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良臣

第38章 玉佩现世(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赐良臣》最新章节。

养心殿的琉璃瓦将正午阳光滤成七色光瀑,李晨浩高举的羊脂玉佩突然浮现金色纹路。藏文"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如游龙盘绕,其间点缀着二十八星宿的连线。宛如天降祥瑞。

"陛下请看!"李晨浩手腕微转,光线变化间那些金线竟组成转轮圣王图案——这正是康熙平定噶尔丹后自诩的尊号。

满殿大臣倒吸凉气。蒙古科尔沁亲王猛地站起,酒洒在蟒袍上都浑然不觉:"长生天显灵!"而青海喇嘛代表丹增嘉措已跪地合十,用藏语喃喃诵经。

康熙眯起眼睛。五日前李晨浩秘密呈报,说整理粘杆处旧档时发现这枚雍正元年由仓央嘉措赠予先皇的玉佩,在特定光线下会有异象。此刻亲眼所见,仍觉震撼。

"李爱卿,此物如何显现..."康熙话音未落,李晨浩已呈上水晶镜片。透过放大三十倍的镜面,可见玉内密布发丝细的金线,每道转折都精确如星图刻度。

"微臣查证,这是吐蕃赞普时期的'錾金错玉'工艺。"李晨浩指尖轻点玉佩边缘,"金线在玉胎未冷时嵌入,借光显影。"他突然用袖口擦拭某处,一道金线微微移位,"可惜年代久远,已有损..."

"别动!"丹增嘉措突然厉喝,又慌忙叩首,"陛下恕罪...此乃我佛圣物..."

康熙眼中精光一闪。他注意到喇嘛说的是"我佛"而非"先活佛"——西藏方面至今不承认仓央嘉措已圆寂。

"祥瑞现世,朕心甚慰。"康熙突然将玉佩放回李晨浩手中,"爱卿既发现此物,便由你保管。"这个看似恩典的举动,让张廷玉的笔尖在奏折上洇出个墨点。

退朝后,李晨浩在文渊阁暗室用银针挑开玉佩底部的机关。这是他三日前偶然发现的——当时一滴茶水渗入缝隙,竟浮现出卍字花纹。此刻针尖轻拨,暗格弹开,露出寸许见方的唐卡。

画中仓央嘉措未着法衣,而是寻常藏袍,怀中婴儿的襁褓上,"李"字依稀可辨。李晨浩突然头痛欲裂,恍惚看见自己被一双戴着蜜蜡珠串的手举起,远处是布达拉宫的金顶...

"李大人?"门外张廷玉的声音将他惊醒。慌忙合上暗格时,玉佩在烛光下又显出异象——那些星宿连线,分明是康熙三十五年征噶尔丹时的行军路线!

当夜,八阿哥府上的飞贼潜入李晨浩宅邸。黑衣人撬开锦盒瞬间,窗外伏弩齐发。被擒时他疯狂挣扎,直到看见李晨浩把玩着真正的玉佩从屏风后转出。

"告诉八爷,"李晨浩用说道,满意地看着对方瞳孔骤缩,"下次派个认得真货的人来。"

三日后御河边,李晨浩将玉佩悬于浊浪之上。暴雨中它不再发光,但内侧的唐卡隔着鲛绡袋发烫。他想起义父临终时诡异的嘱托:"若见金线显圣...去五台山找..."

"李兄好雅兴。"胤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十三阿哥披着蓑衣,手里却拿着李晨浩的密奏——那上面详细记录了玉佩与西北战事的关联。

"微臣..."

"不必解释。"胤祥将奏折扔进河里,"皇阿玛让我转告你,五台山的慧明法师精通錾金工艺。"他转身时意味深长地补充,"对了,慧明是汉人。"

雨幕中,李晨浩握紧玉佩。掌心传来的温度,不知是金线的余热,还是自己血脉的搏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秦振,作为二十一世纪军事爱好者,在一次国外枪械实弹射击训练时,意外发生炸膛。身死穿越至蓝星,大夏帝国,西南五省巡阅使之子秦政身上。背靠名副其实的西南王父亲,秦政自然不会辜负这具身体的名字,大秦帝国的黑龙旗将会遍布整个蓝星。
流失的回忆
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
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
穿越成嬴虔:二十一世纪的小帅,莫名其妙的穿越成秦孝公之兄嬴虔,觉醒护国系统。穿越而来的他,在得知嬴虔触犯秦法被割了鼻刑,后自闭已有十三年,他只好发誓有生之年杀商君保新法,并坦然接受如今的身份。老甘龙:嬴虔不当人子,想拥立他当国君,却不知他在打什么算盘。老世族:嬴虔隐藏二十年之中,变了一个人,他要把我们老世族赶尽杀绝呀!犀首公孙衍:秦有嬴虔,六国不幸,老夫自载也!张仪:前辈乃我辈楷模,仪愿尊先生为
竹莲良缘
世界再次毁灭后,我成为了漂流者
世界再次毁灭后,我成为了漂流者
关于世界再次毁灭后,我成为了漂流者:重生后的玉逸游居然第二次遇到了世界毁灭!?不过,他发现自己这次却并没有因为世界的毁灭而死去,反倒是成为了一个在不同世界流窜的漂流者。像他这样因为自己的世界毁灭成为了漂流者的人存在一个中继站。漂流者们在那里短暂的休息,然后又不可控制的漂流到其他世界……
秽土转生御研玉
颠覆战国之魏国
颠覆战国之魏国
关于颠覆战国之魏国:都市资深宅男申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战国的魏太子申,而且还在前往马陵之战的路上,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保命。紧接着就一口气遇上了秦孝公、秦惠文王、楚威王、齐威王等一群雄才伟略的君王,还不算他们手下的顶尖人才。利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和肠子都悔青了的知识水平,如何在战国中生存下去
水动
临危受命,血战沙场
临危受命,血战沙场
天昭六年阙朝内忧不止,外患不断,阙朝本以为会被推翻,可没想到的是赵炎临危受命,带领仅剩的两万人开始斗争,赵炎用兵如神平息内乱,对外抗争。
文元双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