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在康桥,挥了挥衣袖,招来一朵乌云(上)(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

【掀翻物理大厦的根基】。

听到徐云说出的这几个字。

老法脸上先是一愣。

旋即想到了什么,飞快的扫了眼周围熙熙攘攘的吃瓜党。

接着一把将徐云拽到一旁,压低声音对他道:

“罗峰同学,你所说的‘掀翻物理大厦的根基’,是比较夸大的修辞手法,还是......”

1200ksw.

“会将我们现有的物理体系...完全推翻?”

说完。

他便死死的盯着徐云,等待着这个年轻人的答复。

如果在半天....不,如果在两个小时之前,有人在老法面前对他说出这种话,他绝壁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相信。

开什么玩笑?

近代物理学从15世纪开始逐渐建立起基底,迄今为止已有400多年了。

靠着开普勒、小牛、富兰克林、安培这些先贤的努力,如今的物理学已经算是一门很成熟的学科。

法拉第这些头部物理学家最近还打算联名上书,建议皇家学会将物理学从化学的从属中分离出来,设立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这种背景下。

有人大言不惭的说自己能够将物理大厦掀翻,恐怕是个人都会觉得荒唐而又可笑。

可如今......

无论是第一个实验中测算出来的光速成果,还是依旧在咕都咕都冒着泡的光伏现象,都证明了一件事:

徐云说的很可能是真话。

毕竟他的身后还有一个肥鱼在背书呢。

因此作为目前物理学界扛把子的大老,老法就不得不考虑某种极端情况了:

如果、假如、万一徐云真的搞出了个超级超级巨大巨大的新闻,彻底否定了现有的物理学体系......

那该怎么办?

毫无疑问。

倘若徐云所言非虚,那么这个消息必然不能传开!

也就是实验依旧要做,但绝不能在现在这种吃瓜党扎堆的环境下进行。

否则被那些不明所以又爱夸大其词的人一传播,明天说不定就成世界末日了。

最坏最坏的情况,也要在物理大会上公布。

看着一脸如临大敌的老法,徐云大致也能理解他的心情。

毕竟上辈子他就是这样被传成钓鱼娘的,通宵啪啪啪码字被说成夜生活丰富,到头来那些群员还假装无事发生.....

想到这里。

徐云沉吟少顷,组织了一道语言,说道:

“您放心吧,法拉第先生,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支持日渐式微的微粒说。”

“虽然对经典物理体系可能有那么亿点点影响,但却不至于让整个体系彻底崩塌,更不可能让先贤们的付出白费。”

虽然徐云顿了顿,决定再释放出一点东西来:

“肥鱼老祖在他的遗书中,将世人肉眼可以看到的世界称之为宏观世界。”

“我们从宏观世界总结出来的概念,只要保证在宏观领域没有问题就行了。”

“您说是吗,法拉第先生?”

老法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虽然找不出徐云话里的问题,但他好像总觉得哪儿有些不对?

或许是自己想多了吧.......

随后徐云带着老法等人往前走了一段路,来到了老汤鼓捣出来的设备边上。

这套设备的占地面积约莫有一架钢琴那么大,总共分为两部分,比起之前的两次实验要精密的多。

第一部分是一个电火花发生器。

发生器上有两个大铜球作为电容,通过铜棒连接到两个相隔很近的小铜球上。

导线从两个小球上伸展出去,缠绕在一个大感应线圈的两端。

接着又连接到一个梅丁格电池上,将这套装置连成了一个整体。(我看看本章说能不能放出来图)

第二部分是一个接收器,离发生器不远。

它由两个开口的长方形铜环组成,铜环接口处各镶了一个小铜球。

至于发生器和接收器之间,则放置着一块金属板。

发生器、接收器与金属板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其中发生器和接收器的连线,便是三角形的底边。

老法依旧老神在在的走到设备面前,目光很快锁定了缠绕有感应线圈的部位:

这个感应线圈的匝数很大,目测大概有耳根的腰那么粗,占据了相当大的一块区域。

以老法长年累月和电磁打交道的经验来看。

如果导线规格正常,这个感应圈应该能发出一万伏特以上的电压。

一万伏特,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这又是要干什么呢?

总不能表演电击play吧?

就在老法沉思之际。

威廉·惠威尔也走了上来,如今他没有压力在身,对于徐云的实验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先是绕了接收器一圈,随后轻咦一声:

“咦?法拉第先生,右边这套设备是忘了连接导线吗?”

老法沉吟片刻,轻轻摇了摇头:

“应该不是忘了连接,而是它本就不需要导线。”

威廉·惠威尔闻言一愣,眨了眨眼,问道:

“怎么,您看出来这套设备的原理了?”

老法扶了扶眼镜,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迟疑道:

“只是有一些猜测罢了......”

接着他一指不远处的金属板,说道:

“惠威尔院长,你比较少参与一线研究,所以有些情况你可能不太了解。”

“我们在光学实验中常用到的成像板,一般是以大理石为基地制成的复合板,主要就是为了清晰的显示图像。”

“至于这类材质的金属板,则比较常见于反射实验,例如声波或者光等等.....”

