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长生从外门弟子开始》最新章节。
瘦高个少年涨红了脸,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张领军不以为意,指着地图详细讲解起来。他从大燕地理讲到边防形势,从赋税制度谈到漕运利弊,言辞简洁却切中要害,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连陈院长都频频点头。
\"...故而,真正的修身不是死读经书,而是明事理、知进退。小到待人接物,大到为国献策,皆需此心。\"张领军总结道,\"若有一日诸位能为官一方,望记住:治民如治水,堵不如疏;安邦如行医,治标更需治本。\"
学堂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沉浸在刚才的讲解中。半晌,陈院长才回过神来,拍案叫绝:\"妙!张先生高见!老朽教书四十载,从未听过如此切中时弊的讲解!\"
他当即拍板录用张领军,月俸甚至加到了八两银子。从次日起,张领军便正式成为青溪书院的一名教书先生。
离开书院时,苏清荷眼中满是崇拜:\"没想到你讲得这么好!那些道理...我都听入迷了。\"
张领军微微摇头:\"不过是把游历所见如实相告。\"他顿了顿,\"修真之人虽超脱凡尘,但若不懂世情,终究是闭门造车。\"
\"那...明天我能来听你讲课吗?\"苏清荷期待地问。
\"书院不收女学生。\"
\"我可以扮成男子!\"苏清荷眼睛一亮,\"反正我有法术,稍微改变下容貌就行。\"
张领军无奈地看了她一眼,最终点头应允。苏清荷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自此,张领军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他讲课不拘一格,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分析时政,甚至偶尔会讲些修真界简化过的养生之法,学生们受益匪浅。
最受欢迎的莫过于他每月一次的\"实务课\"。这一天,他会带着学生们走出书院,或去田间观察农事,或到市集了解商贾,有时甚至模拟县衙断案,让学生们轮流扮演不同角色。
\"先生,昨日县里来公文说要加强保甲制度,您怎么看?\"一天课后,瘦高个少年——名叫李文的学生追出来问道。
张领军略作思索:\"保甲法本为防盗,但若执行过严,反扰民生。你可去走访镇上百姓,听听他们的想法,再作判断。\"
李文若有所思地点头离去。
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张领军从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们自己思考。渐渐地,他的名声传遍了青溪镇甚至周边村落,不少富户都想把孩子送来听他讲课。
这一日傍晚,张领军正在书房备课,苏清荷端着茶点进来。
\"累了吧?\"她放下托盘,轻轻为他揉捏肩膀,\"今天陈院长说,县太爷都听说了你的大名,想请你去县学讲学呢。\"
张领军摇头:\"不必。青溪镇就很好。\"
\"我知道你不爱张扬。\"苏清荷笑道,\"不过看到那些学生那么敬重你,我很开心。\"
她转到张领军面前,认真地说:\"你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整个人都在发光。那些道理...虽然是对凡人说的,但我觉得对修士也一样适用。\"
张领军若有所思。确实,修真之路何尝不是另一种\"修身\"?只不过修的是法力神通,而非圣贤之道。但万法归一,终究离不开\"明理\"二字。
\"明日我打算讲'知行合一'。\"他忽然说道。
苏清荷眼睛一亮:\"王阳明的学说?\"
\"嗯。\"张领军有些意外,\"你读过?\"
\"小时候父亲请的西席讲过。\"苏清荷回忆道,\"说是不但要知,更要行...就像你现在教学生的那些实务课。\"
张领军点头:\"正是。修真界也有类似道理——悟道需践行,闭门苦修难成大器。\"
\"那...等学生们放旬假时,我们出去游历吧?\"苏清荷趁机提议,\"就像你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张领军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上扬:\"好。\"
窗外,夕阳西下,将书房映得一片金黄。院中的梨树已结出小小的果实,青翠可爱。苏清荷种的花草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香气。
这样平静而充实的生活,或许就是另一种修行吧。张领军心想。修真不只是为了长生久视,更是为了明心见性。而教书育人,恰是磨砺心性的最佳方式之一。
苏清荷似乎感受到他的思绪,轻轻握住他的手:\"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张领军回握住她柔软的手掌,没有言语。但那一刻,两人心中都涌起一股暖流,仿佛找到了此生真正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