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野史!

第27章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野史!》最新章节。

却说曹操帐下诸将,除张辽与徐晃能感受关云长那股锋锐而浩大的义绝之意并深怀敬服外,余者虽多半折服于其显圣大成的武道威压,却仍有异议。尤其是蔡阳,此人修习煞气为主的兵家武道,性情刚烈嗜杀,对关云长那种清澈纯粹的意本能地感到排斥,今日听闻他辞行,便欲追赶,以绝后患。

曹操并未抬头,目光落在舆图上,似是在推演着新的战局,然而一股比官渡战场的怨煞更具穿透力、复杂难测的奸雄之意却缓缓释放,压制住了蔡阳蠢蠢欲动的心神。

“他去得磊落,真丈夫也。你们都该学他这种来去明白。”曹操的话语平淡,却仿佛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力量。他是在赞扬关羽的品德,却也是在用自己的“意”向属下宣告他的决策不容更改。

程昱那双睿智而阴冷的眼中闪烁着权谋的光芒。他的心法修持有成,能更敏锐地捕捉到环境中气与意的流转。此刻他感应到,虽然曹操言语推崇,但在其“奸雄之意”的最深处,蕴藏着对这份脱离掌控的潜在杀机。“丞相待关某恩重如山,如今他挂印封金,连正式辞见都不愿,仅凭片纸告别,此乃蔑视钧威,其罪难容!”程昱的声音像是浸透了寒霜,“放他归刘备,无异于放虎归山。此刻不斩草除根,后患无穷!”程昱的“意”中透着股冷厉的狠绝,那是历经无数算计与杀伐洗涤出的实质化恶意。

曹操终于抬眸,眼中没有波澜,仿佛方才那些复杂的“意”只是幻象。“我既已许诺,怎能失信于天下?!”他沉声道,一股威严磅礴而出,直接镇压了程昱的反对之声。他说“失信于天下”,但程昱感知到的是另一层“意”——在掌控力量、实现野望的过程中,信并非绝对桎梏,而是一种更高级、更能收买人心、更利于长远图谋的手段。对关羽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尊重,即使其心系旧主,反而更能彰显他的度量,为未来留下更多可能,也更容易吸引天下那些重视名节的士人。这便是曹操“奸雄之意”的可怕之处——它能将道德化为工具,将名望转化为无形的力量。

“况且,他们各为其主,杀他于此时,损吾大义之名,反失大益。”曹操的话是对他内心真实“意”的某种解读——杀关羽划不来。他遂阻止追杀,转头对张辽道:“文远,关云长此人,贪财好利者多,但视金钱如粪土、爵禄不能动其心志的,吾平生仅见。如此人物,即便不能为我所用,我也深敬之。”曹操此刻释放的敬意并非全然伪装,其中夹杂着欣赏,但更深层的,是一种征服欲的暂时转向——无法征服此人归我,那便将其留在天下义的丰碑上,映衬我权变的光辉。他接着道:“他走不远,我去送行,赠予路费与征袍,全一番情面,亦是为日后留些念想。”最后一句的念想,意义含糊,却令程昱眼角微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曹操的“意”里藏了太多的后手。

张辽领命而去,他的意相对单纯,是对强者的认同,以及与关羽私交的维系,此刻领命前行,带着三分真诚与七分好奇——想再见一面那位即便在自己主君的阴影下,其“义绝之意”仍能如烈火般耀眼的人物。曹操则引数十骑缓缓随后。

却说关云长胯下赤兔马,乃是得蒙大汗之物,内蕴一股驳杂而磅礴的“奔腾之气”,原该日行千里,势如流光。但为护卫身后搭载着两位夫人的车仗,他强行以内劲和“意”约束赤兔的奔速,按辔徐行。他体内激荡着一股离别前的澎湃之“气”,那是混合了对曹操恩义的矛盾、对嫂夫人的守护、以及对刘备重逢的渴望,更有强行收敛赤兔奔放之性带来的反冲。

