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的文明密码

第1章 西汉翔鹭纹铜鼓:青铜铸就的骆越史诗(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国宝的文明密码》最新章节。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展柜中,静静躺着一面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的青铜鼓,它的鼓面和鼓身上布满了精美的纹饰,仿佛一部凝固的史诗,诉说着两千多年前骆越民族的故事。这面被誉为“铜鼓之王”的翔鹭纹铜鼓,是目前考古出土文物中最为精美完整的铜鼓之一,也是研究西汉时期岭南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一、传说与起源:神鼓降世的古老记忆

在壮族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铜鼓起源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骆越先民生活在郁江流域,他们以渔猎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然而,有一年大旱,河水干涸,庄稼颗粒无收,人们陷入了绝境。就在这时,一只巨大的鹭鸟从天空中飞来,它的嘴里衔着一面铜鼓。鹭鸟将铜鼓放在地上,鼓面立刻浮现出太阳纹和翔鹭纹,随后鼓声响起,天空中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从此,骆越人便有了铜鼓,他们用铜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铜鼓也成为了他们的图腾和精神象征。

这个传说虽然充满了神话色彩,但也反映了铜鼓在骆越民族心中的神圣地位。事实上,铜鼓最初是由炊具铜釜演变而来的。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生活在云南中部地区的濮人将铜釜倒置敲打,发现其声音洪亮,于是逐渐将其改造成打击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鼓的功能不断扩展,不仅用于祭祀、庆典,还成为了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二、考古发现:揭开神秘面纱的三次发掘

1976年,广西贵港市罗泊湾的一家化肥厂在扩建施工时,工人们意外挖到了一些金属件,由此揭开了一座神秘大墓的面纱——罗泊湾一号汉墓。这座墓葬是迄今为止广西发现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西汉早期墓葬之一,其形制与着名的马王堆汉墓相似,墓主人很可能是南越国桂林郡的高级官吏或军事首领。

然而,这座墓葬曾遭受过多次盗掘,主棺内的随葬品和墓主人的骸骨已缺失。就在考古人员准备撤离时,工人们在椁室底板下发现了7个殉葬坑和2个器物坑,里面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漆器、玉器等,其中就有这面翔鹭纹铜鼓。

在随后的清理中,考古人员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器物坑中,除了翔鹭纹铜鼓外,还有一面小铜鼓、羊角钮铜钟、铜锣、八孔竹笛等乐器。经测音,这些乐器的音程关系与五度关系相近,声律法倾向属纯律,推测这可能是一套完整的乐器组合,由竹笛奏出主旋律,编钟和铜鼓进行伴奏。

罗泊湾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时期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而翔鹭纹铜鼓的出土,则让我们得以窥见骆越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精神世界。

三、纹饰解读:凝固的骆越社会生活画卷

翔鹭纹铜鼓的纹饰极为精美,鼓面中心是太阳纹的十二芒,象征着光明和生命。芒外七晕圈,主晕为十只衔鱼飞翔的鹭鸟,呈逆时针旋转,仿佛在追逐着太阳的光芒。其他晕圈内有锯齿纹、勾连雷纹、栉纹等,线条流畅,图案精美。

鼓身九晕圈,饰有锯齿纹、圆圈纹、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鼓胸为六组羽人划船纹,每船六人,船头向右,其中三船的划船者全戴羽冠,另三船各有一人裸体。船头下方有衔鱼站立的鹭鸶和花身水鸟,水中有游动的鱼,呈现出一幅龙舟竞渡的热烈场景。鼓腰部饰有八组羽人舞蹈纹,每组二至三人,头戴羽饰,下身系展开的羽裙,两臂外伸,五指张开,掌心向外,上身向后倾斜,两腿叉开,作翩翩起舞状。舞人的上空有一或二只衔鱼的翔鹭,整个画面仿佛一场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

这些纹饰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翔鹭纹可能与骆越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鹭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丰收和繁衍。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则反映了当时骆越人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龙舟竞渡可能是为了祈求雨水和丰收,而羽人舞蹈则是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铜鼓上的直纹或三角形的锯齿纹,与汉代铜镜上的花纹相似,这表明当时岭南地区与中原文化已有了密切的交流。此外,船头上的海龟和船尾下的八爪鱼等海洋生物图案,也从侧面反映了骆越人已经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与外界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

四、文物价值:跨越千年的文化密码

翔鹭纹铜鼓的出土,为研究西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

(一)历史价值:见证岭南文明的发展

作为石寨山型铜鼓的代表作之一,翔鹭纹铜鼓是研究西汉时期岭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它的出土,证实了当时岭南地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并且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同时,铜鼓上的纹饰也为我们了解骆越民族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艺术价值:青铜艺术的巅峰之作

翔鹭纹铜鼓的纹饰精美绝伦,线条流畅,图案生动,是青铜艺术的巅峰之作。其鼓面和鼓身的纹饰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反映了当时骆越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观念。无论是翔鹭纹的灵动飘逸,还是羽人舞蹈纹的生动传神,都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科学价值:揭示古代科技的奥秘

翔鹭纹铜鼓的铸造工艺十分精湛,采用了泥范法或失蜡法成型铸造。通过对铜鼓的科学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青铜合金成分、铸造工艺、热处理技术等,为研究古代科技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例如,铜鼓的合金成分中含有铜、锡、铅等元素,其中锡的含量较高,这使得铜鼓具有良好的音质和耐腐蚀性。

(四)文化价值:民族精神的象征

铜鼓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而翔鹭纹铜鼓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不仅是骆越民族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铜鼓上的纹饰和传说,反映了骆越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

五、现代传承:古老铜鼓的新生

如今,翔鹭纹铜鼓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在当代,铜鼓文化依然活跃在广西的民间。每年的“三月三”歌圩节,壮族人民都会敲响铜鼓,载歌载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铜鼓的纹饰和造型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艺术创作中,如坭兴陶、雕塑、服饰等,成为了广西文化的重要符号。

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保护和传承铜鼓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也通过举办展览、开展研学活动、推出文创产品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铜鼓文化,让古老的铜鼓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结语

西汉翔鹭纹铜鼓,这面沉睡了两千多年的青铜鼓,以其精美的纹饰、神秘的传说和丰富的内涵,向我们展示了骆越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部凝固的历史,一首无声的史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