“罗峰要求实验在天黑的条件下进行,那么必然与光有关。”

“因此我认为,这块金属板应该是用来反射光线的。”

说着他又扫了眼这套设备,摸了摸下巴,最终定调道: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这套设备应该是在线圈设备先行通电发光,接着光线经过金属板反射,在接收器上呈现出某种图像......”

看着侃侃而谈的老法,一旁的徐云不由轻轻摇了摇头。

老法啊老法,这次你可就猜错咯。

这次的实验,和光学成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叻。

当然了。

这也怪不了老法。

毕竟这个实验的现象实在是太离奇了,远远超过了当时人们的认知。

人们可以轻松的重复无数次这个实验,却对它的原理苦恼不已。

直到它被发现20年后,才由爱因斯坦完成了理论解析。

在眼下的1850年。

如果有人光看设备就能预想出实验的结果,徐云当场就把小麦宿舍里的那把斧头吃掉!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口之际,一道声音忽然令他的表情僵在了脸上:

“那个......法拉第教授,有没有一种可能,接收器上并不会出现成像效果,而是会出现电势差呢?”

“?????”

徐云一脸懵逼的转过头,发现出声之人离他只有三米不到,赫然是......

小麦!

他是哪儿冒出来的?

哦,想起来了。

这个苏格兰青年原本在学生代表的位置看戏吃瓜,不过在光伏现象实验的时候被徐云抓了壮丁,成为了负责手持手电筒的工具人。

因此自然而然的。

在光伏现象实验结束后,他也便憨憨的跟着教授们走到了第三轮实验的场地。

当然了。

徐云惊讶的不是小麦会出现在这里,也不是他敢于提出与老法相反观点的勇气,而是.......

他所说的那番话。

此时此刻。

徐云真的很想说句MMP,你是来拆我台的是吧......

为什么有人在1850年,光看着几个实验设备,就能预想出具体的实验现象啊......

裁决之镰在哪里?

我要举报有人开挂!

不过很快。

在想到小麦与这个实验的渊源后,徐云的心绪也开始逐渐平静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

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慨。

这算是......

命中注定的共鸣吗?

毕竟在原本历史中。

这个实验的结果乃是小麦毕生渴求、却至死都不曾得见的遗愿,同时还为小麦正了身后之名。

或许冥冥之中,有些人与物的相性,先天的就与普通人不同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被骗网赌百万,缅北惊魂求生
被骗网赌百万,缅北惊魂求生
关于被骗网赌百万,缅北惊魂求生:【多一人看书,少一人被骗】【内容真实,相对残忍,玻璃心勿入】直到倾家荡产,走投无路那一刻。我才明白,十赌九骗不仅不是吓唬人的,甚至都有些保守了。在跳楼自杀和“新机会两者之间,我选择了后者。当时还在憧憬,“新机会能赚够钱把债还完,然后找份工作,安安稳稳的好好做人。可当我真正踏足缅北的那一刻开始,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地狱,也才明白了,原来让我负债百万的元凶不是所谓的运气不
冀北的馒头
雪人迷踪
雪人迷踪
冬季,一场初雪后,郊外惊现怪异雪人,内部竟藏有男性尸体,死亡时间成谜,死者身上还有奇怪伤痕。紧接着,又有新的雪人出现,现场混乱且危机四伏。调查中,警队发现二十年前也有类似悬案,且新案死者竟与前案有千丝万缕联系。随着深入,警方察觉背后似有庞大科技势力操控,纳米技术、意识上传等诡异元素接连浮现。林深、苏晚晴等警察抽丝剥茧,在血色雪原中探寻真相,却发现真相远比想象的恐怖,而危险也正一步步逼近……
爱吃蓑衣米酒的清芷
鬼作家
鬼作家
一个写网络小说不幸饿死的作家,因为内心无法遏制的愤怒,遗留人间成为野鬼,却被一个阴阳眼的年轻人收留,此后在对方的帮助下,一步步成长为爆款作家!(这是一部疗愈小说,无论你经历多少次人生的失败,感情的背叛,生活的挫折,看完这部小说,你都能找到新的方向,开启新的道路,走向新的辉煌!)
一叶翩翩飞
你的背后有什么
你的背后有什么
关于你的背后有什么:当夜晚你在行走时背后一股凉风吹过,你是回头看还是当做不知道。这是一项选择问题吗?不是答案只有一个快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绥化高考志愿曲老师
活人禁签
活人禁签
活人禁签>雨夜,殡葬店来了个穿寿衣的老太太。>她掏出一块染血古玉:“刻个碑,名字空着。>陆砚正要拒绝,老太太忽然消失,只留下玉和一张空白契约书。>祖训警告:活人不能碰阴契。>可当他碰到玉的瞬间,无数亡魂的哀嚎涌入脑海。>第二天,隔壁古董店老板暴毙,死亡时间正是老太太消失的那一刻。陆砚翻开契约书,发现上面浮现出新的名字——那是他自己的。
八方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