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最新章节。
江暮云刚结束一趟短途的押镖任务,风尘仆仆地踏入海州城。还未到武馆,便听到街边茶摊、巷口闲聊的人们,都在兴致勃勃地议论着一件新鲜事。
“听说了吗?知府李大人的千金,前些日子病得都快不行了!”
“可不是嘛!满城的名医都请遍了,连仁心堂、济世堂的老先生们都摇头,说是‘血崩之兆’,药石罔效了!”
“奇就奇在这儿!你猜最后怎么着,竟然让回春堂的一个小学徒给治好了!”
“真的假的?一个学徒能有这么大本事?”
“千真万确!我二舅姥爷家的表侄在知府衙门当差,亲眼所见!说是那学徒没用啥金贵药材,就让小姐吃柑橘、喝萝卜汁,还有什么松针水……啧啧,没几天,小姐身上的青紫斑就退了,也能下地走动了!”
“天呐,这是什么神仙法子?那学徒叫什么?多大年纪?”
“好像……姓邵!对对对,是姓邵!今儿个一大早,我还瞧见知府家的马车停在回春堂门口,下来个管事模样的人,客客气气地请了个清秀白净的年轻人上车呢,想必就是那位‘邵小大夫’了!看着年纪可不大,真是后生可畏啊!”
姓邵、清秀白净的年轻人、回春堂的学徒……
江暮云的脚步猛地一顿,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敲击了一下,骤然加速跳动起来。
是小庭?!
他下意识地竖起耳朵,放慢脚步,仔细捕捉着路人的每一句议论。
震惊、疑惑、担忧,还有一股难以抑制的自豪感,如同潮水般瞬间涌上心头,冲击着他的思绪。
庭儿竟然不声不响地做了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救了知府千金的性命?
只是为何他从未听庭儿提起过只言片语?他们之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的隔阂,是因为那夜在屋顶上不愉快的谈话吗?
江暮云的心底泛起一阵苦涩和失落。
他这些日子为了备战即将到来的武乡试,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高强度的训练中,早出晚归,与弟弟的交流确实少了许多。
可他万万没想到,就在他埋头苦练的时候,弟弟竟然独自面对了如此大的场面,解决了连全城名医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自豪感如同暖流,熨帖着他因为弟弟的疏远而有些冰凉的心。
他的庭儿,果然不是池中之物,是如此的聪慧勇敢又出色!竟然能得到知府大人的青睐!
可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担忧。
知府大人,那可是海州城说一不二的父母官,官居四品,是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平日里连仰望都难以企及的存在。
庭儿此番卷入其中,治好了小姐自然是天大的功劳,可万一过程中稍有差池,或是日后小姐病情反复,那后果……江暮云简直不敢想象。
他深知官场复杂,人心难测。
弟弟年纪尚轻,心思单纯,骤然接触到那样的权势阶层,会不会被利用?会不会受到伤害?
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江暮云心乱如麻。他再也无心慢走,加快脚步,他迫切地想要见到邵庭,亲口问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想确认弟弟是否安好,想分享他的骄傲,也想小心翼翼地修补两人之间那道看不见的裂痕。
*
而此时的邵庭,正端坐在知府衙门后堂的偏厅——一间名为“静思轩”的雅致花厅内。
花厅内陈设清雅,紫檀木的桌椅,墙上挂着意境悠远的山水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知府李大人端坐上首,身着便服,正轻轻抚摸着修剪整齐的胡须,目光带着审视与毫不掩饰的赞赏,打量着眼前这个气质沉静、面容清秀的年轻人。
“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啊。”李大人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却也透着一丝温和。
在他身侧,李小姐正由丫鬟陪着坐在一旁,虽然面色仍有些苍白,但精神明显好了许多,身上那些可怖的青紫瘀斑已然消退大半,甚至能小口啜饮着参茶。她看向邵庭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激和好奇。
“邵小大夫,”李大人斟酌着用词,既显亲近又不失身份:
“你妙手回春,救了小女性命,此乃大恩。本官向来赏罚分明,你可有什么想要的?金银珠宝,田产地契,但有所求,只要在本官能力范围内,皆可应允。”
他早已派人将邵庭的底细查得一清二楚:父母双亡,与一异姓兄长江暮云相依为命,逃难至海州城,寄居在振威武馆。兄长武艺不俗,已报名本届武乡试。身世清白,却也简单得近乎寒微。
邵庭闻言,起身离座,对着李大人深深一揖,姿态恭敬却不卑不亢,声音清朗沉稳:
“知府大人言重了。草民习医,本为‘悬壶济世,解人疾苦’。此番能为小姐略尽绵力,是草民的本分,亦是机缘巧合,岂敢以此邀功求赏?”
“医者之心,但求问心无愧,若因施恩而图报,则有违初衷了。”
李大人听罢,眼中赞赏之色更浓。他微微颔首,沉吟片刻,话锋一转:
“嗯,不慕名利,心性纯良,甚好。本官听闻,你兄长江暮云,武艺出众,此次也报名了武乡试?”