身后骤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伴随大喝:“云长且慢行!” 关公勒马回头,眸光如电。见张辽拍马而至。他命车仗继续前行,自己则勒住赤兔,左手按定青龙刀柄——那柄饮血无数的神兵此刻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戒备,低声嗡鸣,其内蕴藏的煞气隐约流转,仿佛一条蓄势待发的青龙。“文远莫非欲追我回?” 关公的声音带着一股刀锋般的凛冽,问询中蕴含着一丝冷硬的挑战意味,那是他的“义绝之意”在对外物的警戒反应。

张辽已到近前,感受到关羽刀尖处传来的寒意和压迫感,连忙拱手,神色复杂:“非也。丞相知兄长远行,特来相送,令某先来请住驾,别无他意。”

关公眼中闪过一丝不信任,他的意在感知张辽的言语,也感知着更远处缓缓接近的那数十骑。“便是丞相铁骑亲来,吾亦愿决一死战!” 他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张辽所说,更是他强大的意外放,无声地传向后方正在接近的曹操,像是在警告又像是在宣告:我的决心,任何武力都无法阻拦。他立马于桥上,身形不动如山,只有那股凛冽的“意”随着周遭环境的风与气弥散开来,警惕地捕捉着任何恶意的涟漪。

很快,曹操引数十骑飞奔而至。在他身后,许褚、徐晃、于禁、李典等虎将随行。这些皆是身负强大武艺和各自独特意的曹营精锐。曹操勒住马匹,众将左右散开,在他下令的那一刻,每个人的“意”与“气”都得到了收敛,没有像行军或厮杀时那般外放。

关公的意扫过众人,确认他们手中没有兵器,这才略微放下心头戒备——但在曹操这个变数面前,他的“义绝之意”依然紧绷。“云长行何太速?”曹操开口,声音显得关切而温和。

关公在马上欠身答道:“关某曾禀过丞相,今故主在河北,岂容某不速去?累次造府不得参见,故留书告辞,封金挂印,尽数纳还丞相。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他的“意”透过这番言语表达,字句中都蕴含着他重信守诺的坚决,似乎是要以自身的义来呼唤、甚至强行映衬出曹操言语中的“信”。

“吾欲取信于天下,安肯有负前言?”曹操哈哈一笑,笑声爽朗,但在关羽的感知中,这笑声下隐藏着更深的,如同深渊般的“意”,复杂难明。“恐将军途中乏用,特具路资相送。”

随行一将上前,从马上托过一盘黄金。金光晃眼,但关羽的义绝之意使其对此等外物毫不动容。他感受到这盘黄金中流淌的仅仅是俗物之气,没有任何足以动摇他意的力量。“累蒙恩赐,尚有余资。留此黄金,可赏将士。”他不是谦逊,而是实话,也仿佛是在用自身高洁的意来映衬黄金的卑微。

曹操依然微笑着,仿佛看透了关羽的心思,又像是毫不在意他拒绝黄金,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并非黄金。“特以少酬将军万一之大功,何必推辞?”

“区区微劳,何足挂齿。”关公语气坚定。

曹操笑了笑,那笑容似乎又带着一丝叹息,像是一个真心折服的求贤者,又像是一个高深莫测的猎人。“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长留。”他那庞大的意似乎在此刻释放出一丝遗憾的情绪,真实得令人难以辨别真伪。锦袍一领,略表寸心。”他示意身边将士捧袍上前。

一位将士下马,双手捧着一件鲜亮的锦袍走来。锦袍本身并无异样,但关羽那凝练至极的意却感应到,这件看似无害的袍子上,似乎沾染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印记,并非有害的煞气,却像是一种无形的牵引,或者说是曹操个人强大意的某种遗留或标记。他无法确定其用处,但直觉告诉他不可掉以轻心。关公心下生疑,保持警惕,没有下马亲接,而是青龙刀尖微挑,准确地勾住锦袍,将其抖开,随刀尖一甩,锦袍轻巧地披挂在了他的肩头。这动作本身,既是他警觉性的体现,也仿佛是将曹操意图留在锦袍上的“印记”借由神兵与自己的意过滤、甚至消解了一番。

