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地玄门》最新章节。
“国母食后病体痊愈,问明了道人,方知此石榴产自中条山的九峰山上,山上有纯阳上宫,就降旨大修。故此说这石榴是我道家的。”
徐霞客得的心中暗自好笑,心想这些道士编故事的本事还真有一套,只是这等故事,只怕也就是听听而已。眼见远远的永乐宫已经在望,口里笑道:“我想这永乐宫也有许多传说吧。”
周道长笑道:“这是自然,反正走路也是无事,我且这么一说,你就这么一听好了。”
徐霞客见此时路上已经有些人在上下,往周道长身边靠了靠,点头道:“这人我倒是要听上一听,既然来了永乐宫,当然要听听它的故事。”
周道长一边走着,一边娓娓道来:当今皇帝的父亲,也就是太上皇年轻时,天下未定,为平南方叛乱,他带兵南下中原,一日轻装简从,偶游永乐,突遇见—支土匪武装,将他团团围住,他左冲右突杀不出重围。忽见一白衣道人飘然而至,对他说:“要得天下,勿杀吾民,仁义之师,取胜有望!”说罢,手执拂尘一甩,立即飞沙走石,他才乘机冲出重围。问道人姓名,道人说:“吾乃二口是也。”他才知是吕仙救他。以后他严禁部下烧杀抢掠。得了天下后,为答谢吕仙助战之恩,便在吕仙故里永乐镇修建了这座永乐宫。
?
相传建宫之初,人们把庙址定在原址以北二里远处,在那里堆满了木石砖瓦,等次日破土动工。当夜,家家主人梦见一白衣道人说要借牲口一用,次日早上,人们起床之后,只见自家牲口满身大汗从外边回来。人们很奇怪,来到工地一看,只见木石砖瓦南移了二里多远,还有石灰撤的宫墙基址。大家议论说,原来吕仙嫌北面地址不好,把地址选在此处了。?
又传说,河南有个黎财主,夜间望见河北永乐镇珠光四射,光焰照人,以为地下有宝物,就渡河来到永乐镇探看,只见镇上梁氏兄弟在挖地基,他怕梁氏兄弟把宝挖走,就问:“你俩挖这干什么?”梁老大说:“挖地基,建道观。”财主就说:“我早年有这个心愿至今未还,还是让我们来盖吧!”梁氏兄弟就让他盖,财主把地基挖得很深,什么也不见,只见烂砖碎瓦,但仍欲罢不能,只得硬着头皮盖庙宇。前面盖后面塌,财主只得停下来。后来有个白衣道人来说:“要筑观,梁家院。”财主后来找梁氏兄弟,在梁家院盖起庙宇。?
相传建宫之初,工程用水要到三里外的黄河去担。民工担水累得精疲力尽,再加上瘟疫流行,许多民工染病卧床不起。后来人们听说后崤村有一股清泉能治百病,就到那里去提水。但这泉水让当地的余财主霸占了,要价昂贵,穷人买不起。如果偷水,让狗腿子抓住打个半死,人们对此恨之入骨。一日,有个老道蓬头垢面来到泉边喝水,财主不让喝。道人大怒,推开狗腿子,舀了—罐水就跑。道人刚走,只听一声轰隆响,泉水干了!财主急了,立即骑上马去追赶,紧追不舍,始终追不上。追到玉泉洞,只见道人跌了一跤罐打破了,水流到了沟底,道人腾空而起,脚踏白云飘然而去.只见对面崖上出现一首诗:“后崤水迁玉泉洞,长年流经永乐宫,沿途百姓提清水,医治瘟疫建宫廷。”以后水就从玉泉洞流出,经永乐宫流入黄河。
徐霞客虽然知道这里的传说十句倒有九句假,但永乐宫的大名他却是耳熟能详,不由得很有些神往。眼见永乐宫已到,身边来来往往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上山的有下山的,有游客也有信徒,心中也很想参观一下这传说众多的永乐宫。
周道长见已经到了地头,对徐霞客说道:“老道要进宫去拜一拜吕祖,还要会一会道友,可能要一个时辰,徐公子不妨好好在这里游玩一下,到时老道来找公子。”
徐霞客点头称好,周道长先进了宫中去了。
徐霞客立定脚步,向前看去,只见永乐宫大门五间面阔,黑瓦悬山顶,门廊四根木红柱。门匾上书“永乐宫”三个大字。柱上横木梁上都有彩绘,都是旧有的陈迹。
他迈步进了大门,见第一进庭院,中间是白石铺就的走道。道路两旁成排树木,树上挂着红色宫灯。庭院两边各有一道碑廊,立着许多龟驮石碑。许多是圣旨碑,很是珍而重之的供着。
站在庭院中,他放眼望去,只见永乐宫分左,中,右三条轴线,布局严整。他决定先从中轴线开始游览。
他来到中轴线的第一道大门,正是龙虎殿,一座大门气势恢弘,门内黑瓦红墙,单檐庑殿顶,蓝色门匾,殿前门楣上书“辉河汉”三字。殿内木匾上书“无极之门”。进入龙虎殿内,见四壁有壁画,画有神茶郁垒两个门神和神将、神吏、城隍、土地等。
