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气候边缘》最新章节。
卡米拉突然跪倒在地,双手深深插入雪中。“冰盖在旋转。”她额头青筋暴起,“地球自转加速了,我的骨头能感觉到。”
陈曦打开笔记本电脑,NASA刚更新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由于冰盖融化导致质量重新分布,地球自转周期每天缩短了0.03毫秒。“别小看这个数。”她快速换算着,“一年累积下来,全球定位系统的误差会超过五公里。”
7天后,李墨飞在联合国视频会上展示了3样东西:沾着咖啡渍的冰芯、卡米拉的骨雕声波放大器,以及陈曦建立的灾难模型。
“要么让科学和传统一起工作,要么等着被气泡炸上天。”
卡米拉的鲸须笛还悬在唇边,视频会议界面突然剧烈闪烁。挪威代表的摄像头拍到窗外峡湾水位暴涨,他慌张起身时撞翻了国旗;巴西代表身后的雨林监测屏跳出红色警报,数字以每秒3%的速度飙升。十二个保存提案的国家窗口中,有7个画面突然开始播放冰盖实时影像——这是李墨飞预设的后门程序。
“会议暂停!”秘书长的话筒传出冰川崩裂的背景音,“请各代表团立即启动本国应急……”信号在此处中断,岛国代表的画面最后定格在东京湾防波堤开裂的瞬间。
李墨飞合上笔记本电脑时,发现掌心被散热口烫出水泡。陈曦的警报器仍在尖叫,中海滩监控画面里,浑浊的江水正漫过亲水平台的铜牛雕塑。“白水江水位半小时涨了1.2米,”她扯下眼镜擦拭,“地铁2号线已经停运。”
艾瑞克把威士忌瓶重重蹾在桌上,琥珀色酒液溅到提案草稿上。他蘸着酒渍画了条曲线:“这是冰盖融水注入墨西哥湾流的路径,按这个斜率计算……”
“纽约曼哈顿的金融区会在72小时后进水。”陈曦突然接话。她的笔记本电脑同时开着8个城市的防汛系统界面,孟买的贫民窟降温装置过载引发火灾的新闻弹窗不断跳动。
卡米拉突然推开观测窗,零下五十度的寒风卷着冰碴扑进来。她对着夜空吹响三短一长的哨音,远处立刻传来雪橇犬的吠叫呼应。“我的族人要迁移了,”她解下颈间的海豹牙项链放在提案上,“这是给冰盖的聘礼。”
众人沉默地看着那串项链。每颗牙齿都刻着古老的冰层符号,在灯光下投射出类似数据流的阴影。李墨飞突然抓起卫星电话:“给我接珠海隔离舱工厂,现在启动3d打印机的极限测试模式。”
2小时后,考察站的3d打印机开始轰鸣。陈曦蹲在机器旁调整参数,发现卡米拉正把冻土苔藓粉掺进生物塑料。“这样打印出来的防护膜,”她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分子结构,“会有自主修复功能?”
“冰裂了会自己长好。”卡米拉将最后一把苔藓粉撒进料斗,“薄膜破了也该这样。”
艾瑞克在隔壁房间与NASA激辩:“你们去年发射的冰盖监测卫星,为什么过滤掉甲烷浓度数据?” 对方支吾着提到“国家安全条款”,他突然拔高嗓门:“等甲烷云飘到华盛顿上空,你们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国家安全威胁!”
凌晨四点,第一块菌丝防护膜样品完成。李墨飞将其铺在窗外冰面,紫外线灯照射下,薄膜表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出雪花状结晶。卡米拉用鲸骨凿轻敲薄膜,立刻传出类似竖琴的共鸣声。“它在和冰层共振,”她将耳朵贴上去,“就像给伤口缝线时的哼唱。”
次日清晨,考察站的倾斜角度达到19度。陈曦蜷缩在墙角给上海防汛办发邮件,突然听见厨房传来密集的爆裂声——冷冻柜里的甲烷菌样本集体复苏,正在撞碎玻璃培养皿。
“全员撤离!”艾瑞克抱着最后两箱数据硬盘冲出门。众人刚跑出五十米,考察站就在冰层断裂声中坠入深渊。飞溅的冰碴中,他们看见服务器机柜与永冻土块相互碰撞,爆出的电火花点燃了泄漏的甲烷。
卡米拉突然指向东方。朝阳下,新形成的冰盖上蜿蜒着数百道黑色裂纹,那是甲烷菌群迁移的路径。“它们在找更暖和的床铺,”她将鲸须笛插进冰面,“太平洋还是大西洋?”
李墨飞的卫星电话突然震动。朱海工厂传来好消息:首批菌丝防护膜已通过极端环境测试,正紧急运往长江口。“把坐标改成格陵兰,”她对着话筒喊,“让运输机在雷克雅未克补给液氮。”
当运输机划过头顶时,艾瑞克正用威士忌给冻伤的手指消毒。“敬科学,”他举起酒瓶,“和那些愿意倾听冰层歌声的耳朵。”
卡米拉用海豹油在冰面画出迁徙路线,线条延伸的方向正好与防护膜的扩张轨迹重合。陈曦突然发现,自己手背上不知何时出现了类似冰裂纹的红色疹斑——这是人体对甲烷浓度飙升的应激反应。
“该走了。”李墨飞将海豹牙项链系在无人机上,看着它飞向最近的冰震监测点。项链上的牙齿在风中相互碰撞,发出类似卡米拉歌声的奇异频率。
他们踏上雪橇时,身后传来冰层坍塌的巨响。陈曦的平板自动更新了数据:此刻的格陵兰冰盖,又融化了180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