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为匪

第942章 闽南王(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上山为匪》最新章节。

“你是说,吴昊其实早就知道这件事情?”

孙策也有些吃惊。

“这是肯定的。”

“不过从时间上来说的话,他们想要送那么多的人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他们的特征太明显,我们不会察觉不到。”

“很有可能,他们还在闽南,只不过是躲起来了。”

野原新之助微微一笑。

“他们那么多的孩子,又不可能分开,要是找的话,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难怪,这吴昊一直在我们瀛人的地盘找,或许从一开始,我们就被带歪了。”

“既然如此,你们立刻行动吧。”

野原新之助对着身边的那些瀛人说道。

……

大阪城。

新晋闽南王王京卫,此时正跪在一个瀛人的面前。

这个瀛人身穿明黄衣服,一身富贵,微闭着眼睛,并没有搭理眼前的王京卫。

此人是瀛人皇室的一个王爷。

当今瀛国天皇陛下的亲哥哥。

这一次,他亲自带着数万兵马,来到了闽南。

此时,王京卫在下面,已经跪得腿都麻了,但看着上面的这个瀛国王爷,一点反应都没有,他都怀疑是不是死了。

“额……”

“王爷?”

王京卫再次试探性的问道,双腿跪着往前移动了一下,想要确认一下这个瀛国王爷是不是还活着。

结果没想到,听见王京卫的话,那个瀛国王爷还真醒了过来。

但还不等说话,张嘴直接呕了出来。

正好呕在了前面跪着的王京卫身上,一时间,王京卫一头一脸,全是各种秽物。

王京卫直接傻了。

但眼前的这个瀛国王爷已经醒了,就算王京卫再恶心,他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强忍着恶心,对着瀛国王爷请安。

“是你啊,刚才说到哪了?”

“这晕船晕的,本来想着已经好了,结果这下了船,反而更厉害了。”

瀛国王爷在嘴边胡乱抹了一把。

“刚才说到……你们瀛国的兵马,要进驻闽南的八座城池。”

王京卫连忙说道。

“哦,对。”

“就是这个事情,现在我们瀛国的兵马既然已经到了,单纯在这大阪城里面,已经太过拥挤了。”

“听说你们闽南的这八座城池规模宏大,物产丰饶,就由我们瀛国的兵马接手,你马上去下令安排,立刻让这八座城池当中的所有男丁,全部出城。”

“在城外修筑一道坚固高大的城墙,要把整座城池从外面给围起来。”

“三天,我只给你们三天的时间。”

瀛国王爷对着王京卫说道。

“啊?”

“这……”

“三天的时间是不是太过紧张了一些?”

“这八座大的城池,人口密集,单纯调拨这么多的男丁出来,粮食和水什么的,一时之间恐怕也难以备齐。”

“还有这住的地方,三天的时间,确实做不到啊。”

王京卫苦着脸说道。

瀛人列出来的这八座城池,是他们闽南这边最大的八座城池。

每一座城池附近,都有几十万的百姓。

如果真要是进行如此庞大的工程,需要准备的事情也多的很,三天的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杀的兴起,把系统一块干掉
四合院杀的兴起,把系统一块干掉
路平安魂穿一个头部受伤的傻子兵团知青,回城接妹妹时意外发现自己居然来到了一个混乱的影视世界。极品一家人居然是四合院众禽兽中的一员。自己是被骗下乡…开局就被分家…被当成拖油瓶的妹妹分给了他…四合院众禽还想用老一套威逼胁迫和道德绑架,动不动就大谈"天下无不是的长辈"。好好好,这么整是吧?正当路平安准备大杀四方,团灭众禽时,上班途中忙着打架的系统姗姗来迟。"现发布任务,请宿主拯救四合院,让大家从此过上
都退后让贫道来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农家子弟挣钱忙:大唐盛世,繁花似锦,万邦来朝,其辉煌千古流传。唐太宗一句“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令我华夏儿女对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充满了无尽遐想。张毅魂穿大唐,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且看他如何凭着现代人的知识和经验挣钱发家,与千古一帝李世民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历史火花……
智阳雨
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
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
关于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电视剧前吃瓜少年李征,在胜天半子祁同伟陀枪自尽同时,穿越到名义世界中刚刚调任缉毒警的祁同伟身上。乱枪击毙歹徒后,因立功受到表扬及电视台采访。与在京城的大爷爷相认。
笑的好憔悴
四合院,瘟神驾驶员,逮谁干废谁
四合院,瘟神驾驶员,逮谁干废谁
‘来都来了,不犯点贱,多亏啊!’秉承这样理念的狠人驾驶员,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大院儿瘟神!从全员大会上,戏耍众禽,当众枪击贾东旭开始!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他拼命祸害大院儿众禽。数十年后,坐拥资产无数,被称八离世家鼻祖的梁大刚,面对媒体,淡然的指着自家恭王府那一百零八间藏宝阁道。“什么选不选妃的,她们只是我们公司旗下签约的主播歌舞团,那些就是她们的直播间!“请问梁先生,那外面传您晚上会翻牌子进房间,您
烂烟斗
高门庶子
高门庶子
穿了,好消息是穿成魏国公府的庶子,不愁吃不愁穿,不用为生计发愁。坏消息是他不仅不受宠,还被嘲笑看不起。呵呵,莫欺少年穷,且看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周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