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野史!

第96章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野史!》最新章节。

却说在洛阳朝堂之上,正当魏主曹睿意气风发,欲命司马懿倾力伐蜀之际,提出异议者,乃是面容清癯,眼神中透着一股“守成之意”的尚书孙资。曹睿见他出列,略感意外,问道:“孙卿,你有何高见,竟敢与仲达将军所议相左?”

孙资不卑不亢,声音沉稳地奏道:“陛下,昔日太祖武皇帝征伐汉中张鲁,尚且历经艰险,方才侥幸成功。武皇帝曾于群臣面前感叹:‘南郑之地,群山环抱,栈道崎岖,真乃天造之囚笼,易守难攻。’更何况那斜谷栈道,乃是长达五百里的石穴险途,地势险恶,‘地煞之气’弥漫,实非大军用武的理想之所。如今,若我大魏倾尽全国之兵,全力伐蜀,则江东孙权必然会趁虚而入,侵我疆界。与其如此冒险,不如暂缓攻伐,以现有兵力,分派得力大将,据守各处险要关隘,同时安抚民心,发展生产,养精蓄锐,积蓄‘国运之气’。不出数年,我中华之土必将日益强盛,而吴、蜀两国,困于内部纷争与资源匮乏,其‘国运’必将日渐衰微,甚至可能因利益冲突而自相残杀。届时,我大魏再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两国,岂非更有万全之胜算?此乃‘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之上策,恳请陛下明鉴裁断!”

曹睿听罢,觉得孙资所言亦有几分道理,遂将目光投向司马懿,问道:“仲达,孙卿此论,你以为如何?”

司马懿眼帘低垂,其“意”念深藏不露,缓缓奏道:“陛下,孙尚书所言,句句在理,实乃老成谋国之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非虚言也。臣以为,目前确实不宜大举伐蜀,当以固本培元,静待良机为上。”他心中自有盘算,深知诸葛亮北伐之心不死,与其主动进攻那“天府之国”,不如以逸待劳,利用关中险要地势,消磨蜀军“锐气”,更为稳妥。

曹睿见司马懿也如此说,便采纳了孙资的建议,下令司马懿分拨诸将,严守各处险要关隘,尤其要加强对秦岭一带“地脉节点”的控制,防止蜀军再次轻易渗透。同时,留大将郭淮、张合继续镇守长安,总揽雍凉军务,以防不测。随后,曹睿大赏三军,犒劳将士,这才心满意足地起驾返回洛阳。

再说孔明兵败之后,率领残部及数郡军民,退回汉中。他立刻下令计点各路军马损失情况,唯独不见赵云、邓芝所部归来,心中甚是忧虑。赵云乃军中“定海神针”,其“常胜之意”对蜀军士气至关重要,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他急忙派遣关兴、张苞二人,各引一支精锐骑兵,火速前往箕谷方向接应。

关兴、张苞正欲领命起身,忽有探马飞报,赵云、邓芝二将已率部安然返回,且阵中将士,一人一骑都未曾折损,所携带的粮草辎重、军械兵器,亦是秋毫无犯,完整无缺!

孔明闻报,大喜过望,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他立刻亲率帐下诸将,出汉中城迎接。赵云远远望见丞相车驾,慌忙滚鞍下马,抢步上前,伏地叩拜道:“末将等兵败而归,未能完成丞相嘱托,实乃败军之将,有何德何能,敢劳丞相远迎?”

孔明见状,急忙上前,亲手将赵云扶起,紧紧握着他的手,感慨万千地说道:“子龙将军言重了!此番兵败,皆是吾用人不察,错信马谡之过,与诸将军何干!各处兵马皆有败绩亏损,唯独子龙所部,竟能全师而返,一人一骑都未折损,这究竟是为何?”

一旁的邓芝连忙接口禀报道:“启禀丞相,此番撤退,末将奉命引大军先行。子龙将军则亲自断后,他独骑拒退数千魏军追兵,更阵斩魏将苏颙,立下赫赫战功!魏军被其‘龙威’所慑,无不闻风丧胆,故而不敢过分追逼,我军辎重粮草,方能丝毫无损。子龙将军之勇,真乃‘一身是胆’,其‘枪意’之凌厉,已臻‘通玄’之境矣!”