做完这一切,关公这才勒转马头,朝着曹操一行遥遥拱手道:“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 这句话的背后,是强烈的义绝之意所带来的信心与期盼——他确信与刘备重逢后,终有一日会在沙场上与曹操光明正大地相会。他催马下桥,不再停留,向北疾驰而去。

许褚眼中闪过一丝杀机,他性情暴躁,自身武道更是以怒意催发强力,方才感受到关羽那强烈的义绝之意对他形成了压制,此刻见其行事傲然,更是不忿:“此人无礼太甚,何不擒之?!”他体内的“狂暴之意”隐隐浮现,令周遭空气都紧张了几分。

曹操并未动怒,反倒轻描淡写地一拂袖,无形的“意”压制住许褚暴走的冲动:“他孤身一人一骑,吾数十余人具甲,如此相送尚且如临大敌,他安得不疑?再说,吾既言出,岂能追悔!言而有信,才可取信于人,用信钓人。日后,自有相会之时。”他看似在解释,实则再次重申了他复杂的行事逻辑:杀与不杀,何时杀,皆取决于如何对他的“意”和他的霸业最有利。

曹操自引众将回城,一路之上,他的“奸雄之意”时而流露出一丝对关羽那种纯粹而坚韧“意”的思考,时而又被对河北局势的推演所取代。关羽,这颗闪耀着义光的棋子,在他眼中,终究也只是天下棋局的一部分。

再说关云长快马赶上两位夫人和车仗,同行约三十里,心头涌起一丝不妙的感应——那是基于“显圣”境界对周遭气的预判,感应到前方人流涌动异常。催马加速寻觅,却见远方山头有人高叫:“关将军且住!”

关云长举目望去,只见一年轻人,一身醒目的黄巾装束,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一颗尚在滴血的人头,正引着百余步卒疾驰而来。那人身上的气驳杂混乱,带着明显的黄巾印记,是标准的太平道余孽的气息。其周遭百余人亦是如此,行动间透着一股未经雕琢的悍勇和混不吝的煞气,与正规兵家武道不同。

“汝何人也?身上为何有此浊气?”关公勒马持刀,问话直接,也带着一丝压迫,那是在用自身的“义绝之意”去衡量对方的“气”的底色。

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他的“意”虽不如那些江湖老油条般深沉,但关羽也能感知到一丝属于这个乱世边缘人物的生存挣扎。“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廖化并未隐瞒,直接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和生计,仿佛在等待判决。他的部下在一旁列队,不少人手中兵刃染血,眼中带着饥饿与劫掠后的麻木或兴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散乱的、源于生计的煞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恰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位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廖化叙述着,“杜远出言不逊,已被某所杀。”说着,他指向马项下悬着的那颗人头,“今献头与将军请罪。”他身上没有太平道那种特有的诡谲或狂信之意,更多的是一股身处乱世、无奈落草的边缘人气息,以及某种朴素的是非观或对强者的敬畏。

关公感受到廖化身上驳杂之气中,并未蕴藏对两位夫人的真正恶意,遂问道:“二位夫人何在?”

