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第280章 论衍圣公一职之用(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书缘,你说这接下来该怎么办?”

将人打发走后,朱由检是一脸的郁闷之色,十分头疼的捏着自己的鼻梁,因为他看的可要比黄宗羲深多了。

“什么打算?没什么打算,眼下我们能做的就只能是尽快的割除人心不齐这个弊病,如不尽快理清这积弊的话,不但我朝的军事要受影响,经济方面更会受到重重掣肘。”

“不过,这想要割除这弊病怕是得费一番周折了。”

看了眼离去的黄宗羲背影,张书缘也不顾妻子和周皇后的神色,直接了当的就开了口。

“嗯,是这个理儿。不过朕的想法是,我们能否从这军政方面着手?”

朱由检在说这话时,一旁候着的王承恩便迅速敏感的将一众太监给带出了营帐并自己把手在外面给众人做会议安保。

“从军政入手倒是个好选择,就是不知陛下想如何做,还有若是仅从军政角度着手的话,书缘以为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强力人物露脸站台才行。”

张书缘想了想便就指出了朱由检谋算的不足。

的确,若是想革除军队中人心不齐的弊政,首当其冲就是要保证好士兵们的利益,进而再与文化宣传相结合才能稳住改革后的局面。

只不过,想要保障好军队的利益,眼下却是有着种种阻碍矛盾。

一是山东的地方豪族,早已是侵吞了不知多少年的土地田亩,需要用大量的人手去测量,而年初派出的十三支测量队,估么着应该是无法胜任这个短期急速任务。

二是内地卫所与边防卫所的利益冲突,大明需要重新找一个平衡点来重新制定军事预算。

三是如何在能够不引起中原震荡的情况下夺回军队的固有利益。

ps:据史料记载,自后金崛起后,明朝廷是逐年加大对边境卫所的投入,到了崇祯年间其军费一度高达近一千四百万两以上,占平均年财政预算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仅宁远、锦州几处要塞的防务,每年就需军费近百万两白银的供养。

当然了,历史中的朱由检之所以能掏出这么多军费,一是财不入库直接发往辽东,二是加征各种饷银,如着名的三饷就是在崇祯三年时开始加重征收的。

除了这上述的三个大问题外,还有一点则是,朝廷要找谁来充当这个站台牌面?

别看这曲阜孔家是个墙头草,但其手中所掌握的解释权也太过危险了,稍不留神就会引得天下士子暴动。

……

“书缘说的是,若无文化相佐,恐怕这事情也做不好。”

听到张书缘这话,朱由检就更是头疼了。

“陛下你看不如这样可好,我们将孔贞运给召来如何?”

“孔贞运?他能压的住孔胤植吗?”

对于孔贞运的出身,朱由检自然是知晓的,可在他看来这孔贞运就是一“偏脉”其能否能制衡曲阜的这支主脉就是个问题了。

的确,在眼下的目光看来,孔贞运这一支的确是偏脉,因为历朝皇帝册封的都是山东曲阜的一支为衍圣公。

“陛下,管他能不能,只要开仲(孔贞运的字)是孔圣之后就可,而且您别忘了我们现在在哪儿。哼,我就不信他孔胤植没什么脏事儿,他曲阜孔家就如表面那么干净。”

张书缘是眯着眼睛开口,就好似他已经拿到了曲阜这一脉的罪证。

“嗯…,既然如此的话,那朕便就召孙督师和孔詹士过来吧。”

尽管朱由检是感觉孔贞运压不住孔胤植,但眼下也找不到什么文人能与孔府抗衡的。

这说实话,对于张书缘此前所谈的“世修降表”之事,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毕竟这曲阜一脉可是吃了自家两百多年的饭,而且自己这一脉一直对其都不错,可谓是面子里子都给了的。

“好,不过陛下,我要提点一句。”

见朱由检要试一试孔贞运这个老夫子了,张书缘赶忙就出言打补丁,生怕他再搞出一个衍圣公出来。

没错,在张书缘看来,这孔家就是孔家,其并不能代表孔夫子,更代表不了整个文脉,而且这孔家一直所倡导的儒道学说,也是一直在阻碍着大明的发展,所以这绝不能再让他搞这事儿了。

至于文道的发展问题,这在张书缘看来完全就不是什么问题,因为除了儒家以外,还有农家、法家、兵家等诸多流派的传人在,而就这样的条件,完全可以仿造后世组成各种各样的学说机构,进而带领整个华夏的文化发展。

“哦?书缘要说什么?”

