历皇帝和帝后的尸骨又在那几年被砸的尸骨无存,损失难以估量。”

“为此在1997年,gwy还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

“《通知》首次明确规定,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并且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听到唐飞这番话。

一旁的徐云亦是微微叹了口气。

唐飞说的定陵挖掘,也是新华夏第一座经国家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项目。

其实吧。

项目最早准备发掘的是长陵,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

那是在1955年10月份,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先生接到了一封时任燕京副市长吴晗写来的书信。

内中说:

“郭老:发掘长陵事,和各方面谈,都表示赞成。拟一报gwy文稿,可用否请斟酌改正。请你领衔,范文澜、沉雁冰、邓拓、张苏都会签名赞成的。”

这份报告很快被发往了上面,不过由于发掘难度问题,1956年4月才转而决定先试掘定陵。

1956年5月17日。

定陵发掘工程正式启动。

而这也正式解开了华夏考古史上知名惨剧的序幕。

整个陵墓发掘的过程很顺利,没有人员伤亡,更没有考古小说里遇到的那些神鬼之事。

前后不过几天,考古队很快就进入了地宫。

地宫的后殿中停放着万历皇帝与孝端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三口棺椁,此前皆未遭到破坏,随葬品完整。

另外土各类器物二千六百四十八件(不包括钱币和纽扣)。

其中纺织品与衣物数量最多,共六百四十四件,主要是丝织品。

此外较多者还有金器二百八十九件,银器二百七十一件,铜器六十五件,锡器三百七十件,玉器五十一件,漆器八十四件,首饰二百四十八件。

然而由于当时的文物修复保存技术严重不足的缘故,专家们使用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溶液,来加固这些出土的丝织品。

结果是初期效果不错,然而过了些时间之后,这些处理过的丝织品便开始出现了问题:

它们陆续失去光泽、柔软和弹性,不但发黑发硬还变脆了。

再加上当时也没有恒温恒湿避光的库房用来保存文物,结果导致这些丝织品大多严重损坏。

同时为了满足定陵博物馆的展出需要,当时针对万历帝后的棺椁制造了复制品。

孰料复制品造好后,定陵博物馆的某位负责人便命人将原棺椁当成垃圾给扔进了山沟。

从此,万历帝后的原棺椁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今天地宫中陈列的,仍是当年的复制品。

至于万历皇帝和帝后的尸体,也在大变动的那些年里在定陵博物馆广场公开砸毁并且焚毁。

所以自那之后。

华夏便从未开启过帝皇墓的发掘工作了。

......

注:

这几天开大会,所以大家都看不到本章说,但我后台还是会显示的,所以各位还是可以照常留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能逆袭系统!
全能逆袭系统!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assisted
短篇灵异故事汇
短篇灵异故事汇
我们开启了民间恐怖故事收集之旅!民间恐怖故事是古老传统与民众智慧的体现,藏着神秘氛围与奇谲想象。无论你是听闻长辈讲述,还是亲身经历,都可分享。让我们一同挖掘这些或惊悚、或离奇的故事,探寻民间文化的幽秘角落。
观心若镜
刑侦重案
刑侦重案
关于刑侦重案:单元故事+悬疑推理+破案红色的高跟鞋,血肉模糊的下体,年轻的女死者,八年来发生在京州的这起连环杀人案,一直困扰着萧逸辰,困扰着整个刑侦支队。这起案件时间跨度之大,凶手作案手法之残忍,看似毫无关联的被害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八年之后,凶手操起屠刀再次犯案,萧逸辰能否抽丝剥茧,还原事情真相,守护京州一方平安。离奇的案件,意料之外的凶手,桩桩件件扣人心弦。“谁是凶手,“瞒天过海,“消
青青园子
七日终焉回响
七日终焉回响
故事开篇,主角苏晚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生活突然被打破平静。她的丈夫周明宇离奇死亡,死状凄惨,而苏晚在处理丈夫后事的过程中,意外触发了神秘的“回响之力,就此被卷入一个名为“七日终焉的恐怖轮回。在这个轮回中,每到第七日,一切都会重置,时间倒回起点,只有极少数像苏晚这样觉醒了“回响能力的人,才能保留记忆。苏晚发现,自己身处一个被称为“终焉之地的诡异城市,这里弥漫着浓厚的死亡气息,破败的建筑、
小包很困
智能乱世,我在母系氏族赤身拼搏
智能乱世,我在母系氏族赤身拼搏
通俗硬科幻!不穿越、无丧尸、没系统、不重生。孙大宝是国家用人造子宫培养出来的特殊人类,被养父带大,后被恶人陷害流放荒野。为了生存,他带着家人四处流浪,在星际间漂泊,穿行于文明与野蛮之间,切换着正派与反叛的马甲。本文以反判机器人被联盟平灭后的世界为背景,描写一群流放者为了生存而奋斗、抗争的故事。故事的场景从原始森林开始,逐渐进入到海洋、南极、月球、火星、外太空。先后登场的武器有激光枪、机器人战士、
孤独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