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韶华》最新章节。
她提议把布嵌进纪念墙当镇物时,眼睛亮得像要燃起来——这姑娘总爱把旧物往热闹处放,说"越多人看见,越不容易断"。
沈星河没反对,却在林夏翻找锤子时,悄悄剪下布角指甲盖大的一块。
他背过身,用母亲旧缝衣针把布片缝进衣袋内衬。
针脚歪歪扭扭,像孩子画的线,可他知道,有些东西必须带走一点,才能真正放下全部。
傍晚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厨房。
沈星河蹲在灶台前,炭条在松木板背面沙沙作响。
他没写字,也没画图,只顺着炭痕刮出波浪似的纹路——像极了母亲搅粥时,粥面荡开的涟漪。
木板挂得很低,要弯腰才能看见,他想,这样挺好,只有真正低头过日子的人,才看得见。
深夜的梦来得很轻。
沈星河梦见母亲站在老灶前,蓝布衫被蒸汽洇湿了一片。
她搅着粥,回头时眼角带着笑:"你现在烧的饭,终于不像任务了。"他想应,喉咙却被粥香堵住,等再睁眼,窗外已泛起鱼肚白。
隔壁传来轻咳声,接着是火折子"刺啦"划亮的响。
沈星河披衣出门,见父亲正往临时灶里添柴。
砂锅里飘出药香,是给赵师傅煨的,那老人中风后喝不得凉药,父亲便每天早起半小时。
"你咋知道我醒了?"他倚着门框问。
沈建国往灶里塞了把松枝,火星噼啪炸开:"门响了半秒,是你特有的迟疑。"他转头时,晨光正漫过他眼角的皱纹,"你娘走后,我总在半夜听门响——怕你像前世那样,揣着合同就往机场跑。"
沈星河喉咙发紧。
他蹲下来帮父亲添柴,松枝在火里噼啪作响,像极了母亲当年说"粥要滚三滚"时的语气。
火星窜起来,映得父亲的白发泛着暖光,也映得他衣袋里的布片微微发烫。
院外忽然传来银铃似的笑声。
沈星河抬头,见篱笆边闪过一角花布裙,是隔壁王奶奶家的小孙女,扎着两个羊角辫,正踮脚够槐花枝。
她怀里抱着个红布包,边角露出半截竹片——像是装着新收的灶语卡。
"该准备早粥了。"沈建国起身拍了拍裤腿,"今天轮到小夏熬南瓜粥,那丫头总把糖放多。"
沈星河望着篱笆外的花布裙角,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指的灶膛方向。
原来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刻在墙上的字,也不是锁在匣里的本。
它是父亲修轮椅时的叮当响,是林夏抄卡时的槐花香,是此刻晨风中飘来的粥香,是那个踮脚够花的小丫头,正把新的故事,悄悄放进红布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