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儒道书生:狐妖伴读,我日渐憔悴》最新章节。
他又能怎么办?自从他在考场强行扣留张愚一个时辰,两人之间就已经结下深仇。
所以,即使张愚没有向他行礼,别人也不会批评张愚“无礼”,反而可能得到兵家学子们的欢呼。
“人都到齐了,进圣庙准备祭拜众圣。”
圣庙里充满了持久的檀香味道。
四十九名考生走进圣庙,张愚抬头看去,孔子圣像果然高居中央,稳固无比。
两旁分别是春秋时期未称霸但杰出的道家亚圣老子,和兵家亚圣孙子。
另外,颜子、荀子、庄子、曾子、孟子等历史上的着名学者,他们的塑像依次排列,栩栩如生,生动逼真。
但张愚没有找到秦始皇的塑像,也没有看到任何天星大陆本土亚圣的塑像。
圣庙只为对人类有显着贡献的圣者立塑像,如果贡献不够,即便是亚圣,也只能以金字名牌的方式放在塑像下面。
张愚满怀疑惑地盯着亚圣名牌的顶端,出乎意料的是,名单首位既不是“孔子”
也不是“老子”
,而是一个他完全不认识的名字——王明。
张愚愣住了,这个名字普通得就像街上随便一个路人。
他是谁?他有何成就?为何他的名字位于秦始皇等人之上?对此感到疑惑的,不只张愚一个。
“县令大人,我知识有限,想问这位王圣为何没有听说他的着作?他的牌位为何紧随孟圣等人之后?”
一位考生虔诚地发问。
“王圣的才华,空前绝后。
若非他淡泊名利,自己提出不要立圣像,你们本可以亲眼见识他的风采。”
王圣的成就,震撼人心。
他总是保持低调,这就是他的名字鲜为人知的原因。
卢高逸平静地说:“王圣的圣道思想与颜圣一致,他一生注重实践,不谈空话,没有写书立说。
然而,他的影响深远,据说孔城至今仍在深入研究他留下的思想。”
他的话立刻激起考生们的骚动。
考生们注意到董咏志和严成业都未发言,情绪更加高涨。
“他没有留下任何作品,也不追求名声,这样的品格,确实是王圣!
他是我们读书人的楷模!”
“我感到羞愧,直到今天才知道这位不出名的亚圣先生!
从现在开始,我会宣传他的事迹,至少让我的家人知道,我们人族有这样一位不求名利、专注于圣道的亚圣先生。”
“向孔圣学习,向王圣学习!”
这时,大家纷纷表达观点,各种声音顿时充满圣庙。
“安静!”
卢高逸紧握官印,立刻让所有人安静下来。
这时,一直未发言的崔玉枝突然问:“县令大人,王圣没有作品传世,我们后人要了解他的思想,应该从哪里开始?”
张愚立刻注意到,当崔玉枝提出那个问题时,董咏志和严成业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卢高逸面对藤县知名才女,脸色稍微缓和了些,转头直接告诉她:“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没有,但大部分资料控制在王家手里,没有公开。”
稍作停顿后,卢高逸继续说:“如果你有空且感兴趣,可以去寻找‘天启石刻’,那上面刻有王圣亲手所写的内容,记录了他的圣道思想。”
“王家没有限制,任何人都能去理解它,而且流落民间的一些天启石刻也很常见……”
话声一落,周围立刻变得喧嚣起来。
“完整的圣道?”
此时,连张愚也无法保持冷静,这个消息让他脸色大变,呼吸也变得急促。
许多人反应同他一样强烈。
所有人都清楚,这五个字承载的分量何等沉重。
圣者很少在非生死决斗中展现他们的圣道,特别是完整的圣道。
这样做极可能暴露出他们的弱点。
正如草木遇火即燃,无人敢确信自己的圣道无懈可击。
一旦有人掌握了他人完整的圣道,他们几乎必然能达到那个人的水平。
王明是个亚圣。
并且显然是个非常神秘的亚圣!
对他们当前的水平而言,半圣或虚圣都是遥不可及的,更不用说站在顶端的亚圣。
几乎每个人都为此动心。
这时,董咏志突然开口,他的声音如同冷水浇头,无情地打击了每个人的幻想。
别想着一步登天,天启石刻流传数百年,从未有人因此悟道。
董咏志直言不讳:“我见过天启石刻,上面的文字深奥难懂,我一个字都没看懂,何况全部领悟。”
众人原本的热情慢慢消退。
实际上,如果悟道真那么容易,就不会轮到他们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少数人眼中闪烁着不甘。
不尝试怎么知道结果?张愚虽然不是那些少数人,但他想,如果有机会,看看也无妨。
卢高逸平静地说:“准备好,拜祭完先圣后,在圆坛广场为你们开启才气。”
考生们的眼神立刻充满抑制不住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