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第一武卒

第42章 远见(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魏第一武卒》最新章节。

离开东山府前,薛云曾以抵御戎人的名义向郭守孝索取了大量的物资。

其中光是军用物资便有战马五十匹,甲三百,盾一千五,弓弩各五百张,箭矢十万,横刀两千,枪矛三千等等。

而薛云麾下的士卒包括他自己在内共有四百六十二人。

换而言之。

每个士卒平均能分到半副甲,盾三面,弓弩两张,箭二百一十六支,横刀五把,枪矛七杆。

毕竟打仗除了耗费钱粮,武器也不例外。

一旦武器损坏,必然需要有大量可供使用的备用武器。

尤其是箭矢方面,通常一场万人大战打下来,消耗的箭矢都是以百万为计。

所以薛云拿到手的军用物资看着很多,实际打上一两场激烈持久的战斗便能消耗得七七八八。

虽说如此,如果忽略损耗,这些充裕的军用物资都能让他武装上三千兵马,就是战斗力不可避免会大打折扣,而且粮食补给也会成为问题。

一旦他敢扩军三千,郭守孝绝对会断了他的补给。

但若是一千呢?

这个数字应该是对方所能接受的底线。

“问题是我们上哪里去招募这么多的士兵啊?”

听闻薛云打算拿备用物资扩军至千人,柳何本人其实并不反对,偏偏对方的计划有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关键。

既然要募兵,兵源从哪里来?

总不可能他们派人回去东山府募兵吧?

郭守孝第一个就不会答应。

“莫非你忘了聚集在东山府外的上万百姓吗?”

薛云似乎早有所料一副智珠在握道。

“原来都尉你是想……”

柳何一听顿时恍然。

他知道逃难到东山府的百姓里有不少青壮,而这些青壮往往训练一番便能走上战场。

一如当初遭到朝廷强拉了壮丁的徐虎。

只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便能慢慢蜕变成合格的战士。

可这些青壮几乎都是拖家带口逃难来的,更别说打仗是要死人的,他们的敌人还是凶狠残暴的戎人。

如果有的选,根本没人会想和他们送死。

为此柳何都不禁将自己的担忧告诉给了薛云。

“其实我和你一样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才能从这些百姓里顺利募集到兵员。”

薛云依旧从容不迫道,“结果一想到城外百姓目前的处境,并且从郭胜口中得知郭守孝对待他们的态度后,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再是问题。”

“此话怎讲?”柳何连忙请教解惑。

“其一,这些逃难来的百姓在城外聚集了大半个月乃至更久,估计他们携带的粮食想必已经所剩无几,迟早都会因为断粮引发各种问题。

其二,在我率军离开之前,郭守孝始终无暇理会这些百姓,即便他现在有心处理,恐怕短时间内都不会轻易放他们进城。

如此一来,对于走投无路的百姓而言,前来募兵的我们反而会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至少在我们这里完全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

薛云不紧不慢地解释起来。

事实上在他生出扩军想法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聚集在城外的百姓。

综合多方面的考量,城外百姓无疑是他最适合扩军募兵的目标。

“薛都尉高见,属下实乃佩服。”

柳何听后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为了避免引起郭守孝的警觉,这回募兵我们不可大张旗鼓,只能私底下秘密进行。”

薛云知道郭守孝一直都在防备着自己,如今好不容易缓和了关系。

他可不想继续刺激对方脆弱的神经。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