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从种田开始

第9章 妙用(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求生从种田开始》最新章节。

粗陋却坚实的陶缸稳稳立在宿舍角落,清澈的带着微黄的净水在缸底漾开微光,映照着众人疲惫却充满希冀的脸庞。十五升!这曾经遥不可及的储水量,如今真实地掌握在他们手中。它不仅意味着铁皮土豆幼苗将获得更稳定、更充足的灌溉,更象征着团队在资源掌控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然而,陶器的价值,远不止于储水。

当陈大勇捧着第一个完全由他们自己烧制出来的陶碗,盛着温热的“基础营养糊”时,一种久违的、近乎奢侈的“正常感”油然而生。不再是冰冷的、带着铁锈味的金属饭盒,陶碗温润的触感和泥土的微香(尽管很淡),让那寡淡无味的糊糊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难以下咽了。

“感觉…像个人了。”林涛捧着碗,嘟囔了一句,引来一片心照不宣的苦笑。在这片废土上,一点点的“正常”,都弥足珍贵。

但这仅仅是开始。陶器带来的改变,如同投入锈河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到生存的各个角落。

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试验田。袁方用升级后的Lv.3鉴定术,不仅能更清晰地感知土壤湿度分布,甚至能模糊“看到”铁皮土豆根系在红土中的大致走向和吸水需求区域。

“大勇,看这里!”袁方指着鉴定术反馈中一片湿度偏低的区域,“根系在朝这边延伸,但土壤太干。小月,水!”

唐小月立刻用一个新烧制的小陶罐,从大缸里舀出适量净水。她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地将水洒向一片区域,而是可以直接走到袁方指示的位置,将罐口倾斜,清亮的水流如同精准的甘霖,直接浇灌在根系最需要的地方!

“省水!太省水了!”唐小月惊喜地发现,“以前泼洒好多水都渗不到深层,现在直接点到‘渴’的地方,效率高多了!”

不仅如此,陶罐本身稳定的材质,也杜绝了金属容器缓慢溶解污染水源的问题。苏暖暖定期品尝灌溉后的土壤样本,反馈的重金属溶出量稳定在极低水平。

同时,小型的陶钵、陶碟成了绝佳的“实验室器皿”。袁方需要测试不同比例的“改良剂”(林涛胃酸处理后的重金属废料粉末)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苏暖暖需要小份量地品尝、分析不同处理阶段的水样、土样甚至植物汁液。陶器的化学惰性、易于清洗和可塑性,完美满足了这些精细操作的需求。

食堂那口冒着可疑气泡的大锅和永远洗不干净的金属饭盒,始终是悬在众人心头的阴影。现在,有了自己烧制的陶锅(虽然厚实笨重)和陶碗,情况大为改观。

“试试煮点土豆叶?”林涛看着试验田里日渐茂盛的银灰色叶片,突发奇想。铁皮土豆的块茎离成熟还早,但叶子总可以试试吧?

这个提议很大胆。苏暖暖谨慎地摘下一小片嫩叶,放入陶钵中加水煮沸。沸腾的水汽带着一股奇异的、类似金属和青草混合的味道。她鼓起勇气尝了一口煮叶水,细细品味:“嗯…有股淡淡的涩味,但…没有明显的毒素!叶子本身…很坚韧,不好嚼,但应该能吃!”

这个发现让众人精神一振!虽然口感肯定糟糕,但在食物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多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来源就是多一份保障!陶锅成了他们尝试安全处理这些“非主流”食物(如某些鉴定无毒但味道古怪的野菜根茎)的唯一可靠工具。赵小雅的【微光抚慰】甚至被用来给陶锅保温,让食物能温热得更久一些。

哭嚎麦的噪音威胁,始终是压在众人心头的一块巨石。虽然距离种植还有段时间,但如何防护那持续不断的60分贝噪音(尤其是对精神力消耗巨大的李慕白和需要专注的苏暖暖等人),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难题。

一次偶然的测试,带来了转机。

王磊(万能翻译)尝试用新升级的Lv.3【语言通晓】模仿附近一种变异乌鸦的警戒叫声,想看看能否驱赶偷吃幼苗的小型变异虫豸。声音在空旷的田野传得很远。

当时,龙飞正在宿舍里用Lv.3【除尘】清理他们烧陶时产生的窑灰,旁边就放着几个刚烧好、还没来得及搬走的厚壁陶瓮。当王磊模仿的刺耳鸦叫传来时,龙飞下意识地捂了下耳朵,却惊讶地发现,靠近陶瓮时,那声音似乎被削弱了不少!

“咦?”龙飞立刻叫来袁方和李慕白。

李慕白对声音和精神波动极其敏感。他站在陶瓮旁,仔细感知。“瓮体内部…声波有衰减和散射现象。这种厚实、多微孔的结构,对特定频率的声波…似乎有吸收和削弱作用?” 他不太确定,但这现象确实存在。

袁方立刻发动鉴定术,聚焦陶瓮材质:

【材质】:混合陶土(表层土\/淤泥\/纯净水)

【声学特性】:检测到微弱声波阻尼效应(尤其对中低频段,约100hz-1khz),推测源于其多孔结构及内部不均匀的矿物质分布对声能的吸收与散射。

100hz-1khz!这恰好覆盖了哭嚎麦60分贝噪音的主要频段范围(预估)!

“难道…这些陶罐陶瓮…能隔音?” 唐小月惊喜地问。

“效果很微弱,单个作用有限。”李慕白冷静分析,“但如果…数量足够多,堆叠起来形成类似‘吸音墙’的结构?或者…做成头盔?”

