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林冲覆宋

第114章 变天了(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之林冲覆宋》最新章节。

第二日,当宋江发现卢俊义带人不辞而别后,被气的口吐鲜血,本就不稳的军心,此刻更是摇摇欲坠,而随着卢俊义的离开,又有几位好汉选择离开,他们没有去林冲那里,而是选择归隐山林。

“公明哥哥,如今不是纠结员外不辞而别的时候,当务之急要稳定军心啊。”吴用看着颓丧的宋江,开口说道。

花荣李逵也纷纷开口劝解,宋江强打起精神“戴宗,你立刻回汴梁,求见宿太尉,让其想办法增派援军。军师,你起草一份通告,我宋江在江湖上还有几分薄面,咱们请些帮手过来相助!花荣,外面的兄弟,就靠你去安抚了,咱们兄弟好不容易有个前程,可不能就这么倒下!”

听了宋江的安排,众人连忙开始动作,终于,宋江部慢慢稳定了下来,再无人不告而别。

就在宋江稳定军心,林冲迎来卢俊义等人时,赵佶派给宋江的监军王禀,正带着几名随从快马加鞭的向着汴梁而去。

原来这位监军大人,在战场上见宋江军落入下风之时,私自带着自己的亲随脱离了战场,待得知宋江部落败后,便向着汴梁而去,宋江落败,朝廷当尽快来做决断。

只是让王禀没想到的是,如今的汴梁却是已经变天了,金人撕毁了宋金条约,悍然出兵,围困汴梁城!

原来,金人在辽国与宋国谈判时,敏锐地察觉到宋军看似庞大,实则外强中干。他们看准时机,在谈判桌上悍然发难,一声令下,金兵如潮水般向宋军营地涌去。童贯虽事先有所防备,然而宋军平日里疏于训练,战力极为低下,面对如狼似虎的金兵,根本难以抵挡。

战场上,金兵的铁蹄肆意践踏,宋军士兵纷纷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童贯试图组织抵抗,却如同螳臂当车,毫无作用。宋军防线迅速崩溃,金兵长驱直入,乘胜南下。

消息如疾风般传至京城,赵佶听闻后惊恐万分,深知汴梁城危在旦夕。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匆忙传位于其子赵恒,而后带着蔡京、高俅、宿元景等一众心腹大臣,在两万禁军的簇拥下,慌慌张张地逃往泗州城。

随着金兵步步紧逼,汴梁城周边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金人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原本宁静祥和的村庄瞬间化为一片火海,熊熊烈焰吞噬着房屋,滚滚浓烟遮天蔽日。

宋人百姓们拖家带口,四处奔逃,却无处可躲。金兵手持利刃,肆意追杀,无数百姓倒在血泊之中。老人、妇女和孩子的哭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一些年轻的女子,为了躲避金兵的凌辱,纷纷投井自尽,井口堆满了尸体,惨不忍睹。

道路上,难民如蝼蚁般密密麻麻,他们扶老携幼,背着仅有的一点家当,艰难地前行。然而,金兵的骑兵却无情地穿梭其中,将他们冲得七零八落。许多孩子与父母失散,在路边无助地哭泣,却无人理会。

在田野间,金兵肆意抢夺百姓们辛苦耕种的粮食,将耕牛宰杀,整个乡村田园一片荒芜。那些来不及逃走的百姓,被金兵驱赶在一起,被迫为他们搬运物资,稍有不从,便被当场斩杀。

汴梁城周边,原本生机勃勃的土地,此刻已变成了人间炼狱。金兵的残暴行径,让宋人百姓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恐惧之中。而汴梁城,这座繁华的都城,也在金兵的兵临城下之际,笼罩在一片绝望的阴影之下,不知能否抵挡得住这如狼似虎的敌军……

赵恒在这仓促继位的慌乱局势下,被城外金军的汹汹气势吓得六神无主。朝堂之上,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各种建议纷至沓来,他如同惊弓之鸟,不加分辨便统统采纳。

有大臣提议紧闭城门,加强城防,囤积粮草,与金军打持久战。赵恒听后,忙不迭点头,当即下令照做。于是,汴梁城内开始了紧张的筹备,百姓们被征调搬运石块、修缮城墙,城中的粮商们也被强制征收粮食,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

又有大臣谏言,应派人火速前往各地调集援军。赵恒亦是立马应允,派出数波信使,快马加鞭奔赴四方。然而,各地军队距离不一,且调度缓慢,远水能否解得了近渴,实在难以预料。

还有大臣建议在城中招募义勇之士,扩充兵力。赵恒同样采纳,可城中百姓多为普通民众,未经军事训练,仓促招募而来,又怎能抵挡久经沙场的金军?

