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乾元盛世系统》最新章节。
乾清宫的晨曦尚未完全驱散昨夜的阴霾,空气里残留的药味与茶香奇异地交织。赵琰端坐于御案之后,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枚温润的萧氏虎符玉佩,昨夜那短暂而诡异的系统紊乱感,如同冰针般深刺在意识深处。王承恩微弱的呼吸声依旧从暖阁内传来,【生命剩余:<17时辰】的猩红倒计时,在视野角落里无声地跳动,提醒着迫近的终局。墨衡的名字紧随其后,【生命维持-基础状态剩余:61时辰】,每一项数据都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国运值“-8”的标记,更像一道勒紧帝国咽喉的绞索。
“陛下,抚远侯、安平伯、武定侯、老英国公张维贤,已在文华殿偏殿候驾。”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的声音在殿门外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这几位勋贵的分量,足以让任何内侍打起十二分精神。
赵琰睁开眼,眼底的血丝未褪,疲惫之下却淬炼出冰刃般的锐利。“更衣。”他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文华殿偏殿,檀香袅袅。四位勋贵分坐两侧,气氛微妙地沉默着。抚远侯马芳年近五旬,身材魁梧,面庞被边关风沙刻下粗粝的痕迹,眼神锐利如鹰;安平伯孙承宗身形清瘦,须发花白,是开国勋贵中难得的儒将,此刻正闭目养神,手指却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某种韵律;武定侯郭勋正值壮年,眉宇间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桀骜与审视;最上首的老英国公张维贤,须发皆白,身躯却挺得笔直,历经三朝的老迈身躯里沉淀着如山岳般的厚重威仪,浑浊的老眼偶尔开阖,精光四射。
赵琰身着常服步入,步履无声,却瞬间攫取了所有人的目光。没有繁复的寒暄与虚礼,他径直走到主位坐下,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四人。
“今日召诸位卿家前来,非为朝堂琐事。”赵琰开门见山,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敲在每个人心上,“朕心中有一惑,想请教诸位开国柱石之后。”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老英国公张维贤脸上:“老国公,您历经三朝,见惯风雨。朕想问,太祖当年提三尺剑,扫荡群雄,靠的是什么?”
张维贤缓缓睁开眼,苍老的声音带着金石之质:“回陛下,太祖雄才大略,文韬武略盖世无双。然,若无如靖国公萧破虏、英国公张辅等一众忠勇之士,甘为前驱,披肝沥胆,何来我大胤百年基业?”他特意点出了“靖国公萧破虏”之名。
“忠勇……”赵琰咀嚼着这两个字,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好一个忠勇!然,若这‘忠勇’的对象,已非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而是某些人一己之私利,堵塞言路,党同伐异,甚至……勾结外寇,祸乱东南沿海呢?”
此言一出,偏殿内的空气骤然凝固!武定侯郭勋眉头猛地一拧,抚远侯马芳放在膝上的手瞬间握紧,安平伯孙承宗敲击的手指也停了下来。老英国公张维贤浑浊的眼中精光暴涨,直视赵琰:“陛下此言,所指为何?”
“所指为何?”赵琰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般的威压,“朕欲开海禁,通有无,强军富民!此乃为国为民之策!然朝堂之上,有人以‘通倭’之罪构陷忠良,东南沿海,更有人为掩盖走私之利,不惜屠戮朝廷命官,杀人灭口!此等行径,与当年太祖所伐之奸佞何异?!”
【系统:勋贵情绪波动剧烈!目标:张维贤(震惊/警惕)、马芳(愤怒/猜疑)、孙承宗(沉思)、郭勋(敌意/戒备)】
冰冷的提示在赵琰脑中闪过,勾勒出殿内无形的情绪暗流。
赵琰猛地站起身,从怀中取出那枚萧氏虎符玉佩!羊脂白玉在透过窗棂的晨光下流转着温润内敛的光华,盘踞的猛虎栩栩如生,“如朕亲临”四个铁画银钩的大字带着无形的威压,五军都督府的神秘徽记在背面若隐若现!
“此物,诸位可还认得?!”赵琰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
“萧家虎符!”安平伯孙承宗失声低呼,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太祖御赐!‘如朕亲临’!”抚远侯马芳霍然起身,目光死死盯住玉佩,粗犷的脸上肌肉抽动,那是见到军魂图腾的本能反应。
武定侯郭勋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
老英国公张维贤身体微微前倾,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那枚玉佩,仿佛要将其烙印进灵魂深处。他伸出枯槁的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陛下…此符…此符从何而来?”
赵琰将玉佩置于紫檀案几之上,发出清脆的轻响,如同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此乃萧妃所献。”赵琰的声音恢复平静,却蕴含着千钧之力,“靖国公萧破虏的嫡系血脉!她将此符交予朕手,只为一句话——”
他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神色各异的脸庞,一字一顿,清晰无比:
“愿见——盛世!”
“盛世”二字,如同投入古井的巨石,在四位勋贵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张维贤缓缓闭上眼,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再睁开时,那浑浊的眼底竟似有泪光闪动,带着一种穿越百年的苍凉与明悟。他颤巍巍地站起身,对着那枚玉佩,对着赵琰,深深躬下腰去,声音苍老却无比清晰:
“老臣……张维贤……愿以此残躯,追随陛下!重振太祖荣光,复我大胤……煌煌盛世!”