“头盔太奢侈,但‘耳室’可行!”袁方脑中灵光一闪,“在宿舍或者未来看守哭嚎麦的田边,用大量厚陶砖或大型陶瓮堆砌一个小的隔音空间!不需要完全隔绝,只要能大幅度削弱噪音,给我们一个喘息和恢复精神力的地方!”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原本只是用来储水盛物的陶器,竟然在对抗未来的噪音威胁上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潜力!周敏(心灵感应 Lv.3)甚至能模糊感知到靠近陶瓮时,外界杂乱的精神波动(如远处其他新人劳作产生的烦躁情绪)也有所减弱,虽然效果同样微弱,但方向令人鼓舞。

陶器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本身也成了技能组合创新的催化剂。

林涛的废料找到了新归宿: 他Lv.3【强力胃酸】处理后的超细废料粉末,不仅作为陶器粘合剂效果极佳(经袁方鉴定,粘接强度远超普通泥浆),钱多多(金属转化 Lv.3)还尝试将其中微量的铜、锌元素局部富集转化,在陶胚表面形成更稳定、更漂亮的原始“釉点”,甚至尝试引导形成简单的纹路(虽然大部分失败)。

苏暖暖的“溯源”与土壤改良挂钩: 她在品尝不同批次陶土时,其Lv.3【绝对味觉】的“溯源”能力,意外地帮助定位了附近一片重金属污染源明显较低的淤泥区,为后续获取更安全的陶土原料提供了方向。同时,通过品尝烧制陶器后废弃的窑渣,她也能模糊判断其中被固化、钝化的重金属比例,为评估林涛废料处理效果提供了新方法。

李慕白的影子塑形精细化: 为了制作更复杂、更实用的陶器(如带流口的壶、带盖的罐),李慕白对影子的操控被逼到了更精细的程度。Lv.2影子体能2%的力量在塑形时依旧捉襟见肘,但那种对形态、弧度、厚薄的极致追求,无形中锤炼着他的控制力,甚至让他隐隐触摸到下一阶段技能的方向。

陶,这源于泥土的造物,在废土之上,被一群“废物”少年赋予了远超其原始功能的价值。它装盛生命之水,烹煮希望之食,阻隔绝望之音,更串联起他们五花八门、看似无用的技能,催生出意想不到的妙用。

当夕阳再次将锈河染红,袁方站在宿舍门口,看着屋内储满净水的陶缸,看着角落堆放的各种陶器,再望向试验田里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的银灰色叶片,心中充满了感慨。

“废物?”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弧度,“或许我们觉醒的技能单独看是废物。但当我们在一起,当我们学会利用这片土地给予的一切,废物…也能变成点石成金的妙手!”

生存的智慧,在泥土与火焰中淬炼;团队的韧性,在每一次妙用与协作中增强。陶器的微光,不仅照亮了昏暗的宿舍,更照亮了他们在这片绝望废土上,继续挣扎、继续创造、继续前行的道路。下一站,将是那令人闻之色变的——哭嚎麦。但此刻,他们手中握着的,已不仅仅是种子,还有用智慧与协作锻造的、对抗噪音的粗陋盾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汴京小医娘
汴京小医娘
关于汴京小医娘:【男主版】:广陵郡王是长公主的独子、天之骄子,京中少女的春闺梦里人。谁料,他的专房独宠竟是一个拖儿带女的“丑医娘。其实,傅九衢有苦难言。兄弟死前,将小嫂子托付给他照顾。只是后来,一不小心照顾到了自己怀里而已。至于丑么?傅九衢眯起眼,想起她低头捣药时那一截细腰……*【女主版】:辛夷身负中医药传承,踏着VR时空而来,竟是一个四面楚歌的开局——婆母不喜,妯娌相欺,丑死丈夫,衣不遮体。还
姒锦
这个北宋有点怪
这个北宋有点怪
主角来到北宋,发现这时代和他学过的历史有所出入。这里有男丁稀少,靠孤儿寡母撑门面的天波杨府。有凭着丹书铁卷横行民间的柴王府。八贤王和庞太师天天在朝堂上对喷。带着整个文臣集团分成两派互相骂街。赵祯每天就磕着瓜子坐在皇位上看戏。东京城内侠客们各领风骚,三天一小闹,七天一大闹。不是想办法偷宫内的秘药锻体,就是整天琢磨着劫刑场,让自己在天下扬名。此时包拯刚当上开封府尹,面白……等等,包龙图的脸为什么不是
翔炎
我在末世种个田
我在末世种个田
关于我在末世种个田:重回十年前,距离巨型风暴还有两个月,静姝开始修建自己的堡垒,养一些频临灭绝的鸡鸭鱼,种一点未来没有的蔬菜,再囤一些美味的零食。生活要有格调,对待仇人,我就喜欢你看我吃牛排馋哭了的样子,喜欢你闻着烤肉味脸上陶醉的样子,真好看。【魔方空间等级:4阶魔方4*4*4=64立方米,5阶魔方5*5*5=125立方米,6阶魔方6*6*6=216立方米..等】Q群123225124
爱吃的棉花糖
天师异闻录,警官我来帮你
天师异闻录,警官我来帮你
关于天师异闻录,警官我来帮你: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民意代表
诡阵之战:我的中式恐怖碾压全球
诡阵之战:我的中式恐怖碾压全球
诡界降临,全球第三次掠夺大战爆发。与以往不同,此次大战的主角不再是热武器,而是诡阵。诡阵可以投放到任何国家,任何城市。如果不再特定时间内破除诡阵,被诡阵包裹的城市将会沦为禁区,同时全体国民丢失部分寿命。诡阵的强弱,取决于各国的诡异文化底蕴,诡异文化越浑厚的国家,越占优势。然而传承千年的龙国,却因不可抗力,诡异文化被抹除,导致屡战屡败,大量国土沦为禁区,国民寿命上线极具降低。关键时刻,张念携带完整
不看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