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最新章节。
汴州城外三十里,杏花坞。
“老天爷啊!睁开眼看看吧!俺家的地…俺家祖传的三亩水浇地…没了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死死攥着一张盖着鲜红四象纹大印的“田契”。
“这契…这契是假的!是那挨千刀的赵扒皮硬塞给俺的!俺不认字啊!他说是朝廷新发的…俺…俺就按了手印啊!”他猛地将那张“田契”狠狠摔在地上,又扑上去用脚疯狂地踩踏,“什么四象纹!是阎王爷的催命符啊!”
“我的地也没了!赵家管事带人量地,硬说俺家地契是前朝旧契,作废了!逼着俺换了这张新契!可这新契上写的亩数…少了整整一半啊!”另一个中年汉子捶胸顿足,手中同样捏着一张印着四象纹的“田契”。
“还有我!”
“我家也是!”
“赵家!钱家!孙家!他们都是一伙的!用这假契…夺了我们的命根子啊!”
汴州,朱雀察院。
肃杀之气弥漫。
“阁主,” 一位负责比对的画影师抬起头,“纹样线条粗细、转折角度、印泥色泽深浅,肉眼几乎无法分辨。仿造者手段极高,绝非寻常匠人。”
“墨迹化验如何?”红绡的声音清冷,听不出情绪。
“回阁主,” 一位辨墨吏捧着小碟上前,“真契所用墨锭,乃工部特供‘松烟入胶青’,遇‘鱼鳞草汁’呈淡蓝晕;伪契墨迹遇之,仅微泛黄绿。其墨中…似混有廉价桐油烟灰,并掺入少量…陈年米浆固形,故显滞涩,光泽亦逊。”他指向碟中微小的色差。
“印泥呢?”
“真契印泥,以朱砂、蓖麻油、冰片、金箔粉秘制,气味清冽带金锐之气,遇‘碱水’析出金粉;伪印泥气味…甜腻沉闷,似掺劣质蜂蜜及动物油脂,遇碱水只泛浑浊油花,无金粉析出。”
红绡微微颔首。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那堆伪契。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案面。突然,她的动作停住了。目光锁定在一份被撕破一角的伪契上——那破裂处,露出纸张的横截面。真契桑皮纸,纤维长而柔韧,截面毛糙自然;而这份伪契的破裂截面,却异常光滑整齐,边缘甚至带着一丝…油润感?
“取‘水云镜’来。”红绡亲自拿起那份破角伪契,将破裂截面置于镜前强光之下。
“油蜡…印刷?”红绡眼中精光爆射!她猛地转向那位嗅觉最灵敏的“嗅风者”,“再闻!抛开墨臭印泥,仔细分辨纸本身!可有…油坊或蜡坊的残留气味?”
那“嗅风者”精神一振,立刻拿起几张伪契,闭目凝神,鼻翼急速翕动。时间一点点流逝,突然,他猛地睁开眼:
“有!极淡!但错不了!是劣质菜籽油加热后的‘哈喇’味!还有…蜂蜡混合松脂被火烘烤后的焦糊甜腻气!就在这张契的右下角空白处,气味最浓!”
“菜籽油…蜂蜡…松脂…油蜡印刷…”红绡的思绪如同电光火石般串联,“能同时接触并熟练使用此等材料,且需大批量印制…非刻书坊或年画作坊莫属!其规模必不小!”
“查!”红绡拍案而起,玄色劲装无风自动,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朱雀威仪,“即刻排查汴州及周边百里所有刻书坊、年画作坊!尤其关注近期购入大批劣质菜籽油、蜂蜡、廉价桐油烟墨者!重点搜查其库房有无异常油渍、蜡痕、或特殊印刷模具!凡有可疑,一律查封!账簿、匠人,全部带回!”
“喏!”察院内所有朱雀部属轰然应诺。
七日之限,第六日黄昏。
汴州城西,毗邻贫民窟的“墨韵斋”刻书坊。这里早已被披坚执锐的金鳞卫围得水泄不通。
红绡站在作坊后院一间被临时充作印刷间的破败库房内。
一个穿着油腻短褂的中年刻工被两名朱雀卫按着跪在地上,浑身筛糠般颤抖。他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沾满油污的账簿。
“王三刀!”负责审讯的朱雀卫厉声喝道,“账簿第七页,上月廿三,收‘赵府管事’定银三百贯,订制‘新式田契印版’五十块!其后每日,皆有‘特制桑皮纸’、‘油墨’、‘印泥’大宗购入!人赃并获,印版在此,你还有何话说?那‘赵府管事’是谁?受何人指使?仿造这四象纹伪契,意欲何为?!”
“大人…大人饶命啊!”刻工王三刀磕头,“小的…小的就是个刻版印书的苦哈哈啊!是…是赵府的赵禄管事找上小的…说…说要印一批新式‘贺寿契’,花样要精美…印得多,给钱爽快…小的…小的贪财,就…就接了活…小的真不知道那是要命的假田契啊!那印版…是按他给的图样刻的…纸墨印泥也都是他派人送来的…小的…小的只管印啊!”他猛地想起什么,“对了!那赵禄…每次来…都带着一个穿绸衫、面生的账房先生…对对对!那账房先生…听口音…像是…像是京城那边来的!有一次…小的听到赵禄偷偷叫他…叫他‘裴先生’!”
“裴先生?京城口音?”红绡眼中寒芒一闪。赵府、钱府、孙府…背后果然牵扯更深!绝非汴州本地豪强这么简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拿下赵禄!查封赵府!所有涉及账簿、书信,片纸不留!”红绡冷声下令,声音如同淬火的寒冰,“此间伪契、印版、证物,全部装箱!明日清晨,杏花坞村口——公审!”
第七日,清晨。杏花坞村口。
一夜之间,这里搭起了一座简易的高台。台下,一眼望不到头的百姓。高台两侧,肃立着金鳞卫。台中央,红绡一身暗红朱雀官袍,头戴象征监察权威的獬豸冠,面容肃杀,不怒自威。
她的面前,跪着赵府管事赵禄,以及刻工王三刀。他们身后,是堆积如山的证据。
“带人证!”红绡声音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