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最新章节。
牛夜生是登封龙潭沟人,有三十出头,受雇于登封城内的棉布商梁老爷,负责在乡下收购布匹和棉花。
他穿着灰土色短布衫,肩上搭着汗巾,额头粘着细汗,板车停放在花楼村十字街口,摇晃着拨浪鼓,大喊道:“收棉花喽~ 收棉花喽~”
花楼村妇女听了,赶忙出去。
有一个名叫贺秋菊的妇女,走在最前面,急切的问:“牛掌柜,收布吗?”
牛夜生一脸歉笑道:“菊嫂,现在不收布。”
众村妇听了恼火,哀求道:“牛掌柜,自从四月里,就不收布,只收棉,俺们咋换钱?”
“就是,棉是啥价,布是啥价?不收布俺们咋买盐,买油,看病买药?现在丁税俺们都没银子交。”
“你们别说这,我家唯一的铁锅,前天到箍锅匠那,都要拿粮食换,箍锅匠都不要我们的布!”
牛夜生诧异道:“这是为何,布匹、粮食、银两这都是流通货,他没道理不收?”
这妇女气的掉泪:“也不是不收,之前一匹布值五钱银子,现在他只按三钱算,我当然不愿意。用粮换我家里吃的都不够,家里的银子都是靠卖布来挣,我们现在吃饭连个锅都没有。”说完,越发绝望,忍不住当街痛哭起来。
其他妇女不但不暗自心里看笑话,也是同苦同命,只是想求牛掌柜收布。
牛夜生叹道:“没办法,现在布匹的价降了,咱市面上现在卖的都是巩县的布。明着和你们说,咱布店里现在一匹布卖才卖三钱八分,我收你们两钱,你们乐意不?”
村妇们喊道:“之前都是收四钱的!”
牛夜生摇了摇头:“此一时,彼一时。就拿粮价来说,去年此时,一两二钱能买一石面,自今年大旱后,现在要一两八钱才能买到一石面。一家五口都不够吃一个月。除非掺点杂粮、野菜。勉强糊口一月。”
牛夜生常年走街串巷,是个很会和百姓打成一片的小贩,安慰道:“以我的消息,你们现在不出手,以后手里布匹越来越不值钱。梁老爷从四月开始到巩县进货,感觉成本价每个月都要便宜个一两分银。”
村民们听了更加恐慌,问道:“那我们现在给你按三钱,你能否把我们的布匹收了?”
牛夜生道:“各位大娘、大嫂,东家现在只收棉花,不收布,你们织的布太粗,没人买现在,梁记布店里的布可是高支布,才卖三钱八分。”
登封少室山下谷道,秋蟀长鸣,空气中尽是寒霜味。
有三四人推着两辆板车,看打扮是行商之人,停在路边喝水歇息,不远处还有一伙流民。
其中为首的正是赵至庚。
路上有不少乡绅打扮的人,携家带口,拉着板车,满载行李,匆匆往西而去。
西边便是轘辕关,出了关口,便是巩县地界。
赵至庚拦住一人:“叨扰,为何你们都携家出关?”
拦住几人,都不愿理他,急匆匆赶路。
只有一儒生,打量他一眼,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罢,也匆匆而去。
几人只能继续向东行,行至登封西门,有衙役冲来往百姓喊道:“为避李贼,酉时关门,辰时开门,速速出入!”
赵至庚给衙役塞了碎银,免遭查验,刚入城门,只听衙役喊:“你们几个,站住!”
回头看,衙役拦住那伙流民,骂道:“为防贼寇奸细,尔等不能入城,速速离开!”说完挥刀便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