廖化连忙答道:“现在山中,我已命人火速迎下山。”

不移时,百余黄巾打扮的人簇拥着那辆车仗前来。看到二位夫人安然无恙,关公那紧绷的义绝之意方才略有放松。他下马,收刀,在车前叉手问候:“二嫂受惊否?”他的姿态谦卑而恭敬,仿佛在战场上斩杀万军的并非他本人,而是将自身强大的力量全部收敛起来,只留下作为人子、人弟、人臣的那份纯粹情感。

两位夫人从车上下来,形容惊慌,但神色总算安定:“若非廖将军保全,已被杜远那恶贼所辱。”

关公询问左右,得知杜远竟然企图将夫人瓜分给自己与廖化为妻,廖化在得知夫人身份后加以阻止,最终杀了杜远。关公这才认真审视廖化,见其面上带着未散的杀气和决然,这份杀伐固然来自黄巾余孽的生活方式,但能果断杀了同伙保护无辜的人,说明其本心未被乱世彻底吞蚀,或是感受到了来自刘备的两位夫人身上无形的“正气”光环,以及预感到招惹护卫她们的关云长会有何等恐怖的后果。

关公乃郑重拜谢廖化:“壮士此番仗义,关某铭记于心。”这份感谢带着他强大的意的认同,分量十足。

廖化感动之余,表示愿以部下人马相送。然而关公那辨别气与意的敏锐直觉告诉他,这些黄巾余党身上的驳杂之气和随意的“意”与自身以及夫人们格格不入,长伴左右恐生变数。这份力量虽可用于生存,却不是可以信赖的伙伴。“蒙壮士厚意。只是此去路径,关某一人足矣。”他谢绝了廖化部下相送。廖化又欲赠送金帛,关公亦不纳。他的“义绝之意”自有其对俗物的超然态度,更不可能收取带着劫掠之“煞气”得来的财物。

廖化深感敬服,再次拜别,自引部下投山谷中去了。关公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无波,这个乱世就是这样,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气和意挣扎求生。

云长遂将曹操赠袍一事告之二嫂,言辞间省略了其中的警觉,只道是丞相的情义。他催促车仗加速,至天晚,投宿一村庄。庄主出来相迎,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眼中带着乱世下幸存者的警惕与一丝阅尽沧桑的平和。

老者见关公形貌不凡,气度沉稳,却按刀护卫在车旁,显得十分谨慎。他行礼问询:“敢问将军尊姓大名?”

关公下马施礼回应:“吾乃刘玄德之弟关某也。” 在这普通老者面前,他收敛了武道的锋芒,只以身份相告。

老人闻言,浑浊的眼中爆发出精光:“莫非是斩颜良、文丑的关云长?”老人似乎感受到了一股来自这个名字背后强烈的武将之意,即便关羽此刻并无释放,那份印在沙场上的赫赫凶名仍足以震慑人心。

公点头:“便是。” 简单二字,带着无需多言的肯定,一股经历过绝境搏杀的“煞气”即便内敛,也让老者感受到了其重量。

老人大喜,先前那点警惕顿时烟消云散,流露出久违的善意与敬重:“闻名已久,今得亲见,三生有幸!” 他快步上前,欲请关公入庄款待。

关公指了指身后的车仗:“车上还有两位夫人。” 在这个视女子如货物的乱世,他对两位嫂夫人的保护和尊重,即使是一个陌生的老者,也能清晰地感知到那份与众不同的“意”——不是冷酷的责任,而是发自内心的敬爱。

老人明白,连忙唤妻女出迎。二夫人至草堂上,关公依旧如最严谨的护卫一般,叉手笔直地立于两位嫂夫人侧后。老人请公上座,公仍拒绝,姿态恭谨得令人动容:“尊嫂在上,安敢就坐!”他将礼法与情感融合入自己的意中,让这礼让不仅仅是规矩,而是一种强大的、令人无法抗拒的尊敬。

老人于是命妻女请二位夫人入内室歇息款待,自己则在草堂设宴款待关公。宴席间,老人讲述乱世中的见闻,谈及自己曾是桓帝时的议郎胡华,因时局混乱,致仕归乡。他提起自己的小儿胡班,如今正在荣阳太守王植手下任从事。“将军若从荥阳经过,望能将我这封家书带与小儿,使其得知老朽尚在人间。” 胡华的语气中带着乱世中为人父的担忧,这份血脉相连的亲情之意,在关羽那感知人间各种“意”的领域里显得格外真切。关公应允,他的“义绝之意”也包含了对这类淳朴情感的共鸣与守护。