孔明听罢,更是惊喜交加,他紧握着赵云饱经风霜的手,赞叹道:“子龙将军,真虎将也!真乃我大汉之砥柱!有将军在,何愁天下不定!”随即,他命人取来黄金五十斤,赏赐与赵云,又取来蜀锦一万匹,犒赏赵云麾下将士。

赵云却坚辞不受,正色道:“丞相,此番北伐,三军将士并无尺寸之功,反而损兵折将,失地陷城,末将等皆有罪责在身,岂敢再受此重赏?若丞相反而受赏,岂非赏罚不明,乱了军纪?请丞相暂将此金帛寄存于库中,待到今冬岁末,再一并赏赐与众将士,以作御寒之用,方为妥当。”

孔明听了赵云这番话,不禁感慨万千,长叹一声道:“昔日先帝在白帝城临终托孤之时,常于吾面前盛赞子龙将军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子龙将军之‘忠义之气’,可昭日月!”于是,对赵云更是钦佩敬重。

正在此时,忽有军士来报,街亭败将马谡、王平、魏延、高翔四人,已回到汉中大营,正在帐外等候发落。

孔明闻言,脸色一沉,那股刚刚缓和下来的“喜悦之气”瞬间被一股肃杀的“军法之意”所取代。他先命人唤王平入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平面带愧色,入帐下拜。孔明面色严峻,厉声责问道:“王子均,吾当初命你与马谡一同镇守街亭,街亭乃我大军咽喉,干系重大。你既知马谡用兵有误,为何不据理力争,强行劝谏,以致酿成今日大错,失了如此紧要之地?”

王平伏地叩首,声音沉痛地答道:“启禀丞相,末将实已再三苦劝马参军,言明利害,力主在当道五路总口下寨,深沟高垒,修筑土城,稳固防守。奈何马参军刚愎自用,听不进末将之言,反而斥责末将动摇军心,固执己见,执意要屯兵于南山之上。末将无奈,只得自行率领本部五千兵马,离山十里,于水源之处下寨,以为策应。不想,魏军大举来攻,兵力数倍于我,将南山四面合围。末将虽引兵奋死冲杀十余次,皆因兵力悬殊,未能突入重围。次日,南山之上便土崩瓦解,降者不计其数。末将孤军难立,只得引兵去投魏文长将军(魏延)求救。不想半途之上,又被魏军主力包围于山谷之中,末将等奋死血战,方才侥幸杀出重围。待末将等回到本寨之时,营寨早已被魏兵攻占。及至赶往列柳城,又于途中遇到高翔将军,我等三人商议之后,决定兵分三路,夜劫魏寨,期望能出其不意,夺回街亭,挽回败局。然因探得街亭魏军大营空虚,末将心生疑窦,恐其中有诈,便登高远望,果见魏文长将军与高翔将军反被魏军伏兵重重围困。末将急忙领兵杀入重围,方才救出二位将军,与马参军等汇合一处。末将唯恐阳平关再有失,危及汉中根本,故而不敢停留,星夜急返,回守关隘。此非末将不曾劝谏马参军,实乃马参军一意孤行,不纳忠言所致。丞相若不信,可召集各部将校前来对质。”

孔明听罢,面色稍缓,命人将王平暂且带下。随即,又厉声喝道:“传马谡入帐!”

片刻之后,马谡身着囚服,反绑双手,踉踉跄跄地被押入帐中,一见孔明,便双膝跪地,叩首不起,脸上早已是泪痕满面,一股浓烈的“悔恨绝望之气”弥漫开来。

孔明见他如此模样,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但脸上却依旧寒霜密布,厉声喝道:“马谡!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历代战法!吾此次北伐,将街亭这等关系我数十万大军生死存亡的咽喉要地交付与你,更是再三叮咛告诫,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有丝毫大意!汝亦曾以全家老小的性命立下军令状,信誓旦旦,夸下海口!汝若能早听王平将军的忠言劝告,何至于有今日之败?如今,损兵折将,失地陷城,皆是你一人之过错!若不严明军纪,将你正法,吾有何面目统领三军?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先帝?汝今日自犯军法,休得怨恨于吾!你死之后,你家中的老母妻儿,吾自会按月供给俸禄米粮,好生照料,你尽管放心西去,不必再有牵挂!”说罢,猛地一挥手,厉声喝道:“左右!将此败军误国之徒,与我推出辕门之外,斩首示众!以正军法!以儆效尤!”