邵庭心中一动,面上依旧平静,应道:“回大人,正是。”
“好!”李大人抚掌一笑:“既然小友高风亮节,不愿受金银俗物,那本官便换一种方式酬谢。你兄长既志在武举,本官便助他一臂之力!”
他顿了顿,朗声道:“本官赐你兄长西域良驹一匹,以供其练习骑射,驰骋考场!另,赐精铁打造的长弓一把,雕翎箭两壶,镔铁点钢长棍一条!”
“这些皆是武乡试外场考核必备之器,望他勤加练习,莫负本官期望!”
这份赏赐,不可谓不厚重!
一匹好马、一套上等的兵器,对于寻常武人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之物,能极大提升实力和考场发挥.
这远比直接赏赐金银更能体现李大人的用心,也更能切中他们兄弟二人当下的实际需求。
邵庭心中了然,知府大人这是既还了人情,又巧妙地施恩,还将这份恩情与兄长前程绑定,手段高明。
他立刻再次躬身,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草民代兄长,叩谢大人恩典!兄长定当勤学苦练,不负大人厚望!”
李大人满意地点点头,看着眼前这个宠辱不惊、心思玲珑的少年,心中暗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
知府千金转危为安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海州城的杏林界。
邵庭这个名字,也成为了海州城医馆里的焦点。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向来与官府走动频繁、消息灵通的“仁心堂”。
他们深知这位年轻学徒的价值——能解决连堂内老先生都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其潜力不可估量。若能招揽至门下,不仅能为仁心堂增添实力,更能巩固与知府大人的关系。
于是,在济世堂还在观望之际,仁心堂的请帖便已送到了回春堂,指名道姓邀请邵庭。
送帖的伙计态度颇为客气,却也带着几分大医馆的矜持:
“邵小友,我家老先生惜才,听闻你天资聪颖,于医道颇有悟性,愿给你一个机会。若你有意,可持此帖来堂内一叙,老先生会亲自考校。若能通过,或可破格收你为徒,得我仁心堂真传。”
这条件,对于海州城任何一个出身普通的医馆学徒而言,都堪称一步登天的机遇。
仁心堂的老先生,那可是培养出过数位宫廷御医的杏林泰斗!
邵庭接过那张印制精美带着淡淡药香的请帖,神色平静无波,既无受宠若惊,也无急切欣喜。他只是礼貌地谢过来人,表示会慎重考虑。
待来人走后,邵庭并未将请帖收起,而是转身走进了吴大夫的书房。
“师父。”邵庭将那张烫金的请帖轻轻放在吴大夫的书案上。
吴大夫拿起请帖,看清内容后,脸上瞬间写满了惊讶,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抬头看向邵庭,语气复杂:“庭儿,这是仁心堂的请帖?他们竟愿意给你考核的机会?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你怎么想?”
他深知,以仁心堂的资源和地位,对邵庭这样的天才少年意味着什么。
那是一条通往医学顶峰的捷径,是无数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机缘。他几乎以为,邵庭会立刻答应下来。
邵庭看着师父眼中那份混杂着惊讶、不舍却又真心为他考量的复杂情绪,微微笑了笑,声音温和而坚定:
“师父,仁心堂的平台确实更高,能接触到更多疑难杂症和珍贵典籍,弟子也渴望能学习更多,救治更多的人。”
他话锋一转,目光诚挚地看向吴大夫:“但对于弟子而言,授业恩师,唯有您一人。是回春堂给了弟子安身立命之所,是您不嫌弟子愚钝,悉心教导,从不藏私,才有了弟子的今日。”
“这份知遇之恩、教导之情,弟子永世不忘。弟子即便去了别处学习,心也永远在回春堂,您永远是弟子的师父。”
吴大夫怔怔地看着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徒弟,眼眶瞬间就湿润了。
他没想到,在这巨大的诱惑面前,邵庭首先想到的竟是这份师徒情谊,竟是回春堂的恩情。这份赤子之心,这份感恩之念,在人心浮躁的世道里,是何等的珍贵!
他激动地站起身,绕过书案,紧紧握住邵庭的手,声音都有些哽咽:“好孩子!为师没有看错你!”
他用力拍了拍邵庭的肩膀,情绪平复些许,语气转为郑重:“庭儿,你有此心,为师已是欣慰万分!但正因如此,你更要去!仁心堂有更好的条件,更广阔的天空,你的天赋不该被回春堂这一方小天地所局限!你去那里,能学到更多,能救更多的人!这才是大义!为师支持你去!”
虽然心中有着万般不舍,但吴大夫更清楚,雄鹰终将翱翔于九天。他能有如此重情重义、又不失志向的徒弟,已是此生大幸。
“师父……”邵庭心中微动,轻声唤道。
吴大夫摆摆手,重新坐回案前,铺开信纸,研墨提笔,神色无比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