次日清晨,关公请二嫂上车,从胡华手中接过书信,告别老庄主,继续北上,目标直指洛阳。

行至前方,矗立着一关,名曰东岭关。把守关隘的是孔秀,一位恪尽职守的将官,麾下五百军兵。孔秀身上的气与意显得僵硬而缺乏变通,仿佛严格依照律令铸造出的机器,缺少人性的柔韧,或许是过度严守法度导致其“意”趋向于死板。当日关公押车上岭,军士报知孔秀。孔秀出关相迎,见关公威风凛凛,自带一股不可侵犯的“显圣”威压,心中微凛,但并未显露。

关公下马,与孔秀见礼。孔秀问:“将军何往?”

关公答:“辞了丞相,欲往河北寻兄。”他平静地说出自己的目的,并未多做解释,他认为自己的“意”已足够分量。

然而孔秀那刻板的意并未被关公的义绝所感化,他只认死规矩:“河北袁绍,乃丞相死敌。将军此去,定然持有丞相亲笔文凭?”他语气严肃,仿佛只要没有文凭,任何强大的武者都只是触犯法规者。

关公微微皱眉,周身气息开始紧绷:“行期匆忙,不曾讨要。”

“既无文凭,某必须差人快马禀报丞相,获允后方可放行。”孔秀固执地说。他的“意”变得更硬,透出拒绝与不容变通的死气。

关公那强烈的“义绝之意”感受到了这种不容自己忠义之行存在的障碍,心中怒气渐起,他的“气”在体内奔涌:“待你禀报,吾兄不知已身在何方!你是不肯容我过关吗?”语气中带着一股难以遏制的沉重压迫感。

孔秀似是感知到了关羽的怒意,但其僵硬的“意”未能屈服,反倒因害怕承担责任而变得更为顽固,竟然脱口而出:“汝要过去,留下车仗与家眷为质!”

此言一出,无异于触犯了关公最大的逆鳞。两位嫂夫人乃刘备最亲之人,亦是他此行必须守护的唯一目的!他“义绝之意”中那份对兄长与兄嫂的守护之情骤然爆发,瞬间充盈整个东岭关!关公猛地抬手,青龙刀划出一道冰冷的弧线,其势沉重而凌厉,蕴含着磅礴的“显圣”杀意!孔秀惊觉,他那死板的“意”在感受到这股绝世的杀机时,第一次尝到纯粹的恐惧。

孔秀狼狈后退入关,惊慌鸣鼓聚兵,披挂上马,杀下关来。他不再顾忌什么文凭法度,只想将眼前这个散发出恐怖气息的男人格杀!“汝敢过去么!”他嘶吼,试图以自己的悍勇之“意”抵抗关羽那铺天盖地的压力。

关公根本无需废话,他那“义绝之意”与神兵的“青龙煞气”融合,爆发出惊世一击!约退车仗后,赤兔马如电射出,关公单臂擎刀,其力量、速度、杀意都凝聚在这一刀之上。没有试探,没有多余的动作,仅仅一合!钢刀呼啸斩落,势无可挡!