在这混乱的局面下,也不乏有胆小怯懦之辈,心中虽有投降之意,但看着满朝文臣皆无此议,且大多慷慨激昂地谋划御敌之策,便也不敢轻易开口。

此时的汴梁城,城内一片忙乱,百姓们在恐惧与疲惫中挣扎。而城外的金军,营帐连绵,士气高昂。金军将领站在高处,望着这座繁华的大宋都城,眼中满是贪婪与志在必得。他们不断地派遣小股部队在汴梁城周边骚扰,试探着宋军的防御底线,同时也在等待着最佳的攻城时机。

赵恒每日登上城楼,望着城外如虎视眈眈的金军,心中愈发焦虑。他不断地祈祷着各地援军能够早日到来,可每一次的了望,都只看到远处茫茫的原野,不见援军的踪影。

随着各路节度使领兵增援汴梁的消息如旋风般席卷大宋,天下为之震颤。百姓们在惶恐中燃起一丝渺茫希望,祈愿朝廷大军能击退金军,扞卫大宋江山。而此刻,京东路林冲的营帐内,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梁山好汉们大多面露难色,不愿出兵救援。鲁智深将禅杖猛地一顿,满脸的不情愿:“林教头,咱梁山之前被朝廷逼得走投无路,他们可曾有过一丝手软?如今他们有难了,就想让咱们去卖命,没门!”

武松也附和道:“没错,那些当官的,平日里对咱百般刁难,现在凭什么要咱们去救他们?”

然而,以萧逸、秦逸、宋辞、张叔夜等为首的文人却心急如焚,力主出兵。萧逸神情严肃,拱手说道:“林教头,国难当头,金兵肆虐,汴梁城危在旦夕,城中百姓更是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此时若不出手,天下苍生该当如何?我等虽为文人,却也知家国天下,梁山众人武艺高强,若能出兵,必是大宋之幸,百姓之福啊!”

秦逸紧接着说道:“诸位好汉,朝廷过往的作为的确让人气愤,但此刻金军压境,乃是整个大宋的危机。若汴梁城破,天下必将大乱,到时候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梁山向来以正义自居,此时怎能坐视不管?”

宋辞也在一旁连连点头:“出兵救援,不仅能解汴梁之围,更是为梁山留下千古美名,让天下人知道梁山好汉深明天下,何乐而不为呢?”

张叔夜更是言辞恳切:“林教头,如今局势危急,正是梁山好汉展现胸怀与担当之时,切莫因一时之气,而误了大事啊。”

在这激烈的争论中,卢俊义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不发一言,神色凝重,似乎在权衡着各方利弊。他的内心也在激烈地挣扎,一方面是梁山兄弟曾遭受朝廷的不公对待,另一方面则是国家大义和百姓的生死存亡。

林冲坐在主位上,眉头紧皱成了一个“川”字。他深知这两方的观点都有道理,出兵,梁山兄弟可能面临巨大风险;不出兵,又实在无法忽视心中的大义。营帐内的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林冲的决断。

林冲沉思良久,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此事关系重大,容我再仔细思量一番。但无论如何,我林冲不会让兄弟们白白冒险,也不会对天下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

众人听后,都默默点头,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等待着林冲最后的决定。而此时的汴梁城,正被金军的阴影笼罩,岌岌可危,每一刻都在生死边缘徘徊,不知林冲最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大宋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神:嗨,养老吗?
斩神:嗨,养老吗?
关于斩神:嗨,养老吗?:正文已完结~原书名女主很强,很强,非常强,微成长流????**姜昭觉得没人比自己更倒霉,历练的途中一脚踩空,一落地,穿越了。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反正在修真界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出门历练顺便和隔壁宗门打架。原本准备找个地方养老躺平,没想到是从普通世界迈进了超高危世界,姜昭两眼一黑看不见自己的未来。姜昭:哈哈,死了算了。***
尤一鱼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秦明穿越大周,成为了一名猎户,深山打猎肉满仓,领着全村奔小康,在这充满了战乱,饥荒,苛捐杂税的乱世,秦明却一步步站上了皇城之巅……
刀削面加蛋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在风云诡谲的大明,土木堡之变阴霾未散,北京保卫战一触即发。卫长国、郭一平临危受命,携手于谦等志士。朝堂之上,他们排众议谋良策;战场之中,整军备战强敌。烽火肆虐城墙,看这几位英雄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于生死边缘重焕生机,逆转国运。
孙苏中
在蜡笔小新世界的悠闲生活
在蜡笔小新世界的悠闲生活
本是新时代的三无青年的泽平,意外成为小新的舅舅,看着眼前熟悉的马铃薯小鬼,主角会和他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本书剧场版,都市传说都会写,主要还是偏日常一点,最后本文是有女主的(娜娜子),但戏份不多。)
江河湖海的天魔心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关于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李客,原本只是一名在职场中饱受摧残的普通打工人。却意外,进入到了大唐贞观初期,李世民庶长子“李恪的身体里。继承了杨隋与李唐、独孤氏三大世家的血脉,同时还是两大王朝融合帝脉的拥有者。他要怎么面对一水的顶级文臣武将。千古一帝天可汗李世民,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还好,拥有金手指的他,对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看他如何灭突厥,克吐蕃,攻薛延陀,击败高句丽。这
才拥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