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第一武卒

第6章 惊喜收获(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魏第一武卒》最新章节。

薛云循声望去,冷峻的面容上都浮现出一抹惊愕之色。

马?

是的!

他看到徐虎竟然牵着一匹高大黢黑的骏马兴冲冲地走了过来。

“这马是哪里来的?”

薛云顾不上收拾好的甲胄,三步并作两步飞奔到对方面前。

“刚才我在里边搜查的时候,忽然隐隐听到了嘶鸣声,然后我便发现了拴在山头背阴处吃草的这匹马……”

徐虎不由有些得意地解释道。

“你小子做得好啊,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薛云爱不释手地抚摸着眼前的黑马,难得夸赞了徐虎一句。

黑马浑身油光发亮,背长腰短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

关键性格还非常温顺,面对薛云的抚摸都不闪不避,甚至会亲昵地享受。

这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战马。

要知道战马可是极为珍贵的战略资源,哪怕身为都尉亲兵的薛云都没有资格拥有。

它会出现在这里,很大可能是潘年带来的坐骑。

毕竟也只有他这个级别的武官才配拥有这等优质的战马。

在战场之上,一匹好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进可成为作战利器,退可保存自身性命。

有了这样一匹马存在,往后再遇到危险薛云都能更加从容应对。

“对了薛云,除了这匹马外,我还找到了他们存放的物资,其中便包括了他们抢来的粮食。”

得到夸赞的徐虎难掩激动兴奋,赶忙继续表示。

“带我去看看。”

稍微冷静下来的薛云点了点头,临走的时候都不忘牵着手里的黑马。

片刻。

薛云跟着徐虎来到了一处新挖的山洞前。

山洞仅有一人高,宽约三步,一眼便能看到尽头。

由于身高问题,薛云需要躬着身子才能进入山洞。

走了七八步,面前便能看到凌乱摆放的各种物资。

墙角堆积着一筐筐粮食,筐里装有米面,腌菜以及熏制晾晒的肉条,合计有十一筐。

这些粮食显然便是潘年他们这些溃兵从石天村里抢来的。

除此之外,薛云还发现了三套破旧的铠甲,五顶铁盔,两张牛角弓,数十根羽箭以及一把造型奇特的大枪。

更准确的说,这是一把马槊!

马槊将近四米长,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构成。

木质槊柄硬度极高又不失柔韧,槊头则是精铁锻造带有棱形的锋刃,其锋刃之长竟有六十厘米左右。

在薛云的记忆里。

马槊的威力极大,兼有刺,扫,砸等效果,而且破甲能力异常出色。

乃是骑兵最强大的武器。

不过马槊制造成本昂贵,费时且繁复,笨重难使。

通常仅有少数精兵猛将才会使用。

这根马槊估计和黑马一样都隶属于潘年。

可惜落在他这样的人手里无异于暴殄天物,根本发挥不出其原本的作用。

好在这一切都已经归薛云所有。

“薛云,这些粮食足够我们吃上几个月了,但我们又不可能全部吃完带走,如果留在这里的话实在太浪费了。”

清点完物资后两人便离开了山洞。

相较于那些军械,徐虎更在意那些粮食。

身为农家子弟最见不得浪费粮食。

“吃不完便留给石天兄妹,别忘了这些粮食本来就属于他们。”

薛云一边把玩着从山洞里带出来的马槊,一边心不在焉地回了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