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最新章节。
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中国辽宁省抚顺市东部山区,是辽宁省的东大门,县城距省会沈阳120公里。它东与吉林省梅河口市相邻,东南与吉林省柳河县接壤,东北与吉林省东丰县和辽宁省西丰县搭界,北与开原县毗邻,南与新宾县相连,西与西北同抚顺县、铁岭县相接。全县总面积为3932.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2.7%,平地占13.8%,水面占3.5%,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行政区划与乡镇简介
清原满族自治县现辖10个镇、4个乡,共188个行政村。具体如下:
- 清原镇:作为县政府所在地,是清原满族自治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交通便利,商业氛围浓厚,汇聚了全县主要的行政机构、商场、医院和学校等。镇内基础设施完善,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
- 红透山镇:位于清原县中部,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多年来,矿业一直是该镇的重要产业支柱。此外,镇内自然风光也较为优美,周边山林环绕,空气清新,有着独特的山区小镇风貌。
- 南口前镇:地处清原县西部,地势较为平坦,农业较为发达,是清原县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同时,这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沈吉铁路、沈吉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为镇内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大孤家镇:位于清原县北部,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镇内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宜人,有着众多的山林和河流,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当地居民以农业和林业为主,近年来,乡村旅游也逐渐兴起。
- 夏家堡镇:是清原县的农业大镇,土地肥沃,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镇内还拥有一些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此外,夏家堡镇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满族民居和民俗文化。
- 草市镇:位于清原县东部,地处吉辽两省分界线,因百年前是谷草交易的集散地而得名。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水系丰富,是清原耕地、水库、塘坝最丰富的乡镇,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同时,草市镇交通便利,是清原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 南山城镇:位于清原满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约40千米。全镇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面低。东、南面与吉林柳河县接壤,西与湾甸子、英额门二镇为邻,北与草市毗邻。辖区面积422.2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镇内产业资源丰厚,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紫晶石、铁、镍等,草炭土总储量达3000万立方米。
- 湾甸子镇:位于清原县南部,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是浑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水资源清澈优质。镇内以林业和旅游业为主,拥有多处自然景观,如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英额门镇:位于清原县中部偏东,历史文化悠久,是清原县重要的文化古镇之一。镇内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建筑和传统民俗,如古老的庙宇、传统的满族村落等。同时,英额门镇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山川秀丽,景色宜人。
- 北三家镇:位于清原县西部,靠近县城。这里交通便利,农业和工业都有一定发展。镇内有一些小型工厂,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和建材生产等。此外,北三家镇的生态环境也较好,有多个自然风景区,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土口子乡:位于清原县北部,地处山区,地势较高,气候相对凉爽。乡内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煤矿等。同时,土口子乡还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满族风情浓郁,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满族民俗活动。
- 敖家堡乡:位于清原县中部偏北,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是清原县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盛产五味子、细辛等多种中药材。乡内自然风光优美,有多处瀑布和溪流,景色十分迷人。
- 大苏河乡:位于清原县南部,是红河谷漂流景区的所在地,旅游业是该乡的支柱产业。每到夏季,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漂流的乐趣,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大苏河乡的生态环境极佳,森林茂密,河水清澈,是天然的氧吧。
- 枸乃甸乡:位于清原县中部,地势较为平坦,农业基础较好,主要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乡内还拥有一些特色养殖产业,如林蛙养殖等。同时,枸乃甸乡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环境整洁优美,是省级生态乡镇。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清原历史悠久,战国时属燕国的辽东郡,秦及汉初袭旧。西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为玄菟郡高显县地,后属平州玄菟郡,三国西晋隶属无变。东晋南北朝属前燕、前秦、后燕,从北燕至隋为高句丽所据。
唐初属新城地,唐高宗总章元年始属安东都护府,后为渤海扶余府的辖境。辽初属优州,会同二年(938年)始为东京道咸州东境地。金初此地属东京咸平县,天德二年(1150年)起属咸平路成平县。元初属开元路开元府,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属辽阳行省开元府,元贞二年(1296年)属辽阳行省开元路。
明洪武始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开元三万卫所辖,正统三年(1438年)清河以南属建州卫地,其余所属不变。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政权建立后,此地为明、后金割据区。清初,康熙起奉天府属开原县,清代为开原、兴京两县相间之地。
民国初年(1912年)属开原县境,后因地处柳河、兴京、海龙三县交界处,距县城较远,难以控制,便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析开原、海龙、柳河、兴京以及铁岭五县各一部分,置设治局,同年八月升为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七月正式定名为清原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清原县直隶辽宁省为三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三月,复改辽宁省为奉天省,清原县仍隶奉天省为丙类县。
东北光复后,建立了县人民政府。1946年,国民党占领此地,为安东省所辖。1948年,重新解放,划归辽东省管辖。1954年,划归辽宁省所辖。1985年,成立清原满族自治县。
清原是满族发祥之地之一,境内保留着丰富的满族文化元素。许多乡村至今仍传承着祖辈留下的“老规矩”,满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