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一刀震天下,一枪平乱世

第139章 蒙恬之智(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秦时:一刀震天下,一枪平乱世》最新章节。

——

军营主帐处,此刻帐内仍旧烛火通明。

“禀将军,属下有事求见。”

“进来。”此时的王齮正在烛光下浏览着竹书。

千长进帐后,把脸上佩戴的面具缓缓取下,这是对上级的一种尊重。

面具下是一张英武刚毅的国字脸,横眉锐眼,年约二十左右,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蒙恬,蒙氏一族的少主,其祖父乃是蒙骜老将军,如今年事已高,隐退幕后。

蒙骜虽是齐国人,但却早早入秦,先后侍奉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与秦庄襄王三代君主,对大秦可谓忠心耿耿,军功赫赫。

蒙武作为蒙骜的副将,自身又是如今蒙家的话事人,在蒙骜退隐后,蒙家的二十多万大军可谓是直接掌握在他的手中,威势腾腾,没人敢小瞧他。

而这一代的蒙恬,自幼熟读兵书,善于骑射,领兵能力极强。

十三岁时就参军入伍,从一个普通士兵做起,十七岁时就已经在军中崭露头角,凭借着积累的军功,如今更是成为大秦史上最年轻的骑兵千长,假以时日必定会是一军将领。

蒙家三代,可谓是大秦的真正顶梁支柱,满门忠烈,功勋卓着。

蒙恬单膝跪拜道:“禀将军,属下今日巡视军营发现诸多可疑之处。”

“军中名册记录斥候小队在外遇袭,但营内的马匹数量却丝毫不少,此事存在着极大漏洞,恐怕…斥候之死,并非明面上这般简单。”

“而且,属下去检查过五名斥候的尸体,发现他们身上的伤口各有不同,分别由钝器与利刃所伤。”

“但伤口的角度与深度却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凶器可能不同,但凶手实际上却为同一人。”

蒙恬目光精锐,分析的头头是道。

“此人必定是一手使用利剑,另一手使用的则是重器大钺!”

“其中一名斥候的口中还残留着些许酒水,尚未入腹,由此可见,杀害他的人必定是他毫无防备之人,在他喝酒时被人一刃断喉。”

随着蒙恬的不断分析述说,王齮面无表情,站起身来慢慢踱步。

冷淡问道:“你想说明什么?”

闻言,蒙恬沉默片刻,心中似乎经过了一番激烈挣扎,最后抬头眼神坚定道:“大秦军中严令禁酒,而士兵唯一可以获取酒水的方式就是,因功受赏。”

说到这,矛头已经是直指王齮了,蒙恬作为一个千长却敢如此大胆,不但怀疑、还直接当面指问自己的将军,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但此时的他却是目光坚定,神情平稳,似乎没有一丝畏惧。

帐中一时间陷入了寂静。

这时王齮突然转身,手握腰间佩剑向着蒙恬走去,在行至他的身侧时却停了下来。

这个距离跟位置,如果王齮突然动手,蒙恬的处境将会非常危险。

但他此时却是身板挺直,目不斜视,给人一种豁出去的感觉。

他也知道,自己这般行径非常危险,但他却不得不指问出来,因为这事关系到大秦的王,他要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蒙家三代忠于大秦,绝不允许他人谋害君王,尽管对方是一军之将,也不例外!

“很好。”

王齮忍不住动手了。

但却是动手不动武,只是伸手拍了拍蒙恬的肩膀,夸赞一声:“观察入微,思辨敏捷,不愧是将门蒙家之后。”

也许这就是王齮没有真正动手的原因,他忌惮着蒙恬的身份,要是换作一般的千长,此刻可能已经命丧黄泉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
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
男人意外穿越女儿国,还喝了子母河的水怎么办?在线等,急!……岳燃在家大扫除,意外发现了个能穿越古今的玉佩。玉佩自成空间,另一端连接着个历史从未有过的国度——女儿国。女儿国中无男丁,他一到,便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土匪绑票、大臣惦记、皇帝倾心,简直不要太自在!
庚金丁火
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
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
刑侦组长程墨穿越至1936年军统情报科,获预警与学习能力,可洞察微表情、快速掌握信息。深陷密码本争夺、派系斗争,在日谍、军统、地下党间周旋,借历史节点破局,凭现代刑侦经验在危机四伏的谍海暗战中求生。
墨年浅
从成为悍匪开始
从成为悍匪开始
陆云川意外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边塞,为了在乱世中求存,带着一批逃兵上山当了土匪。从此招兵买马,修建壁垒,火并匪寨,合纵连横,周旋列国……且看他如何从一个鸟不拉屎的山头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做大做强,继而走向权力巅峰,书写波澜壮阔的人生!
雪中红
大宋暴君
大宋暴君
赵宋后人穿越家族耻辱完颜构,新生的大宋皇帝看着内忧外患的局面,直接拍案而起。什么乱七八糟的!杀,统统杀了!
王家郎君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三国鼎立的余烬中,一个被遗忘的天才将领掀起最后的惊涛骇浪。蜀汉存亡之际,天水少年姜维身陷惊天阴谋——太守私通魏军,陇西粮道危在旦夕。为破死局,他驯烈马改制连弩,与西羌部落才女阿莱娜共探曹魏密档,在阴平绝壁布下三千机弩,更以假降计搅动洛阳风云。从诸葛亮亲传弟子到亡国孤臣,他独守蜀汉脊梁三十年。史书未载的涪城毒宴、定军山遗诏、衣带密信,揭开三国落幕前最壮烈的暗战史诗。当成都城破,他长剑指北:“此身可
作家小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