一听妹夫还有话要说,这刚松了一口的朱由检又被他提起了思虑。

“陛下,我在想,这衍圣公一职能否被废除。”

“什么?你…你要废衍圣公?!!”

“嗯。”

“为何?”

“陛下,您觉得这衍圣公一职对我们有什么用?”

张书缘并没有主动解释,反而是循循善诱的引导朱由检几人发散思维。

“嗯…没什么用!”

就在这个时候,坐在一旁一直没发话的朱微媞就出了声。而她之所以如此,自然是为了张书缘而说话,毕竟张书缘乃是她的夫君,若是能立下大功,她也能获得好处不是。

“放肆!这乃家国大事,岂有你这女子说话的份?!”

一听妹妹开口了,朱由检腾的一下就拍响了桌子并看了眼周皇后。

可周皇后则是在沉思张书缘的话,全然没感受到朱由检的眼神。

“我…我这不是在给你们出主意嘛……”

见哥哥这么凶自己,朱微媞赶忙就兴兴的闭了嘴。

“陛下,微媞说的没错,这衍圣公的确没什么用。”

“书缘,你…你怎么也跟着微媞乱言,这衍圣公一职流传千年,这岂能是无用之职?依朕看来,这职位的用处大的很,少说也能起到稳定天下士人的作用。”

朱由检说的没错,古代帝王的确是在利用孔圣的声望引导学子,但在张书缘看来,这完全就是在脱裤子放屁。他就不信只要你把利益给到位,那天下学子还能不来做官,反而天天去琢磨什么旁门左道之事?

“陛下,您说的没错,可依照“我”的总结来看,这衍圣公一职乃如空设之职。非但带不来什么好处,反而还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坏事。就比如眼下之景,这衍圣公手握大权,非但不站出来倡导人心,反而是坐于府内,对于无利之事则袖手旁观,触动利益之事则放声大言。”

“陛下,您可还记得去年的谣言吗?我就不信这背后没有他的影子在。还有,除了这不作为外,这孔家一直倡导的仁礼之论也大大阻碍了其他学派的发展,受其影响最明显的便就是墨家,以至于世人都以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这也导致我大明的工科发展十分缓慢,以至于徐大人他们不得不去借鉴西洋工科造炮。”

当着朱微媞的面,张书缘也没敢说“后世”二字,反而是着重的提了下“我”这个字儿。

随着此番话的出口,朱由检也明白了这事儿的根本。

“当然了陛下,我说要取缔衍圣公一职并不是在说要罢黜儒家,而是要将孔家和儒家区别开来,以此来避免再发生眼下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孑孓不独行
孑孓不独行
关于孑孓不独行:民间传言食黄鳝可补气血,强筋骨。那白色的黄鳝呢?大盛末年,苏北农村少年闯临海。目标就是活下去,没想很多很远。扛大包,当伙计,做买办,一步一步积累,目标不变就是小钱钱。世间苦,能吃饱饭也不易,发善心还是只为抱团活下去?面对世界始终心怀善意。时局动乱,风起云涌。如草,如蔓,如树?时势之下皆是虚。
公交八公司
综漫:原来是赛亚人啊
综漫:原来是赛亚人啊
(排雷:乐子文,无脑,OOC,慎入。)有人告诉邈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于是她遇到了……总想喂血给她喝的千年老妖骂她是猴子的刘海怪人问她一袋米要扛几楼的蚊香眼叫她小苹果的变态裸男还有想拉她去殉情的青花鱼精……她遇到很多人,也救过不少人,可是当有一天她找齐龙珠回到自己的世界,世界却濒临毁灭……
樱花味咸鱼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