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第211章 菩萨粮(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他们用羊毛编织成巨大的哈达,缀满玛瑙与绿松石,浩浩荡荡赶往英王临时驻扎的营帐。

老萨满在祭坛前吟诵古老的祝祷词,将新煮的玉米酒洒向天空:“长生天派来的使者啊,您带来的金色粮食,比最肥美的羊羔更珍贵!”

祭祀结束后,牧民们自发组成马队,护送粮车穿越戈壁,马蹄声与驼铃交织成感恩的乐章。

京城的御书房内,朱元璋反复摩挲着西北送来的万民折。

泛黄的宣纸上,密密麻麻按满了血红的手印,还有孩童用木炭歪歪扭扭画的太阳与麦穗。

当看到“愿英王寿与天齐”的祝祷时,这位历经百战的帝王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节因用力攥紧奏折而发白。

一旁研磨的小太监看见,陛下浑浊的眼眶里,有泪光在烛火下闪烁。

“传旨,”朱元璋声音沙哑,“赐英王朱文正良田万亩,黄金千两...再拨工部能工巧匠,赴西北修建‘惠民祠’。”

话落,他盯着案头新绘的《农桑图》,图中红薯藤蔓缠绕着玉米秸秆,在画师笔下化作守护大明的祥瑞图腾。

然而,感恩的浪潮背后,暗流悄然涌动。长安城的茶楼酒肆里,说书人敲着醒木,将英王的事迹编成传奇。

“您可知那红薯为何甜如蜜?”说书人卖着关子,“那是英王殿下取心头血浇灌的!”

这样的传言越传越广,甚至有百姓坚信,英王的诞辰能让枯木逢春。

这些话传到宫中,太子朱标的书案上,不知何时多了张匿名纸条,上面用朱砂写着“功高震主,古之忌也”。

远在南洋的朱文正却对这些浑然不觉。他踩着沾满泥浆的布靴,穿梭在新开垦的田地里。

三个月后,惠民祠落成。青瓦白墙的建筑飞檐斗拱,正中的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

开光那日,方圆百里的百姓蜂拥而至,有人背着新收的红薯,有人提着陶罐装的玉米酒,将祠堂前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一位瞎眼老丈在孙子搀扶下,颤巍巍摸向雕像的面容:“这手,和给我喂粥的手一样暖...”话音未落,人群中已是哭声一片。

此时的朱元璋站在紫禁城城楼,望着南方天际的阴云。

礼部呈上的奏折里,详细记录了惠民祠的盛况,甚至提到有百姓提议将英王生辰定为“粮神节”。

他摘下腰间的玉佩,那是朱文正幼时最喜欢把玩的物件,如今触手生凉。

“去把太子叫来。”他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疲惫。

西北的晚风掠过惠民祠的铜铃,清脆的声响中,百姓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火堆里烤着新挖的红薯,香甜的气息混着玉米酒的醇香,飘向缀满繁星的夜空。

一个孩童,在人群中穿梭欢笑。他不知道,这个夜晚,有人因感恩而狂欢,有人因忌惮而难眠,而那些被称作“菩萨粮”的作物,正悄然改变着大明的命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段嘉许这一次带着现代记忆来到了唐朝,没有了上一世的科技与狠活,还意外穿越成了诗仙李白,开启了这一世的状元重生路。
二月沫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农家子弟挣钱忙:大唐盛世,繁花似锦,万邦来朝,其辉煌千古流传。唐太宗一句“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令我华夏儿女对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充满了无尽遐想。张毅魂穿大唐,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且看他如何凭着现代人的知识和经验挣钱发家,与千古一帝李世民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历史火花……
智阳雨
文野:带着原神养文豪
文野:带着原神养文豪
某天,我穿越进了文豪世界,还带着原神一起穿越!可是……离主线还有十几年,连太宰都是个几岁的孩子唉!为了自保只能抽只甘雨去给黑手党当杀手了(痛苦)好想养只孩子玩啊~杀手好空虚喔(于是天天没事干就去贫民窟和福利院晃)躲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孩子们:“好可怕,好可怕……希望幽灵不要看见我,会被砂吧天空一声巨响,镭钵街爆炸,无辜的我被波及了。你问我为什么没死,因为……我有满命芭芭拉呀!是不是没想到啊,你说躺我
云水墨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和兄弟出门就撞了大运,贾瑛就来到了古代,在单亲家庭长到五岁,结果不在家时母亲被山贼奸污杀害,还好自己天生神力,杀上山寨,抢光了银钱,独自一人闯荡江湖,收养大批孤儿,教其读书习武,又用现代知识经商,到十三岁便营造了自己的一股势力,本来考虑要不要来个黄天当立,结果自己顺手救下的人是林如海,贾瑛懵了,那岂不是可以见到林妹妹了?后来帮助林如海处理盐政进京面圣,贾瑛对答如流时突然皇上问:“奇变偶不变?事情
爱吃豆豉酱的比丘斯
高门庶子
高门庶子
穿了,好消息是穿成魏国公府的庶子,不愁吃不愁穿,不用为生计发愁。坏消息是他不仅不受宠,还被嘲笑看不起。呵呵,莫欺少年穷,且看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周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