过了龙虎殿后是第二进庭院,庭院两边也有一些石碑,二进正中是无极之殿,又称为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无极殿立在高高的台基之上。七间面宽,中间五间一色黑色落地长窗。黑瓦红墙,单檐庑殿顶,绿色琉璃屋脊,上面有神兽浮雕。檐角雕龙飞翘,显得庄严肃穆。檐下斗拱彩绘,还有龙形雕刻。大门匾额上书“无极之殿”,殿内供奉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徐霞客见主殿内人流众多,多有在礼拜者,也立着脚慢慢看去,心中回想着三清的故事。据传说,元始天尊乃道教掌门,而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是元始天尊的师兄。三清是老子一个人的化身,所谓“老子一气化三清”。而灵宝大法师和道德真君都属于元始天尊的十二大弟子。这三清殿四壁无窗,四面墙上以及神龛两旁布满了彩色壁画。整个壁画是一个整体,称为“朝元仙杖图”。描绘各路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景象。
这壁画高一丈有余,长足过三十丈,极为有气势。画中的主神是东西南北四方的四帝四后。所谓四帝,也叫做四御,包括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薇北极太皇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他们周围簇拥着二百九十多位神仙,包括仙伯、真人、天丁、力士、星宿、金童、玉女等。排成前后四层,形成长长的行列。
图中人物神情各异,或顾盼,或对语,或沉思,或倾听。构图繁杂而不零乱,齐整而不呆板,人物众多而各具神态,同类而诸多变化,行动而相互协调。眉目传情,惟妙惟俏,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使人叹为观之,徐霞客一时看入了神,他不由的靠近几步,一面面墙的细细看了起来。
只见西山墙所画的的太乙真人,身穿蓝袍,平持笏板,衣袂飘动,似欲趋步出班上奏要事。其后面的红袍神仙,神色紧张。周围的其他神仙则似乎窃窃私语,各抱疑虑,不明白太乙要报告什么事情。
东扇面墙的南极长生大帝帽冠上的飘带足有一丈开外长,真是飘飘欲起,似有微风迎面而来。画工的笔法简练,线条流畅,恰似一笔而过,不知道如此之长的线条是如何一气呵成的。徐霞客找了半天,却无法找到画师的起笔与落笔之处,真可谓天衣无缝。
那墙上居然还有面带哀愁的侍女和玉女,画的极是美丽。徐霞客看着这女图也有些心动,只是这里可是道家之殿,他哪敢乱起心思,急忙转步到第三进。
第三进是纯阳之殿,就是吕祖殿。
这吕租殿规格比三清殿低了一些。四间面宽,单檐歇山顶,黑瓦红墙。中间三开落地长窗。殿内供奉着全真派的祖师吕洞宾。四壁和扇面墙上布满壁画。与三清殿的整幅壁画不同,这里是五十二幅连环画,描画吕洞宾从降生到成仙的一生故事,名为《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
画中有山水树石,亭台楼阁,酒肆茶馆,园林别墅。刻画了士,农,工,商各界人物。上至官吏,下至乞丐无不栩栩如生。
徐霞客赞叹良久,才转出此殿,见殿外树木葱郁,花红草绿,非常幽静。再往前,第四进是重阳之殿,又也就是七真殿。
这重阳之殿与前面的纯阳之殿格局相同。殿内供奉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和他的弟子七位真人------既全真七子。
在殿边立着一个石碑,碑上刻着密密麻麻文字。徐霞客走过去细看,却是对全真七子的介绍。那上面说道:全真七子分别开创了全真教的七个门派:马钰号丹阳子,创遇仙派;谭处端号长真,创南无派;刘处玄号长生,创随山派;邱处机号长春子,创龙门派;王处一号玉阳,创岗山派;郝大通号太古,创华山派;孙不二创清净派。徐霞客看着这介绍多有赞颂之意,心中却是另一番想法:这七个弟子竟然分成七派,王重阳的教育中似乎缺少了团结。
看罢碑文,他环顾四周,七真殿里的壁画是关于王重阳从降生到度化七真人成道的四十九幅连环画。
从七真殿出来,徐霞客走东侧小道,回到东轴线的开始。东轴线始于一座石牌楼。牌楼四柱三门,雕刻精细。牌楼横刻“人伦楷模”,没有落款,不知何人所题,也不知道所题何来。
进了石牌楼,见一片庭院叫做“清心园”。园中有许多石柱雕刻。清心园后是玄帝殿,三间面阔,歇山顶。大门紧闭,看来不对外人开放。徐霞客转过玄帝殿,见后面是财神庙,这里倒是香火极盛。徐霞客暗叹世人的风气,他见这里人流太多,也不去财神庙看了,就转到了西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