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最新章节。
此刻,在南京城一座幽静的宅院内,一位身穿道袍、头戴网巾的中年男子正坐在竹榻上,一边轻抿茶水,一边不住地唉声叹气,此人正是凤阳总督马士英。
自两个月前,唐王朱聿键就任监国之职后,他与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等一众拥立福王之人,非但未得到丝毫益处,反而处境愈发艰难。
虽然还在凤阳总督任上,但距离权力的核心还是太过遥远,眼看只有一步之遥,就能将福王推上皇位。
谁能想到,半路竟然蹦出来一个太子和唐王,让那么久的努力都付之一炬,因拥福之事,怕是将来也没出头之日了。
此刻,一名小厮匆匆上前禀报:“老爷,阮先生已到,正在厅外等候。”
马士英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请他进来吧。”
阮大铖步入房间,见马士英面容憔悴,不禁感叹:“瑶草兄,何以沦落至此?”
马士英叹息道:“如今我等仕途尽毁,不论是在监国手下,还是将来太子登基,因拥福之事,都难以得到重用,怎能不令人叹惋?”
阮大铖却微微一笑,神秘兮兮地说:“现在叹息还为时尚早,一切尚有转机。”
言毕,向马士英使了个眼色,马士英见状,精神一振,随即屏退了周围侍候的侍女,急切地问道:“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阮大铖坐于榻侧,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道:“太子在山东的所作所为,已惹得满朝文武震惊,就连城中的勋贵们也人人自危。”
马士英点头应道:“都说陛下刻薄寡恩,如今看来太子殿下更是青出于蓝,以老夫之见,正是京城诸公令殿下寒心,殿下才不再信任诸公了。”
阮大铖说道:“确实如此,诸位以及勋贵们又怎能期待太子继位呢?恐怕将来他会仿效太祖之风,兴建牢狱,对百官和勋贵们严加苛责啊!”
马士英叹道:“事已至此,太子远在山东,手握重兵,而监国的唐王又对他鼎力支持,我们又能有何办法呢?”
阮大铖眼神一闪,说道:“恰恰因为太子远在山东,我们才有机会啊!”
马士英谨慎地环顾四周,随后压低声音说道:“此处仅有你我二人,集之兄但讲无妨!”
阮大铖低声回应:“唐王担任监国之后,史可法建议封赏四路总兵,然而只有黄得功被晋升为靖南侯,其余三位总兵对此颇有不满。”
马士英目光一闪,沉思道:“你的意思是……借此机会兵谏监国?”
阮大铖点头确认:“没错,我们先散布消息,称太子已在山东不幸遇难,然后召集几路总兵率兵逼近城下,逼迫监国立即拥立新帝,此计若成,拥立之功可成!”
马士英追问:“你是说定王?”
阮大铖肯定地回答:“自然如此,若定王不在城中,无论拥立何人都难以名正言顺,但定王乃是周后所出,乃是陛下名正言顺的嫡子。”
马士英忧心忡忡地说道:“倘若满朝文武得知太子依然健在,那时我们该如何是好?”
阮大铖沉思后回应:“满朝勋贵本就对太子殿下心存不满,定王登基之后,天位已定!即便太子归来,也难以改变现状。”
马士英微微点头:“确实如此,即便当年英宗从北狩归来,也未能即刻重登天位,何况是太子,然而,太子在山东手握重兵,这又该如何应对?”
阮大铖分析道:“山东地处前线,北有建奴,西有闯贼,太子不敢轻易撤兵,即便他不顾一切率兵回南京,我们有三路总兵几十万大军,难道还怕拦不住他吗?”
马士英听后赞叹:“此计甚妙!如果太子放弃山东带兵前来,便是谋反,为国贼,如果他固守山东,新君也绝不会容他,我们便可慢慢图之。”
阮大铖说道:“倘若瑶草兄赞成此计,我便以瑶草兄的名义前去联络诸位大人,共同谋划大计,况且,我们是为大明迎立新君,算不上谋反,这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的安危啊!”
马士英接着说:“还是由老夫亲自出马吧,集之兄辛苦一趟,去见三位总兵吧!试探三位总兵的态度,在做谋划!”
朱慈烺不愿登基称帝,他一心想在山东训练新军,以此巩固实力,此外,他对朱聿键有种莫名的信任,认为将南堂交给他便可高枕无忧。
而朱聿键则是意气风发,认为朝廷积弊在于制度而非个人,一心想推动改革,却因此忽略了人心向背和朝堂的复杂,于是,江南的一场大祸即将来临。
而此时的西部,大顺在山西的统治,已经接近崩溃,从明降将姜襄背叛大顺,夺取大同之后,各地纷纷打出复明的旗号。
两个月前,李自成撤入山西之后,不愿放弃山西之地,便做出了防御山西的部署,晋北大同地区由制将军张天琳统领一万多名士兵镇守。
晋东南长治地区由平南伯刘忠镇守,在晋中太原地区留下权将军、文水伯陈永福、节度使韩文铨、巡按李若星等人统兵万人驻守。
为了加强山西的防务,又留下右营制将军、绵侯袁宗第以兵万人屯于临汾挂甲庄。
在河南北部卫辉府一带,则布置了刘汝魁、陈德、董学礼、王进才等部驻守,此外还有郭升部做为机动部队平定地方士绅叛乱。
姜襄原本是大明大同总兵,年初时,李自成攻破宁武关之后,一路北上,姜襄见不敌,派人送信李自成,并出城投降。
李自成不喜姜襄,原本想以叛国罪处死,但手下大将制将军张天琳为其求情,从未保住性命,依旧任大同总兵,却无实权。
李自成留下制将军张天琳和中将军张黑脸驻守大同,接着北上进攻京城。
五月中旬,听闻李自成山海关兵败,主力撤至真定地区之后,便再也按捺不住,带领亲信袭击帅府,杀死了张天琳,并占领了大同。
姜襄重新打出大明的旗号,拥枣强王为盟主,号召周围州府驱除大顺,光复大明,一时间响应者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