马谡闻言,自知死罪难逃,放声大哭,泣不成声道:“丞相待我恩重如山,视我如同己出,我又何尝不以丞相为父一般敬重!我今日所犯罪责,万死莫赎,实已难逃一死。只求丞相能念及昔日舜帝诛杀治水无功的鲧,却依旧重用其子大禹,终成治水大业的旧事,莫要因我之罪,而株连家人,我马谡纵然死于九泉之下,亦无怨无悔了!”说完,已是泣不成声,伏地痛哭不已。

孔明见此情景,亦是忍不住潸然泪下,他转过身去,不忍再看,挥泪道:“幼常,吾与你虽为君臣,情同手足。汝之子嗣,便如吾之子嗣一般,吾必会妥善照料,你无须再作此等嘱托!”

左右武士如狼似虎地上前,将早已瘫软如泥的马谡拖出辕门之外,眼看就要开刀问斩。正在此时,忽然从成都星夜赶回汉中的参军蒋琬,恰好路过辕门,见武士正欲斩杀马谡,大吃一惊,急忙高声喝止:“刀下留人!且慢动手!”随即,他匆匆闯入中军大帐,见到孔明,急忙叩拜道:“丞相,昔日楚国名将成得臣兵败城濮,被楚成王所杀,晋文公闻讯却反而额手称庆。如今,天下尚未平定,北伐大业刚刚受挫,正值用人之际,马参军虽有大过,但其素有智谋之名,若就此将他斩杀,岂不可惜了如此一位栋梁之材?”

孔明亦是满面泪痕,声音哽咽地答道:“公琰(蒋琬字)有所不知。昔日兵圣孙武之所以能够用兵如神,战无不胜,制胜于天下,其根本原因便在于他执法严明,赏罚有信。如今四方分裂,群雄并起,我大汉与曹魏之间的战事方兴未艾,正值关键时刻。若此时因私情而废弛军法,宽宥罪臣,将来又如何能够统领三军,号令将士,去讨伐强悍的国贼呢?马谡罪责深重,按照军律,理应斩首!”

蒋琬还想再劝,却见孔明态度坚决,其“执法如山”的“意”念已定,不容更改,只得默然退下。

须臾之间,帐外行刑的武士已将马谡血淋淋的首级呈献于帅案之下。孔明见状,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放声大哭起来,其状甚哀,令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蒋琬见状,上前劝慰道:“丞相,如今马幼常既已伏法,军纪得以严明,丞相又何故如此悲伤痛哭呢?”

孔明拭去眼泪,声音嘶哑地说道:“吾非是单单为马谡之死而哭。吾是想起先帝在白帝城弥留之际,病榻之前,曾拉着我的手,殷殷嘱咐于我:‘马谡此人,言过其实,平日里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并无真才实学,不堪大用,切不可委以重任!’如今街亭之败,果然应验了先帝的识人之明!我深恨自己未能洞察其奸,辜负了先帝的信任与嘱托,追思先帝的英明远见,因此才忍不住悲痛欲绝,痛哭失声啊!”

帐下大小将士,闻听孔明此言,无不感泣流涕。马谡被斩之时,年仅三十九岁,时为蜀汉建兴六年夏五月。

后人有诗叹曰: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之后,下令将其首级遍示各营将士,以申军纪。随后,又命人用丝线将其首级缝合于尸身之上,置办棺椁,厚礼安葬,并亲自撰写祭文,设案享祀,对其家小更是加意抚恤,按月供给俸禄米粮,丝毫不敢怠慢。

