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耽美文呢?怎么都在追我

第104章 孟清鸾的病原来是这样来的(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说好的耽美文呢?怎么都在追我》最新章节。

沈砚??眼神一沉,语气不见慌张,依然沉稳自如。

“贵妃娘娘所在位置靠前,看不真切我们当时发生什么,必定是娘娘看走眼了。”

“原来是这样,那定是贵妃看走眼了。”

皇帝没有打算刨根问底,反而伸出双手亲自将沈砚??扶起。

“沈少卿,朕知道七皇子的脾气,他毕竟是朕的骨肉。虽说朕理解你,可毕竟事情已经发生,若是朕不惩戒你,日后百官该怎么信服呢?”

“臣明白,臣甘愿受罚。”

皇帝满意一笑,“爱卿多虑,朕不会责罚你。”

“……”

皇帝转身走上高位,重新坐回龙榻上,“只是,朕要交给你一件重任,不知爱卿愿不愿意?”

沈砚??因为刚才李公的提醒,早有准备,倒是没有多少吃惊。

“臣愿意。”

皇帝脸上的笑容挂满,“北境军饷亏空一案悬而未决已有月余,朕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若办得好,破坏祈福之事朕便不再追究;若办不好……”

沈砚??上前一步,“数罪并罚。”

皇帝微笑地点头,“爱卿果然聪慧。”

沈砚??没有慌张,也没有很轻松,神情和刚进殿时无二,主动开口。

“既已无事,臣便不打扰皇上处理政务。”

“嗯,你退下吧。”

“……”

沈砚??走出金銮殿,脸上的恭敬谨慎转瞬即逝,目光冰冷阴沉。

北境军饷亏空?

呵,看来皇帝真是一刻也等不了,竟然如此急迫除掉自己的亲生骨肉。

果然,他现在已经快着了魔。

既然他如此急迫,那么自己也不能辜负他,顺水推舟除掉那人。这样,自己才能尽快完成自己的计划。

他,也同样等不下去了。

少卿府中。

孟清鸾冷眼看向坐在椅子上拘谨的孟父孟母,还有他的便宜弟弟。

放下茶杯,不留情地下达逐客令,“三位既然无事,那便请回吧,府中不便留客。”

孟母泪眼模糊地看她一眼,眼中多了一分不明的情愫。

“鸾鸾,此次前来我绝非为了惹你心烦,我是真的有要事同你讲。”

孟清鸾一手撑在脸上,“什么事?”

孟母眼神落在她身后的美元上,“这里不便同你说清楚,借一步去卧房中说,可好?”

“……”

孟清鸾看她脸上的表情不像是玩笑话,又想到自己前几日身上莫名其妙的发痛,心中犹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诛仙前传
诛仙前传
(不后宫,不无敌,无系统,不无脑,不爽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初开,浊气化魔,人族蒙难。混沌初分之际,浊气凝结为魔,肆虐人间。魔物凶残暴虐,以人为食,奴役众生。天灾频发,人族命运如浮萍,遂有相术兴起,借星相风水趋吉避凶。然千年之后,魔族忽退至死亡沼泽,人族终得喘息之机。修真之道,应劫而生。有智者观天地之变,悟吐纳导引之术,聚灵气以抗魔威。中原沃土,人族渐盛;四方边陲,凶兽妖魔横行,更有
黑牛逗奶
弹幕护体!修真界大佬争着强宠她!
弹幕护体!修真界大佬争着强宠她!
弹幕们发现,和女主处处作对的反派妖女突然转性了。弹幕吐槽:姜昭当即扔了瓶子吞了丹药,原地获得本应属于男主的金手指。弹幕讥讽:姜昭反手扔出超难复合阵法的完美解法,还顺手指出了题目漏洞。弹幕嘲笑:姜昭直接拔剑单挑邪修,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自此修真界留下了“筑基也可灭金丹”的传说。……后来,她出现在每个弹幕以为的关键节点,不是作妖,而是尽心竭力地扶危救难。渐渐的,围绕在她身边的大佬越来越多。剑宗最年轻长
花惊墨
猫武士外传全14册
猫武士外传全14册
关于猫武士外传全14册:?:讲述雷族族长火星的早年经历与族群探索。??????:描绘蓝星从幼崽成长为族长的历程,揭示其预言与命运。??????:聚焦天族重建的史诗性故事。??????:河族幼猫小钩因毁容被抛弃后,为效忠族群立下承诺却卷入复仇阴谋的复杂历程。????:讲述蛾翅在河族的成长与抉择。????:揭示虎心的过往与心理轨迹。????:描述灰条对河族的忠诚与牺牲。????:豹星统治影族的辉煌与
邯郸一梦亦无妨
穿成恶毒女配怀了学神男二的崽
穿成恶毒女配怀了学神男二的崽
(评分刚出,会涨的,大家不要在意)先孕后爱+青春甜宠+温馨日常+相互成就+双洁穿书阮星眠穿书了,书中恶毒女配坏事做尽,怀上男主孩子赖给学神男二,怀胎六月反悔引产大出血而死。阮星眠稀里糊涂穿过来,好消息:重返二十岁。坏消息:奋斗十年的八位数存款没了。不好不坏的消息:她怀孕了,孩子是学神男二的,她穿过来亲自上阵造的孩子,如假包换。阮星眠整夜失眠,梦中流泪悼念她逝去的千万财产。清冷学神站在她面前,打开
优米优米
历史不是爽文
历史不是爽文
很多人以为靠着现代人思维,就可以穿越到古代逆天改命了。实际上,在封建社会,普通人想突破阶级差要难得多得多,另外很多的士族没有你想的那么弱智,在古代能读书的家庭就不是普通家庭,一般都是士族勋贵,二千多年前写出盐铁论,商君书,孙子兵法的这些人你觉得会差到哪去。今天,我就写写很多历史穿越文常犯的历史性错误。
减重6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