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最新章节。
“具体说说,”赵桓靠在软枕上,声音虽然依旧虚弱,但眼神已经恢复了锐利,“金贼撤退的情况,各路援军的安置,还有……城内。”
张望不敢怠慢,连忙将赵桓昏迷后这一日夜发生的事情,详细禀报了一遍。
金军确实是全线溃退,丢弃了大量的辎重、伤兵,甚至连“开山太岁”的残骸都没来得及拖走。溃退途中,又遭到韩世忠、种师中等部的衔尾追杀,损失惨重。据初步估计,此次汴京之战,金军伤亡和被俘者,至少在三万以上!可谓是元气大伤!
各路勤王援军也已陆续抵达,韩世忠、种师中、折彦质等主要将领已经入城觐见过(虽然官家昏迷),目前由李纲和兵部统一协调,正在城外扎营休整,并负责追剿金军残余,恢复京畿秩序。
城内,在大清洗和官家昏迷的双重影响下,反而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宵禁依旧森严,但粮价已经开始回落。之前被“劝捐”的权贵富户虽然心有余悸,但也庆幸保住了性命和大部分家产。而普通百姓,则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官家的无限崇敬之中。
只是……
“只是……”张望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顿,脸上露出一丝迟疑。
“说。”赵桓看着他。
张望咽了口唾沫,低声道:“只是……福宁宫那位……在您昏迷期间……‘病势’加重……于昨夜……‘薨’了……”
听闻此言,赵桓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那双刚刚恢复了些许神采的眸子,瞬间又变得幽深如古井。
他没有问是怎么“薨”的,也不需要问。张望是他的心腹,是他最信任的内侍,有些事情,不需要言明,只需一个眼神,一个暗示,便已足够。
“知道了。”赵桓的声音同样平静,听不出喜怒,仿佛只是得知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缓缓闭上眼睛,掩去了眼底那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有解脱,有冷漠,甚至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属于这具身体原主残留的、极其微弱的悲哀。
但那情绪很快便被更强大的意志力碾碎、驱散。
赵佶死了。那个曾经的大宋天子,那个沉溺艺术、断送江山的“上皇”,那个在围城之际还想着割地求和、甚至可能暗中勾结外敌、意图不轨的父亲……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他赵桓真正掌控这个风雨飘摇帝国的开始。
寝宫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张望低垂着头,恭敬地侍立在一旁,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等待着官家下一步的指示。
他知道,太上皇的死,绝非小事,后续的处理,关乎朝局稳定,关乎官家的声名,更关乎他这位“经手人”的未来。
过了许久,赵桓才再次睁开眼睛,眼底已是一片清明和冷峻。
“传朕旨意。”他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沉稳和威严。
“奴婢遵旨。”张望连忙应道。
“太上皇忧心国事,心力交瘁,又闻京师连日血战,宗室勋贵亦有伤亡,悲愤攻心,旧疾复发,于昨夜子时,在福宁宫溘然长逝。”赵桓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为这场死亡定下了官方的基调。
“是。”张望将这番话牢牢记在心里。
“朕……深感哀恸。”赵桓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悲伤”,“传谕中书、门下,即刻拟定治丧仪程。辍朝三日,百官服素,宫中停止宴乐一月,以示哀悼。”
辍朝三日,停止宴乐一月。这规格,比照了亲王之礼,却又略高于寻常亲王,既给足了“先帝”的面子,又没有达到正常驾崩皇帝的隆重程度,分寸拿捏得极其微妙。
“另,”赵桓继续道,“太上皇晚年虽为奸臣(梁师成等人)所误,然早年亦有微功。谥号……便定为‘恭愍’吧。葬礼……国事艰难,金贼未灭,一切从简,不可铺张。”
恭愍!恭为敬,愍为伤,有怜悯、忧患之意。这个谥号,既有对逝者的基本尊重,又暗含了对其晚年不幸结局和过失的评价,可谓是用心良苦。
张望心中暗凛,再次躬身:“奴婢遵旨。奴婢这便去传谕。”
“等等。”赵桓叫住他,“你去福宁宫,亲自安排。务必……让太上皇走得‘体面’些。另外,封锁消息,在朕正式下旨治丧前,若有半点风声走漏……”
“奴婢明白!”张望立刻会意,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请官家放心,福宁宫内外,绝不会有半句闲话传出!”
“去吧。”赵桓挥了挥手。
赵桓让张望去处理赵佶后事之后,强撑着坐直身体,目光扫过帐外微亮的晨曦,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决断。
该处理的私事了结了,接下来,就是国事!是时候让所有人都知道,这大宋的天,已经彻底变了!
“来人!”他沉声唤道。
一名小黄门立刻趋步入内,跪倒在地:“官家有何吩咐?”
“传朕旨意!”赵桓的声音虽然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立刻召集所有在京四品以上文武官员,半个时辰后,垂拱殿议事!朕有……太上皇薨逝及军国大事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