这表态,重逾千钧!代表着勋贵集团中资历最深、名望最隆的清流旗帜,彻底倒向了皇帝!
抚远侯马芳深吸一口气,如同猛虎低啸,猛地单膝跪地,抱拳道:“陛下!边军苦寒,将士思变!若开海能强军富民,末将马芳,愿为陛下手中利刃!肃清奸佞,在所不辞!”他出身边军,深知边关之苦,开海强军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安平伯孙承宗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亦缓缓起身,对着玉佩和赵琰长揖:“陛下以诚示人,以萧氏虎符昭示革新之志,臣孙承宗,愿附骥尾!唯愿陛下,慎终如始,以天下苍生为念!”他强调了“慎终如始”和“苍生”,既表了态,也留下了规劝的余地。
武定侯郭勋脸色变幻不定,殿内无形的压力如同山岳般压来。三位重量级人物已然表态,尤其是老英国公的彻底倒向,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和恐惧。他背后的某些利益,显然与张廷玉乃至东南走私网络牵扯极深。然而,萧氏虎符重现,太祖亲赐的“如朕亲临”如同悬顶之剑,老国公的决绝更是断绝了他观望骑墙的可能。挣扎片刻,他终于艰难地站起身,对着赵琰抱拳,声音干涩:“臣……郭勋……愿听陛下差遣。”虽无前几人那般慷慨激昂,但终究是低了头。
【系统:勋贵阵营初步整合完成!获得关键支持:张维贤(影响力巨大)、马芳(边军代表)、孙承宗(清流智囊)。郭勋(被迫屈服,忠诚度待观察)。勋贵集团对张廷玉牵制力+50%!国运值+1.5(打破旧有利益格局,注入变革力量)!】
冰冷的提示带着一丝振奋,赵琰心头的巨石稍缓。国运值艰难地从-8爬升到-6.5。
“好!”赵琰收起玉佩,沉声道,“诸卿拳拳之心,朕已知晓!大胤之弊,积重难返,非雷霆手段,无以荡涤乾坤!望诸卿勠力同心,不负太祖所托,不负黎民所望!”他目光锐利地看向郭勋,“武定侯,东南之事,朕望你能有所建树,莫负朕望!”
郭勋心头一凛,背上瞬间渗出冷汗,连忙低头:“臣……遵旨!”
勋贵集团的初步整合,如同一股强大的新鲜血液注入帝国僵硬的躯体。赵琰并未停歇,利用初步获得的勋贵支持,一道道旨意如同破冰的利刃,从乾清宫发出:
* 擢升抚远侯马芳为京营提督,整顿京营糜烂军务。
* 命安平伯孙承宗总览新军编练事宜,参照戚光羽林营之法,招募良家子。
* 以老英国公张维贤为钦差,巡视九边,抚慰将士,查核军备。
* 严旨申饬东南沿海诸卫所剿倭不力,命戚光率羽林军精锐南下,彻查“海商灭口案”,赋予临机专断之权!
这些旨意,不仅开始从张廷玉及其党羽手中抢夺关键的军权,更是将一把利剑直接插向了东南走私集团的心脏!朝堂震动,张党成员人人自危,张廷玉府邸的灯火彻夜未熄。
然而,真正的转机,却来自一个赵琰几乎忽略的方向。
就在勋贵觐见的午后,一封来自山东布政使司的六百里加急奏报,送到了赵琰的御案上。奏报的落款,是山东按察使司佥事,一个赵琰有些印象的名字——徐光启。正是当初他顶着巨大压力,强令在山东数县试种“番薯”的年轻官员!
奏报的封皮已被汗水浸透,显然传递得极其急迫。赵琰展开奏疏,徐光启那力透纸背、甚至带着颤抖的字迹扑面而来:
“……臣徐光启泣血顿首再拜陛下!天佑大胤!天佑陛下!去岁奉旨试种之‘番薯’,于山东青州、登州、莱州三府旱魃肆虐、夏粮绝收之地,竟……竟获神迹之收!其藤蔓蔓延,根块深藏,不惧虫蝗,耐旱抗瘠!虽逢大旱,亩产竟……竟达十五石以上!远迈黍麦!饥民掘薯为食,活命者无算!青州府衙前,百姓自发以新收番薯堆砌小山,焚香叩拜,山呼万岁!称此乃‘天子薯’、‘活命根’!臣亲验无误,此物……此物实乃解我大胤粮匮之无上祥瑞!陛下圣明烛照,远见卓识,泽被苍生!臣……万死难报陛下恩德于万一!……”
十五石!
赵琰的瞳孔骤然收缩!他虽知红薯高产,但在这个时代,在未经优化的土地上,遭遇大旱的情况下,竟能达到亩产十五石(约合后世一千八百斤)的惊人数字?!这远超他的预期!奏疏中描绘的百姓焚香叩拜、山呼万岁的场景,如同炽热的画卷在他脑海中展开!
【系统:检测到重大民生正向事件!‘番薯’试种成功!覆盖区域:山东三府(重灾区)。直接受益人口:约三十万。潜在推广价值:极高!民心向背度+25%!国运值+3.0(粮食安全基石初步奠定,王朝稳定性大幅提升)!】
冰冷的提示音第一次带上了清晰的、近乎激昂的波动!国运值猛地一跳,从-6.5瞬间跃升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