处理完马谡的后事,孔明便亲自草拟了一份表章,请求自贬三等,以承担此次街亭失利、北伐无功的罪责。他将表章交给蒋琬,命其返回成都,面呈后主刘禅。

蒋琬领命回到成都,入宫拜见后主,将孔明的表章呈上。后主刘禅拆开观看,只见表章上写道:“罪臣诸葛亮诚惶诚恐,叩首上言:臣本布衣庸才,才疏学浅,承蒙先帝三顾之恩,陛下托孤之重,叨居相位,窃弄威权,亲秉旄钺,总统三军,意图扫清寰宇,匡扶汉室。然臣德薄能鲜,不能以身作则,严明军纪,训示将士;临阵对敌,又心生畏惧,调度无方,以致有街亭违抗军令之大过,箕谷疏于戒备之失误。凡此种种,罪责皆在臣一人之昏聩无能,任人唯亲,授任无方。臣有识人之不明,更有处事之多暗。春秋之义,责在元帅。臣今职掌军国大政,理当为此败绩承担全责。恳请陛下圣裁,自贬臣官职三等,以彰显国法,督责臣之过失。罪臣亮不胜惶恐惭愧之至,俯伏于地,静候陛下发落!”

后主刘禅看完表章,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对左右侍臣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此次北伐虽未成功,但丞相亦已竭尽心力。丞相何故要出此自贬之言,令朕为难?”

侍中费祎出班奏道:“陛下,臣闻古之欲明其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治国理政,首重奉法守纪。法令若不能得到严格执行,赏罚若不能做到公正分明,又如何能够使万民信服,百官归心?丞相此次北伐失利,自行请求贬降,正是为了维护国法之尊严,彰显其勇于承担责任之高风亮节,此举甚为适宜,陛下理应准奏。”

后主刘禅素来信任费祎,听他如此说,便依从了他的建议,下诏将诸葛亮由丞相贬为右将军,但仍旧行使丞相的权力,照旧总督全国军马,便宜行事。并派遣费祎亲自带着诏书,前往汉中宣慰。

孔明在汉中接到诏书,平静地接受了贬降。费祎唯恐孔明心中因此感到羞愧难当,影响其“心志之气”,便上前道贺曰:“丞相,蜀中军民听闻丞相初出祁山,便连拔曹魏南安、天水、安定、西城四郡,皆是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深以为喜呢!”

孔明听罢,脸色一变,正色道:“费公何出此言?得而复失,与未得并无二致,反而更添羞辱!今番损兵折将,寸土未得,已是天大之罪过,公竟以此来‘祝贺’于我,岂非是故意令我难堪,使我羞愧无地自容么!”他此刻心中“自责之意”正浓。

费祎见孔明动怒,急忙又道:“陛下还曾听闻,丞相此次北伐,虽未全功,却也新得麒麟儿姜维姜伯约归顺我大汉,陛下龙颜大悦,以为此乃天降祥瑞,汉室中兴有望啊!”

孔明闻言,更是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案几,厉声道:“此番兴师动众,北伐中原,非但未能夺取曹魏寸土,反而损兵折将,丧师辱国,此皆乃我诸葛亮一人之大罪也!区区得一姜维,于魏国又有何损?难道就能弥补我军如此巨大的损失么?此等言语,休要再提!”

费祎见状,不敢再多言。帐下众将亦是屏息凝神,不敢出声。孔明平息了一下怒气,环视众人,沉声道:“昔日我大军屯兵于祁山、箕谷一带之时,兵力远胜于当面之魏军,然最终却未能一举击破贼寇,反而为其所败,落得如此狼狈下场。此中病根,不在于兵力之多寡,而在于为将者之无能,在于我诸葛亮调度无方,用人不当!今后,我意欲裁减兵员,精简将校,严明赏罚,深刻反思过错,痛定思痛,以求将来能够变通策略,找到克敌制胜之道。如若不然,纵然坐拥百万雄兵,又有何用?不过是徒增钱粮消耗,生灵涂炭罢了!自今日起,我希望在座诸位,以及朝中所有以国事为重之人,都能以国家大义为先,勇敢地指出我的过失,直言不讳地批评我的短处,如此,则北伐大业方有成功的希望,国贼曹魏方能早日被消灭,匡扶汉室之功,便可翘首以待了!”