刀光亮起处,孔秀来不及释放一丝自己的“意”,甚至没能感觉到疼痛,其身体连带马匹便被那可怕的刀刃带着无可匹敌的煞气生生劈开,血肉模糊地落于马下。他的“意”和“气”溃散得无影无踪。

周围的士兵见主将仅仅一刀便化为肉块,瞬间肝胆俱裂,“气”与“意”被震慑,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关公并未追杀,他的目的只是通过此关,那些普通士兵的生命不在此行要完成的“义”的范畴内。“军士休走!”他喝止众人,声音洪亮如雷霆,“吾杀孔秀,不得已也,与汝等无干。借汝等之口,转告曹丞相:孔秀不识义理,欲害我主妇,故此杀之。”这句话,不仅是对士兵们说,更是他再一次以“义绝之意”发出的宣言——告知天下人,他所行的,乃是堂皇大义。

众军被关公身上散发出的磅礴“义”与压迫感所摄,纷纷拜伏于地,连反抗之心都不敢有。关公即请二夫人车仗出关,径往洛阳。

东岭关发生的血腥一幕早有幸存的士兵飞报洛阳太守韩福。韩福与东岭关守将孔秀乃是儿女亲家。听到这个消息,韩福震怒与惊惧交织。他聚集众将商议。韩福本身的“气”并不强,依赖其位置积攒的“势”与手下兵力的支撑,但面对关羽这种层面的“显圣”武者,那点“势”显得如此脆弱。

牙将孟坦修习旁门的“欺诈之意”,善使一些暗算之法,他献计道:“既无丞相文凭,关羽此行定是私逃,若不阻拦,我等皆有罪责!”他的“意”中透露着对规矩的钻营与对利益的追逐。韩福感受着孟坦的“意”,与自身畏罪心理共鸣,心生一计。“关羽虽勇猛,曾斩颜良、文丑——”提及这两位当年在曹营中何等强大的人物,韩福的声音都带着忌惮,仿佛能感知到颜良、文丑残留在那恐怖刀势上的强大“武之意”。他接着道:“力敌不可为,但可以智取!”

孟坦眼中闪过一丝狠戾:“某有一计:先以拒马拦住关口,待他车仗抵达,某引兵与他交锋,佯装败退,诱他追赶。大人可隐蔽身形,放冷箭射他!若关羽坠马,我们合力擒之,送往许都,必得重赏!”这便是赤裸裸的利益驱动,以及对非正面对抗、依靠阴谋取胜的“心法”应用。

韩福的“意”被孟坦的计划打动,觉得此计可行性高,胜过螳臂当车。他采纳了建议。双方商议停当,随即接到报,关公车仗已近。

洛阳关隘被层层鹿角拦死,仿佛一座囚笼。韩福亲自上阵,手持弓箭,率一千人马列于关口,明知对手恐怖,却硬着头皮问道:“来者何人!”他声音颤抖,其“意”流露出恐惧。

关公立马于车仗之前,一身血袍在风中飞舞,气势撼人,仿佛带着先前杀戮所沾染的“煞气”凝成的血色光芒。“吾汉寿亭侯关某,敢借贵关通路。”他平静地说,语气中带着一股命令式的压迫,这是属于强者的,不需要解释或乞求的“意”。

“有曹丞相文凭否?!”韩福厉声问,试图以规矩的外衣掩盖自身的恐惧。

“事出仓促,不曾有得。”关公回应简洁。

“吾奉丞相之命,镇守此地,盘查奸细。既无文凭,便算私逃!”韩福的声音因为色厉内荏而显得尖锐。他想将关羽逼入无法退让的境地。

关公的眼神陡然冷厉下来,仿佛能冻结空气。他的“义绝之意”化为无形的威压,笼罩了韩福。在洛阳城外这片古战场残留有微弱“怨煞”的地方,他的杀意似乎变得更重。“东岭关孔秀,已死于我刀下!你韩福,也想寻死?”他提起了之前那场单方面的屠杀,试图以杀戮的恐怖来瓦解对手的意志。

韩福本已心惊,此刻被关羽森冷的杀意与提起的死亡阴影笼罩,其“意”濒临崩溃,大喝道:“谁能与我擒杀此獠!”

