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韶华》最新章节。
沈建国没笑,他等笑声渐息,才缓缓开口:“记不太住的,说明那顿饭已经成了你的日子,融进了你的身体里。要是你记得一清二楚,每道菜的味道、摆盘都历历在目,那说明你昨天是去下了馆子,是去做客了。”
全场瞬间寂静下来。
他摆了摆手,像是卸下了什么包袱:“我们纸火巷没什么秘诀,也没什么需要‘传承’的智慧。我们就是过日子。你今天教我一句吆喝,我明天记下你一招腌菜的手艺。谁都不是老师,谁也都是学生。真正的好东西,是不用刻意去记的,因为它已经成了你的一部分。”
散会后,几位德高望重的民俗学专家没有参加晚宴,而是自发结伴去了纸火巷附近的菜市场。
他们不买菜,只是站在鱼摊前,侧耳倾听,试图从嘈杂的人声中,分辨出那一句最地道、最鲜活的“今早的鲫鱼,活蹦乱跳”。
傍晚时分,暖了几日的天说变就变,北风毫无征兆地呼啸起来,卷着枯叶在巷中打转。
孩子们最先察觉到空气里的湿冷,从各家门里冲出来,一边奔跑一边尖声叫喊:“要下雪啦!要下雪啦!”
果然,话音刚落,比盐粒还细小的雪籽便簌簌地飘落下来。
往年这个时候,沈星河的炭报纸上必然已经挂上了“夜有雨雪,加固门窗”的预警。
随后,巷子里便会响起一阵叮叮当当的忙乱声。
可如今,巷子里静悄悄的,那张预警的纸条,再也没有出现。
沈星河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
他看见东头的老王家正在检查窗户的卡扣,西头的赵家媳妇把晾在外面的干菜收进了屋,更远处,有人家的烟囱冒出了比平时更浓的黑烟,那是提前添了柴,封好了炉子。
所有人的动作都那么自然、默契,仿佛已经演练了千百遍。
就在这时,院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小女孩顶着风雪跑了进来,小脸冻得通红。
她跑到沈星河跟前,举起一双小手,掌心里是一双厚实的羊毛袜子。
“沈叔叔,”她仰着头,奶声奶气地说,“我妈妈织的,她说你的脚一到冬天就最容易凉。给你穿。”
他愣了一下,接过那双还带着孩子体温的袜子,触手微温。
他刚想说声谢谢,小女孩已经像只快活的小鹿,一蹦一跳地转身跑远了,消失在渐浓的暮色里。
沈星河低头看着手中的羊毛袜,忽然间彻底明白了。
当他不再执着于去“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些所谓的“问题”,本身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这巷子,早已长成了一棵根系盘结的大树,每一片叶子都能感知风雨,每一条根须都在互相给予。
夜深了,雪静了。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这片纯白温柔地包裹。
沈星河独自一人坐在院中,从一个珍藏多年的铁盒里,取出了最后那一小块木炭。
他没有像过去无数次那样,在纸上写下任何字句。
他只是将木炭放在一块旧石板上,用一块石头,轻轻地、一点一点地,将它碾成了细腻如尘的粉末。
然后,他捧起那捧黑色的粉末,走到院子角落的花坛边,将它均匀地撒入了湿润的泥土中。
一阵夜风吹过庭院,挂在檐角的铜铃发出几声清脆的响声,像是遥远的回应。
某一瞬间,沈星河闭上眼睛,对着无边的夜色和寂静的巷弄,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语:“如果非要在这世上留下点什么,我希望是——让后来的人,不必知道我的名字,也能自然而然地,活得像个人样。”
话音未落,远处巷口,隐约传来一个孩子清脆响亮的声音,穿透了沉沉的雪夜:
“明早路滑,大家别忘穿棉靴咯!”
那是巷子里新的播报员,开始了她晨前最初的准备。
沈星河笑了。
那个曾经想要改天换命的年轻人,如今,只想守护好这一声声、一幕幕,永不断绝的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