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升仙记

第1039章 准备第一次涅盘(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云升仙记》最新章节。

“云道友,地图中标出红圈的地方则是魔池和魔渊位置,你如果本体自感强悍可以去体验一下。”

“现在我带你去几处魔气浓郁的区域看看,让你选一处修建洞府。”

圣阳说完后就起身朝殿外走去,云升也紧跟。

飞梭朝着核心区边缘飞行,云升心中笑了一下,看来这位魔祖对自己很提防。

花了几个月时间观看了三处位置,最后云升选了一处山谷做为后面修炼之地。

“云道友,以这山谷中心的小山为中心,方圆十万里都是你洞府范围,如果有低阶魔修闯入,你可以自行处置。”

“不过要是你通过第一次涅盘,那这处洞府可要重新收费。”

圣阳魔祖离去前告诫一番,云升抱拳相送。

等人走后,云升也同样在小山上开辟一个简陋洞穴做为自己修炼之地。

先进入珠子空间,将魔石放入魔气空间继续培育融魔丹药材。

接着出了珠子收好后,将竹叶护甲取掉,然后服用一颗融魔丹,运转功法口诀,继续吸收魔气淬炼本体。

等到服用两颗后,云升驾驶飞梭离开洞府飞到一处偏僻之地,他进入大乘期的第一次雷劫快到了。

祭出四色石护盾,让其悬浮在本体上方。

不久后白绿蓝紫四色闪电落下,不过都被护盾给挡住了。

半盏茶后雷劫结束,查看护盾表面除了轰出一些细小的凹坑外,并没有裂纹产生,看来还能抵挡两三次雷劫。

不过五色石护盾也要快些准备了。

收好护盾,云升驾驶飞梭朝着元刹魔王的辖区飞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换来的两千五百块上品魔石都用来培育融魔丹药材了,这次成熟了三十二份药材。

见到元刹后,云升直接将这些药材扔给他让其炼丹,当然自己也得到了另一处火山区域的位置地图。

到达后开始在岩浆海中寻宝。

几年后返回元刹洞府,这次运气不错,成丹十五颗,这样三头六臂功第二,第三阶段的修炼丹药应该满足了。

拿出十五块四色石并严厉警告元刹让其保密后,云升又飞回圣阳魔祖核心区边缘的山谷洞府。

回来后,云升就开始专心吸收魔气淬炼本体了。

等到他花了四千年,服用了六颗融魔丹后,此时他本体再运转功法口诀吸收魔气淬炼,已经感觉不到魔气的针扎感。

他觉得以现在本体的强度应该能满足第一次涅盘的要求,于是他掏出地图玉简,确定离洞府最近的一个魔池位置后,就驾驶飞梭朝其赶去。

到达时,魔池内没有其它魔修在涅盘,不过云升还是在魔池边缘停留好长一段时间,然后再散掉竹叶护甲朝魔池中落去。

以前寻宝时身着护甲,对于魔气侵蚀毫无感觉。

但现在刚下到魔池百丈,他就明显感觉到雾状魔气对于本体的侵蚀了。

似乎这些魔气像一只只无形生物般撕咬自己的本体,好在云升第一阶段的淬炼还是很成功的,所以这点撕咬他完全能承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凡人,我是韩老魔的白月光?
重生凡人,我是韩老魔的白月光?
一睁眼,重生成凡人修仙世界里,没有灵根的凡人该怎么办?穿越者的金手指来临,只要生下气运子的子嗣,就能复制对方的一切。再加上带着她神魂里面的许愿炉,献祭就能得到各种宝物。那么努力一下,成为天尊也不是不行!谁知道,一不小心竟然成为了,某人的白月光加朱砂痣。ps:这就是一片披着生子文的修仙小说。
蚂蚁娅嘿
天机地脉道
天机地脉道
是中医鬼才倪海厦倪师所着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共同构成。聚焦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关联,通过易经八卦原理,深入阐释风水与地理知识。在风水中,它讲解山川河流走势、地形地势,如左右青龙白虎、明堂暗山潮山、背山靠山等对气场的影响,以助人们判断阴宅选址等;地理方面,则着重室内布局,告诉人们如何依据方位、空间关系等布置居住环境,以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发展氛围,认为居住环境中地理因素的作用大于风水。倪海厦以通俗易懂
番茄小学生三木
一脚踹出黑道传奇
一脚踹出黑道传奇
关于一脚踹出黑道传奇:当十三岁的陆轩一脚踹飞对手的那一刻,他还不知道,这一脚将踢碎一个少年对世界的天真认知,也将为他打开一扇通往黑道传奇的大门。
水中望
寒月蛊
寒月蛊
核心重点(超精简版)一、核心设定与威胁-月魂蛊:寒月谷百年禁忌,人血为引、活人眼为容器,控宿主变异生尸傀,仅寒月血脉可克,蛊源在禁阁三楼石棺。-氛围:浓雾刺骨、藏异响(刮竹节/虫爬),后期死寂,青灰色调(枯叶/黏液)贯串恐怖。二、关键人物1.?林砚:寒月后裔(持“寒佩),毁蛊源,离谷追余孽,唯一幸存者。2.?苏清寒:师姐,被蛊控(眼窝空/指尖鳞),成工具人,悲剧结局。3.?柳玄:养林砚,私开禁阁
巨蟹座Cancer
综武:偷听心声,女侠们变奇怪了
综武:偷听心声,女侠们变奇怪了
穿越综武世界,虽然能见识到诸多曾经梦想中的女神,但陈留没什么大志向,他只是想找一两个性格好的女神做老婆,再收一两个漂亮丫鬟,带着老婆丫鬟们过上田园山水般的悠闲生活。只是让陈留奇怪的是,他都没有主动去招惹那些女神,但妖女、魔女、圣女、女侠们却纷至沓来,而且变得越来越奇怪。
茶山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