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脑残废柴能逆袭抱得女神归》最新章节。
蔡仲园站在科技部九所的阳台上,呼吸着外面的新鲜空气,觉得自己脑海里的思路依然是一团乱麻。
他似乎看见远处泛着诡异荧光的海水,指节捏得发白——三个月前脚盆鸡排放的核废水,正以每天1.2公里的速度向中国海域逼近。
“传统稀释法根本没用!”林夏的声音从实验室内传来,她正对着三维洋流模型疯狂比划,“表层水和深层水的交换周期长达千年,我们需要更激进的方案。”
蔡仲园的思绪又回到了大海的涌浪上。
那些看似无序的波浪里,暗藏着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微妙平衡。
一个疯狂的念头突然闪过:如果人工制造跨密度层的漩涡,能否加速深层海水的上涌?
“我们需要制造深海旋涡!”他猛地转身,撞翻了桌上的咖啡杯,“就像给海洋里制造龙卷风,把富含营养盐的深层水卷到表层,同时稀释污染物。”
团队用了整整两周时间搭建模型。
当蔡仲园把量子计算结果输入超级计算机时,屏幕上的蓝色水流突然爆发出刺眼的红光。
模拟显示,漩涡强度超过阈值0.7%就会引发海底甲烷水合物的连锁释放。
“这是生态定时炸弹!”陈雨的声音带着颤抖,这位微生物学家刚检测到受污染海域的浮游生物出现基因变异,“我们不能用一个灾难去解决另一个灾难。”
实验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蔡仲园盯着墙上泛黄的《海洋垂直混合率分布图》,突然注意到菲律宾海沟附近的异常标注:1995年深海地震引发的冷涡,竟意外促进了上层水体的自净。
“或许我们可以利用天然构造?”他抓起激光笔在地图上圈出一串红点,“马里亚纳海沟的俯冲带活动,会不会成为大自然的搅拌器?”
新的方案诞生了:在特定海域引爆可控爆破,通过震动激活深海断层,诱导天然漩涡的形成。
关岛附近。
科考船再次开始放下深海探测器。
理论能否符合现实的需要,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当蔡仲园带着团队在进行首次实验时,声呐屏幕突然闪烁起诡异的回波。
那些本该寂静的海山,竟在发出规律性的电磁脉冲。
“这是……生物电流?”林夏盯着示波器上的曲线,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这些深海微生物在主动调节自身代谢频率,就像在对抗我们的搅动。”
蔡仲园突然意识到,他们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流体力学模型,而是一个会呼吸、有记忆的活系统。
他颤抖着修改了爆破参数,将能量输出降低到生态可承受的阈值。
当第一朵人工冷涡在海面上绽放时,检测仪显示放射性物质浓度下降了47%。
可是小当量的爆破无法搅动大海,扩大爆破当量就会造成对海洋生物的杀戮。
而且不可能用无休止的爆破,造成连续的旋涡。
这是一对无法和解的矛盾。
再次失败的试验,
科考船返航时,蔡仲园站在驾驶舱外,看着暮色中的太平洋。
这次的失败只是与自然未达成和解。
在人类与海洋的永恒博弈中,真正的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神秘的深海旋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