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最新章节。
从1979年的反击战开始到现在,东大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的几次局部战争中,唱主角挑大梁的都是空军。
协助苏军平定远东叛军的远东战争,当时海军的发展刚刚起步,空军的作用就越发凸显了出来。
许宝国是极具进取心的将领,他当时到任后,立即提出了攻势防御的作战概念。
简单地说,他认为,空军的战略意义在于打出去,国土防空的关键在于把敌人歼灭在领空之外。
确定了攻势防御的作战概念后,空军部队便是根据这个思想来进行发展。
歼-11系列战机是国土防空的主力,而歼-20、歼-10则担负起了打出去、御敌于领空之外的重任。
长飞厂很快提交了新的申请上来,李干批准之后,特意将该工程命名为轰-10,即图-160的仿制工程。
苏联自己的图-160造价是3亿美元,可见这玩意儿有多贵。
东大绝对需要战略轰炸机,就像大佬出行需要一辆高大硬派的越野车开道那样。
在采购数量上不去的情况下,研制成本下不来,这是必然的。
如果只生产10架,恐怕造价会达到恐怖的10亿东大币一架,甚至更高。
但得到的回报是不能以钱来衡量的,这就是唐昌洪坚持的原因——相关技术会在这个过程中有质的飞跃。
离开京城回到阿泰空军基地没几天,李干就收到了一份关于乌克兰平原农作物的最新情报。
极低温的冬季好不容易过去,春小麦播下去没两个月,爆发大规模虫害,春小麦大规模歉收已成定局。
情报显示,在莫斯科城,居民用在购买面包的支出,迅速攀升到了占家庭收入的40%。
食品价格暴涨,更大的危机正在形成。
美国人可不是在慈善,他们出口到苏联的小麦,价格比以往要高出35%!
苏联人没有选择,除了东大,就只有美国能拿出这么大的量。
这些情况都在按照预测的轨迹发展着。
李干开始做未雨绸缪的工作——组织部队进行针对性作战训练。
在过去三个月里,空军在阿泰空军基地南部盆地里,建造了一个完全模拟横须贺港的训练基地。
李干组织第2航空教导旅进行远程奔袭的针对性训练。
横须贺港是什么地方,是美国在东亚的最大的海军基地,也是日本最大的港口。
那里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两艘航母的母港。
空军要继续挑大梁,所以要具备奔袭千里空袭横须贺港的能力。
从海参崴起飞的话,横须贺港在东大空军的1200公里作战半径之中!
这个作战半径范围是东大空军歼-10机队,在不经过空中加油的情况下的最大值。
若是歼-11、歼-20,作战半径在1500公里以上。
歼-11B曾经创造过,在进行标准对地攻击载弹的情况下,飞出了3800公里的最大航程。
轰-6已经改到了K型,前型轰-6D生产了200架,全部装备部队。
在轰-6D上,就已经实现了8000公里的最大航程。
从D到K,中间隔了好几个字母,分别是E、F、G、H、I等六个。
其中,E是用于出口机型,F和I是这个过程中用在了阶段性技术验证机上,而G则与拼音的“改”容易产生混淆,一些装备的改进型直接加上“G”代表改进型。
最后,“H”通常代表海军,因此也不能用。
所以,在一连串的技术验证和改进后,批量生产服役的机型就是轰-6K了。
这款轰炸机是该机计划中的完全体,作战半径提升到了3000公里,已经摸到了战略轰炸的门槛了。
所以,此前李干对于要不要仿制图-160是纠结的。
空军现役的轰-6D、轰-6K机队,能把整个东亚地区纳入其作战半径中。
就更别说图-22M3和图-160机队了,尽管数量不多。
第2航空教导师装备了一个大队的歼-20,在新编制下,一个战术大队的编制飞机数量是36架,下辖三个战术中队。
这个歼-20大队的任务就是踹门,夺取制空权,歼-10D协助,然后歼-11B进场,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
非常经典的踹门扔炸弹战术。
在这个基础上,把歼-20+歼-6忠诚僚机战术结合起来,绝对够敌人好好地喝一壶的。
李干把针对性作战训练计划制定出来,大胆地全部启用实弹,将部队进行多种组合进行编组,抓住阿泰地区天气转好的季节,展开了高强度训练。
大量的新式攻击弹药从工厂运到阿泰空军基地,这些弹药,既可以满足训练要求,又是实战检验的一种,部队把使用情况反馈到厂家,厂家根据反馈做改进,最后批量生产进入部队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