费祎与帐下诸将闻听孔明此番剖心之言,无不为其博大胸襟与勇于担当的精神所折服,皆是心悦诚服,躬身行礼。费祎在汉中盘桓数日,见孔明虽遭贬降,却依旧精神抖擞,日夜操劳军务,丝毫不见颓唐之色,这才放下心来,辞别孔明,返回成都复命。

孔明坐镇汉中之后,痛定思痛,一面抚恤军民,发展农桑,积蓄钱粮;一面整顿兵马,严格训练,日夜演练攻城拔寨、渡水涉险之战术,并下令巧匠研发各种新式攻城器械与水战舟筏,积极储备各类军需物资,以为将来再次北伐做好充分准备。其“卧薪尝胆之意”激励着全军上下。

孔明在汉中厉兵秣马,准备再图北伐的消息,很快便被曹魏的细作探知,火速报入洛阳。魏主曹睿闻讯,不敢怠慢,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应对之策,重点征询平西都督司马懿的意见。

司马懿胸有成竹地奏道:“陛下,臣以为,蜀兵短期之内,断然不敢再轻易犯境。方今天时正值酷暑炎夏,‘火行之气’过盛,不利于大军长途征伐,蜀中将士多不耐酷热,诸葛亮必然不会选择在此刻出兵。倘若我军不顾天时,贸然兴兵,深入蜀中那崇山峻岭之间,彼军只需凭借险要地势,坚守不出,我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困难,锐气受挫,急切之间,断难攻下。届时,只怕又要重蹈街亭之覆辙。”

曹睿皱眉道:“倘若那诸葛亮不顾天时,再次领兵北上,侵我疆界,又当如何应对?”

司马懿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陛下放心,臣早已推算停当。诸葛亮此番若再来犯,必然会效仿昔日汉高祖麾下大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故计,意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臣已物色到一人,可派往陈仓古道之口,加固城池,严密防守。此人若在,纵然诸葛亮有通天彻地之能,亦休想越雷池一步。此人身长九尺,猿臂善射,箭术通神,且胸有韬略,深明兵法,其‘坚守之意’更是如磐石一般。若诸葛亮当真领兵来犯陈仓,此人足可独当一面,令其无功而返。”

曹睿闻言大喜,急忙问道:“爱卿所荐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司马懿朗声道:“此人乃太原人士,姓郝,名昭,字伯道。现为杂号将军,奉命镇守河西一带。其人虽名声不显,然‘气’沉丹田,‘意’凝如山,实乃不可多得之良将。”

曹睿从其言,当即下旨,加封郝昭为镇西将军,即刻启程,前往陈仓道口修筑城防,抵御蜀军。并派遣使者,携带诏书,星夜赶往河西传旨。

安排妥当防蜀之事,曹睿刚刚松了一口气,忽然殿外又有紧急军情奏报。却是扬州大都督、宗室重臣曹休上表,称江东鄱阳太守周鲂,心向大魏,不堪忍受孙权之暴政,愿率鄱阳全郡军民,归降大魏。并已派遣心腹之人,秘密潜入魏境,呈上降书,更详细陈述了七条可以迅速攻破东吴的机密事项,言辞恳切,力劝曹魏朝廷早日发兵,征讨江东。

曹睿闻报,龙颜大悦,立刻命人将周鲂的降书展开,与司马懿一同观看。

司马懿仔细看完,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抚掌赞道:“陛下,周鲂所陈七事,条条切中东吴要害,鞭辟入里,极有道理!看来东吴‘气数’将尽,当真是天助我大魏,一统天下之日不远矣!臣愿亲率一支精兵,前往扬州,相助曹休将军,共破孙权!”

正当君臣二人兴高采烈,准备发兵江东之际,忽然从朝班之中,闪出一人,朗声奏道:“陛下,万万不可轻信!吴人狡诈,反复无常,其言语断不可轻易相信!那周鲂素有智谋之名,深得孙权信任,岂会无缘无故,率郡投降?此举十有八九,乃是东吴诱敌深入之诡计,万望陛下三思,不可不防!”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身材魁梧,面容刚毅,身上隐隐透着一股“铁血煞气”的建威将军贾逵。

司马懿闻言,眉头微蹙,沉吟片刻道:“贾将军所言,亦不可不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然则,此等天赐良机,亦不可轻易错失。万一周鲂所言属实,我军却因迟疑而错失良机,岂不可惜?”他这番话,模棱两可,却又暗藏玄机,似乎也赞同出兵。