孟坦深知计划不可变,强行压制住心底的颤抖,纵马出列,手中双刀寒光闪闪,向关公冲来。他的“意”中夹杂着破釜沉舟的疯狂,试图通过假意进攻来诱使关羽追赶。关公略退车仗,拍马迎上。他对孟坦那蹩脚的伪装看得分明,孟坦身上的“意”摇摆不定,绝非一心一意要与他拼命。但他配合了这虚假的追击——也许是因为察觉到了潜藏的杀机,想将其逼出来一并解决,又或者只是觉得这个层次的对手,不值得他浪费精力。

两马相交不过三合,孟坦果然拨马佯退,朝着韩福所在的鹿角处疾驰。他自以为算无遗策,不想赤兔马速度奇快,关公更是紧随其后,瞬间便追到了孟坦身后。关公眼神一凛,青龙刀带着沛然的“煞气”,划出一道斩破虚空的弧线。

孟坦那算计人心的“意”在死亡瞬间感应到身后无处不在的致命寒意,想要扭身,但迟了!一刀,快到难以置信,只听金铁交击的撕裂声和人体被生生剖开的恐怖声音交织在一起,孟坦连人带马被劈成两段,血雨混合着内脏的“煞气”冲天而起。他扭曲的“意”消散在血雾之中。

关公勒马回转,身上的血袍仿佛更鲜红了几分。就在此时,韩福趁机闪身而出,弯弓搭箭,一抹带着恶意和恐惧的“意”锁定关公!弓弦崩响!那箭矢并非凡物,或许浸染过某种毒液,或者凝聚了韩福孤注一掷的“怨恨之意”,其上萦绕着一缕阴森的绿光,以极快的速度射向关羽左臂!

箭头精准地命中!关公只觉得一股阴冷刺痛的感觉沿着箭簇蔓延,体内“正气”仿佛被某种不祥之物短暂地阻滞。但这痛苦只让他体内的“义绝之意”爆发得更加彻底!他发出野兽般的低吼,竟是强行抬起手臂,用嘴死死咬住箭杆,“咔嚓”一声,将箭簇从肌肉中硬生生地拔了出来!鲜血登时喷涌而出,染红了左臂。

然而,这份伤痛非但没有削弱关羽,反而激起了他“显圣大成”武道中最原始、最狂暴的力量!他不再压制自身,任由“义绝之意”裹挟着惊人的“气”和神兵的“煞气”轰然炸裂!赤兔马感受到了主人的决然,发出一声长嘶,四蹄仿佛踏裂大地,以无可阻挡之势冲向鹿角!

韩福惊恐地看着身披血光冲来的关羽,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那股恐怖的“意”与“煞气”已完全锁定了他。他仓皇转身,试图逃跑。但他那点微薄的“气”如何逃得过“显圣”层次的速度!关公飞驰而至,周身磅礴的杀意已经实质化,如一道血色的龙卷风!众军惊骇奔逃。韩福还未跑出几步,关公手中刀光一闪!带着斩颜良、文丑时那种不可逆转的决意!

下一刻,令人头皮发麻的骨肉撕裂声传来。韩福甚至没来得及发出惨叫,连头带肩,齐刷刷地被斩落于马下,他的“意”也随之烟消云散,尸身重重摔落在鹿角之下。

关公身上的伤口汩汩冒血,但他仿佛感受不到痛,仅仅以佩带的丝帛粗暴地束住伤口,杀散剩余吓破胆的军士,保护着二位夫人的车仗冲出了洛阳关,留下身后一片血腥与恐惧凝聚成的、令人窒息的“怨煞”。

割帛束住箭伤后,那箭伤带来的阴冷刺痛仍在持续,仿佛有股残留的“怨煞”或毒素侵蚀着伤口,让他无法心安。在这混乱而充满恶意的道路上,他不敢耽搁,强忍着疲惫与疼痛,连夜催促车仗,投奔汜水关。

