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

第157章 水利工程(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最新章节。

这是一个对双方来说都有益的交易,所以,渔民部落没有理由不同意。

接下来的十来天时间,贸易队就在渔民部落住了下来,刘田教会了叉使用木炭来过滤盐水的方法,同时也教会了他们怎么引出海水来晒盐。

晒盐的办法也不难,选一处地势平坦,阳光充足,风力较强的沿海滩涂,挖一个蒸发池,用于初步蒸发海水,蒸发池旁边还需要挖一个底部更平整的结晶池。

从山上采集一些平整的石板铺在结晶池底部,防止渗漏。

两个池子之间通过沟渠连通,便于海水流动。

蒸发池挖了三个,晒盐的时候,经过蒸发,海水的浓度逐步增高,三级蒸发池过后,海水的浓度达到了饱和状态,这个时候,就可以转入结晶池了。

盐的结晶形成后,就可以用工具收集盐了,不过这样的盐还不能直接储存,还需要过滤两遍,祛除杂质,然后就可以放进陶罐里储存起来了。

刘田的打算是,海边晒出的盐是取之不尽的,如果能从这里取到足够部落使用的盐,那就暂停华部落盐矿的开采。

无论在哪个时代,盐都是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盐矿开采一点就少一点,能进口就尽量进口,家里的矿还是留着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华部落搬到海边来也不现实,一是距离太远,二是海边居住并不安全,要是遇到海啸或是台风,瓦房都可能给你掀掉。

教会渔民部落晒盐后,贸易队就准备返回部落了,临走时,刘田跟叉商定好了交易的价格。

因为海边盐多,所以价格相对就要便宜很多,一个陶器或是一斤肉可以换十斤盐,也就是一陶罐的量,如果是铁器的话,一把铁器可以换三十斤盐。

刘田知道,渔民部落并不会造船,他们捕鱼都是站在岸上撒网,所以,他们就算住在海边,平时捕的鱼也并不是很丰富。

刘田告诉他们,如果需要船的话,华部落可以派木工过来给他们造船,但一艘船的价格需要用五百斤盐来交换。

叉说他需要考虑一下,因为五百斤盐好像有点多,他不清楚自己能不能承担的起,等下一次大力过来时,他再给答复。

所有的陶器都交易给了渔民部落,铁制的工具,他们要了三把铁斧和两把铁锤,一共换来了二百多斤盐。

这些盐没有容器装,刘田就让族人去采了一些宽大的芭蕉叶垫在箩筐里,遮住箩筐的缝隙,然后把盐倒在箩筐里,挂在牦牛的背上。

临走时,叉还问刘田能不能造一些鱼叉出来,他想要一些铁制的鱼叉。

这当然没有问题,铁制的鱼叉虽然还没造过,但华部落有一帮经验丰富的铁匠,造一把小小的鱼叉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告别了渔民部落,贸易队开始返回华部落,这次带出来的货物基本上都交易出去了,只剩下了几件铁器。

在贸易队抵达海边的时候,三只小灰狼就不见了,刘田以为它们已经走了,可没想到,等从渔民部落出来,走了还没三里路,三只灰狼就又跟了上来。

刘田一如既往的让战士们不要伤害它们,而且,刘田还故意丢给它们一些吃剩下的鳄鱼肉,反正已经开始返程了,带的食物足够吃,就分一些给它们吧!

三只灰狼一直跟着贸易队来到了华部落,它们不敢靠近部落,在森林的边缘,它们就停了下来,远远的看着。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刘田让族人不要伤害这三只狼,并且,刘田还主动给它们投喂食物,几乎每天都会喂它们两顿。

