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第57章 汉中攻略 曹操暗棋(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最新章节。

秦琼策马靠近杨昂后,收起提炉枪,拿起挂在马边的青龙锏后,就往杨昂后脑勺砸去!

【叮咚!检测到秦琼触发锏打三州效果,使用单锏时武力+2,基础武力97,当前武力值提升至99!】

一锏瞬若奔雷,一下子把杨昂后脑勺砸碎,跌落地上,死得不能再死了!

秦琼指着杨昂的尸体喊道:“杨昂已死,降者不杀!”

杨昂所领士兵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而苏烈趁杨昂带走大部分守兵之后,身先士卒领兵强攻阳平关,守军原本还在奋力抵挡,但在听说杨昂在半路被汉军劫杀,余者投降之后,原本的守军,和从半路逃散回来的士兵,士气低落,稍稍抵挡了一阵之后,就开关门也投降了!

毕竟关里关外,都被堵了,他们退路已失,没有外援和粮草供给之下,他们也坚守不了多少。更何况,他们对于汉中郡,南郑城,君主张鲁的情况也不抱多大希望。

因此,阳平关关门大开,刘协进入汉中,甚至是益州的门户,已然收入囊中!

长安城,夜。

曹操的死士首领李进,带着二十余名精锐,悄然潜入京兆尹府外。

京兆尹府的梧桐树上,一只夜枭突然惊飞。

李进心头一紧,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记住,先杀杜畿,继而长安必乱,届时我们趁乱烧毁太仓,断刘协粮道。\"他对死士们做了个割喉的手势,\"曹公会厚待诸位家眷。\"

二十余人如鬼魅般翻过院墙,却见庭院空空荡荡。

李进感觉不妙,四周突然火把通明!

\"常山赵子龙,恭候多时。\"银甲将军从廊柱后转出,龙胆亮银枪在月光下如一泓秋水。

\"李进!\"赵云银枪斜指,羽林军已将院落团团围住,\"束手就擒!\"

李进瞳孔骤缩:\"中计了!\"

他猛地抽出佩剑,厉声喝道:\"杀出去!\"

刀光剑影间,赵云与李进战作一团。

【叮咚!赵云触发一身是胆效果:斗将时,武力+5;手持亮银枪武力+1,基础武力99,武力提升至105!】

【叮咚!李进触发猛者效果,武力+3,基础武力94,武力提升至97!】

【叮咚!因李进武力值高于90,赵云未触发一枪毙命效果!】

银枪如龙,剑影如电,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你的剑法不错。\"赵云突然变招,枪势如暴雨倾泻,\"可惜,跟错了主子!\"

\"铛!\"

一声脆响,李进长剑断裂,银枪贯穿其胸膛!

\"主公……不会……放过你们……\"李进嘴角溢血,轰然倒地。

一代猛者,这个曾经能抵挡吕布的猛将,就这样,死在赵云枪下!

兖州大营的篝火噼啪作响,李密正在灯下书写密信。

笔锋突然一顿,墨汁在绢帛上晕开。他缓缓抬头,帐中不知何时多了个灰衣人。

李密强自镇定,\"阁下夜闯...\"

李密还没说完,只见剑光一闪,灰衣人知何时已站在案前,剑尖滴血。

\"王……越……\"李密喉间鲜血喷涌。

他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血喷在刚写的密信上。灰衣人收剑入鞘时,他才听见那句:\"你的计策,到此为止了。这一剑,为长安太学的孩子们。\"

帐外巡逻的士兵浑然不觉,直到黎明曹操警觉之下派人查看,才发现李密的头颅端端正正摆在案几上,双眼还圆睁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啃老易中海,享飞扬人生
四合院:啃老易中海,享飞扬人生
关于四合院:啃老易中海,享飞扬人生:魏武是一名卡车司机,邻居是道德天尊易中海,为了避免被吸血,魏武当机立断认易中海当义父,从此魏武在寄生虫的路上越走越远…面对洗衣机秦淮茹,傻白甜娄小娥,持家小能手于莉,妖娆妩媚的陈雪茹,一心一意秦京茹,缺爱的何雨水,死心塌地梁拉娣,勤劳能干的马素芹,吃苦受难的郑娟…
爱流口水的猫
四合院,敢踹我,等着断子绝孙吧
四合院,敢踹我,等着断子绝孙吧
穿越到四合院,原主家就一个人了,而且还身患重病,贾东旭、贾张氏、易中海等人就来吃绝户,幸运的是主角穿越过来了,随后…………
如意金菇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九九六福报牛马朱有建穿越成崇祯,面对已经到达宣府的李自成,朱有建没几天好活的情况下,彻底躺平摆烂,既然已经没法活下去了,大家都别想好好活,都给朕动起来,要完蛋都完蛋,凭啥就我朱有建一个挂歪脖子?要挂一起挂…
三千纸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关于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一朝惊雷,现代灵魂李明坠入景朝清贫县令之家。懵懂醒来,过目不忘之能加身,是通天捷径,亦是怀璧之险。幸有慈父如灯,以清廉为尺,丈量为官之道;严母似水,用温情浸润,教晓处世之方。长兄榜样在前,二姐笑语解忧。在这方小小庭院里,没有豪门倾轧,唯有灯火可亲,亲情如织,成为他穿越异世最坚实的锚点与不竭的动力。
我热痢的马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失业、被甩、遭驱赶,陈森的人生跌入谷底,眼看就要流落街头。绝境中,一枚神秘戒指改写了他的命运!凭借这枚戒指带来的两界穿梭能力,来到了宋朝。
百万负翁不想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