汜水关的把守将乃是并州人氏,姓卞名喜,原是黄巾余党,精通流星锤之法,后因形势所迫投靠了曹操,因其凶悍被调来镇守此关。卞喜虽然投靠曹操,但他骨子里残留着黄巾贼的那种草莽和信奉“天公”力量的混乱烙印。他的“气”驳杂,夹杂着黄巾余党独有的“妖气”,其“意”更是充满阴诡和不择手段的黑暗。他听说关羽一路血腥杀来,自知硬拼不是对手,遂心生歹计。

汜水关前的镇国寺,并非纯粹的佛门清净地,它立于关前这处自董卓西迁后便残留有屠杀和死亡“怨煞”的地方,环境本身便阴郁扭曲。卞喜选中此处,将其作为陷阱。他秘调了两百名心腹刀斧手,潜伏在寺庙回廊与佛像壁衣后,计划引诱关羽进入,然后以击盏为号,乱刀将其砍死。他的“意”中流露出对自身手段的得意和对生命的轻蔑。

一切安排停当后,卞喜领兵出关,笑容满面地迎接关羽。他身上披着官将的制服,试图掩盖他内心深处的阴诡之意与底层的黄巾浊气。“将军名震天下,谁不敬仰!今弃曹归刘,足见忠义!”他的言辞冠冕堂皇,但关羽那敏锐的“意”立刻捕捉到他笑容下的虚伪和热情中的恶意。卞喜的“气”不对劲,那种藏在皮相下的混乱和黑暗感,让关羽直觉这并非一个正直的守将。

关羽述说了自己在东岭关和洛阳杀人的不得已。卞喜连声附和:“将军杀之是也。等见到丞相,某必代将军辨明缘由!”他的话语更加热情,想要打消关羽的疑虑。

关公看穿了卞喜拙劣的表演,但并未立刻翻脸。他想知道这厮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也想借机查探汜水关是否还有更深的陷阱。于是,他面上配合地显露出“欢喜”之色,与卞喜一同策马上前,跨过了汜水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关于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刘长宁穿越到古代成为一介小卒子,发现可以在古代和现代来回穿越,在拥有一整个现代世界的资源情况下,他完全改变了古代世界的生活。防身手电筒是机关器,平板电脑是宝镜,肯德基炸鸡、可乐、牛奶、啤酒等各种零食小吃和现代高科技产品,都可以“带货到古代去卖上一个高价。
花花爱吃大虾
从成为悍匪开始
从成为悍匪开始
陆云川意外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边塞,为了在乱世中求存,带着一批逃兵上山当了土匪。从此招兵买马,修建壁垒,火并匪寨,合纵连横,周旋列国……且看他如何从一个鸟不拉屎的山头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做大做强,继而走向权力巅峰,书写波澜壮阔的人生!
雪中红
四合院之胎穿1937
四合院之胎穿1937
关于四合院之胎穿1937:因为一次车祸,我胎穿到1937年,在我9岁时,我被父母送到了四九城一个堂舅舅家里。从此在四九城生活。等再次与母亲相见时就是北平解放了。(有一个小空间,但是很少用到。小空间只有在困难时期有作用。)
砖石的心
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
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
男人意外穿越女儿国,还喝了子母河的水怎么办?在线等,急!……岳燃在家大扫除,意外发现了个能穿越古今的玉佩。玉佩自成空间,另一端连接着个历史从未有过的国度——女儿国。女儿国中无男丁,他一到,便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土匪绑票、大臣惦记、皇帝倾心,简直不要太自在!
庚金丁火
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一句话简介:李枫意外获得了短视频通古代系统,只要刷视频就能赚钱。于是,各种各样的短视频被同步到了古代。刷曹丞相是直流口水。刷历代君王表示我朝才是最强!刷各个位面的慈喜是一个绷不住竟然活活羞愧而亡。刷那些前仆后继的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刷怒斥:我意见是枪毙!刷到最后,系统突然告知,李枫能将古代人传送到现代体验人生!紧接着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来了......
喜欢柠檬的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