魏主曹睿沉吟半晌,最终决断道:“既然如此,仲达可与贾逵将军一同前往扬州,协助子文(曹休字)都督,共议军机。若周鲂真心归降,则当机立断,乘势进兵;若其果有诈,亦可早作防备,不至于陷于被动。”

司马懿与贾逵二人领了圣旨,辞别魏主,各自点起兵马,星夜赶往扬州前线。于是,曹休亲率扬州主力大军,杀气腾腾,直取东吴皖城;贾逵则统领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部兵马,从另一路进发,目标直指东吴阳城,意图从侧翼威胁东关;而司马懿则引自己本部精锐,另寻路径,直扑江陵,试图牵制东吴荆州方向的兵力。三路大军,号称四十万,旌旗蔽日,“伐吴之气”席卷东南。

却说东吴之主孙权,此刻正在武昌东关行宫之内,与文武群臣商议军国大事。他面色凝重地对众人道:“诸位爱卿,今有鄱阳太守周鲂,暗中上奏密表,称魏国扬州都督曹休,近期频繁调动兵马,似有大举入寇我江东之意。周鲂为保全江东,已定下诈降之计,暗中罗列了七条‘破绽’,引诱魏军深入我境。他言道,只要我军能预先设下埋伏,便可一举擒获曹休,大破魏军。如今,细作探得,魏军果然已兵分三路,大举来犯,其‘侵略之气’甚嚣尘上。不知诸位爱卿,有何高见可以退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飞予长安
飞予长安
关于飞予长安:开元二十三年,长安接连发生贵胄暴毙奇案,尸身皆现诡异青斑。现代法医沈予乔剖开死者喉管,竟发现失传百年的西域毒蛊,血色符咒指向大明宫深处。女县令李偃飞剑锋抵住她脖颈时,不知这胆大包天的医女正盯着自己耳垂——那里有枚女子才用的珍珠扣......
双蝶梦浮生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任小平猝死,却意外赶上了穿越的时空火车好消息:住豪宅,穿华服,奴仆成群。坏消失:有个叫貂蝉的姐姐和一个叫吕布的姐夫更坏的是:目前他,人在小沛哦豁,再有几年吕布就嗝屁了,他这个小舅子还能落的好。任小平此时很忧愁,就吕布这经常不听话的莽夫,陈宫都带不动,他不觉得自己就能为吕布逆天改命。哎,等等!任小平突然发现,吕布这娃,似乎,好像,是一个‘耙耳朵\’呀。身为耙耳朵之省长大的男孩,没有谁比他更懂耙耳朵
乡间小路
三国野史!
三国野史!
关于三国野史!:东汉末年,天崩地裂,黄巾席卷,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降临。这不仅是王朝的崩塌,更是一个武道法则取代礼教秩序,黑暗力量悄然滋生的血色年代。在这个世界里,英雄们的力量源自对天地之“气的掌控和对个人“意的锤炼。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可凝成“煞气,助长功法威力,却也侵蚀心智。曹操的“霸者之意睥睨天下,却难掩对力量的无限贪婪;刘备聚拢“仁德之气,但也需在黑暗现实中挣扎求存;孙氏则凭借江东水脉修
天字第一等
四合院之胎穿1937
四合院之胎穿1937
关于四合院之胎穿1937:因为一次车祸,我胎穿到1937年,在我9岁时,我被父母送到了四九城一个堂舅舅家里。从此在四九城生活。等再次与母亲相见时就是北平解放了。(有一个小空间,但是很少用到。小空间只有在困难时期有作用。)
砖石的心
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创业吧!刘邦:咸阳宫阙似铁笼,苛政如虎噬人心;沛县街巷起风雷,草根似火燃豪情。当暴秦化作吸血的“大秦集团”,层层KPI压弯脊梁;刘邦变身最野CEO,熊熊壮志照亮征途。樊哙为社保焦头烂额,恰似热锅蚂蚁;萧何攥桦皮辞职信,宛如离弦之箭。县令抛出“吃土入职易,脱身吐狗肉”的霸王条款,众人忍无可忍。县衙里离职单纷飞如雪,打工人怒吼震破云霄,毅然转身投奔起义新途。这是一场以脑洞为剑、勇气为盾的江山创业战,
李京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