族人虽然不太理解首领为什么不让猎杀它们,但首领下的命令,他们也不敢不听,尽管狩猎队的成员在见到这三只狼的时候,都感觉手痒痒,但他们也不得不忍着。

这三只灰狼,在刘田的刻意投喂之下,长的很快,原本孱弱的身体变的壮实了很多,说也奇怪,华部落养了那么多牲畜,这三只灰狼竟然从来都没有袭击过畜栏,这让刘田非常满意。

但凡它们有一丝想要袭击畜栏的行动或是打算,刘田绝对会立刻将它们杀死。

青果部落送来的油桐树全部种了下去,在靠近森林边缘的地方,种了很大一片,刘田数了数,一共有182棵。

这么多油桐树,每年结出来的桐油果怎么着也能榨上千斤桐油了吧,完全够部落使用了。

而且,桐油如果密封好的话,可以保存2-3年时间,算是保存时间久的了。

在雨季到来之前,河渠终于挖通了,一条宽一百米,深五米的河流经华部落,这条河的大小已经远远超过大河部落前方的那条河了。

河渠的最下游通到水塘里,用来蓄水,但是水塘的蓄水能力毕竟有限,旱季还好,到了雨季,水塘里的水肯定会溢出来。

但这难不住刘田,在水塘的堤坝处挖两道缺口,沿着两道缺口继续挖沟渠,这两道沟渠通往耕地的方向,在旱季时,堵住缺口蓄水,雨季时打开缺口导水,沟渠里的水还能方便灌溉,一举两得。

本来挖完河渠的劳工,都要离开这里,各回各的部落了,但却又被刘田给留了下来,因为他们还得继续干活。

这些劳工听到这个消息还都挺开心,因为在华部落干活,不仅能挣到报酬,而且每天还管两顿饭,包吃饱,这特么的谁愿意离开?

回到自己部落,还不一定能吃饱饭。

每道沟渠宽三十米,深三米,形成两条垂直线,沿着居住区的两个方向延伸,两道沟渠分别经过菰米地和油菜地,距离其他农作物种植地也不算远,以后浇灌起来就很方便了。

沟渠距离居住地很近,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万一沟渠蓄水满了,溢出来的话,很容易就给居住区造成水灾。

为了防范这个问题,刘田打算建城墙,将居民区以及畜棚,炼铁作坊,织布坊,油坊等重要设施全部围起来,这样就不用担心会出现水灾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啃老易中海,享飞扬人生
四合院:啃老易中海,享飞扬人生
关于四合院:啃老易中海,享飞扬人生:魏武是一名卡车司机,邻居是道德天尊易中海,为了避免被吸血,魏武当机立断认易中海当义父,从此魏武在寄生虫的路上越走越远…面对洗衣机秦淮茹,傻白甜娄小娥,持家小能手于莉,妖娆妩媚的陈雪茹,一心一意秦京茹,缺爱的何雨水,死心塌地梁拉娣,勤劳能干的马素芹,吃苦受难的郑娟…
爱流口水的猫
四合院,敢踹我,等着断子绝孙吧
四合院,敢踹我,等着断子绝孙吧
穿越到四合院,原主家就一个人了,而且还身患重病,贾东旭、贾张氏、易中海等人就来吃绝户,幸运的是主角穿越过来了,随后…………
如意金菇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九九六福报牛马朱有建穿越成崇祯,面对已经到达宣府的李自成,朱有建没几天好活的情况下,彻底躺平摆烂,既然已经没法活下去了,大家都别想好好活,都给朕动起来,要完蛋都完蛋,凭啥就我朱有建一个挂歪脖子?要挂一起挂…
三千纸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关于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一朝惊雷,现代灵魂李明坠入景朝清贫县令之家。懵懂醒来,过目不忘之能加身,是通天捷径,亦是怀璧之险。幸有慈父如灯,以清廉为尺,丈量为官之道;严母似水,用温情浸润,教晓处世之方。长兄榜样在前,二姐笑语解忧。在这方小小庭院里,没有豪门倾轧,唯有灯火可亲,亲情如织,成为他穿越异世最坚实的锚点与不竭的动力。
我热痢的马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失业、被甩、遭驱赶,陈森的人生跌入谷底,眼看就要流落街头。绝境中,一枚神秘戒指改写了他的命运!凭借这枚戒指带来的两界穿梭能力,来到了宋朝。
百万负翁不想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