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小郎中

第81章 研究托付(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寒门小郎中》最新章节。

“我爹的仇,我要亲手去报!”

“龙血藤的研究,事关重大,我这点道行,怕是帮不上忙,反而拖累。”

“我相信林大哥,他一定能完成我爹的遗愿。”

林楚钦看着朱雀。

他没有劝。

有些路,必须自己走。

有些责任,必须自己扛。

“好。”林楚钦郑重点头。

“‘龙血藤’,我会尽力。”

“你身上的毒,我也会想办法清了。”

“这些东西,你拿着,或许能用上。”

他将从“药蝎”头目身上缴获的零碎,还有几枚特制解毒丹和伤药递给朱雀。

莫远山也找出自己炮制的防瘴气药丸和干粮,塞进朱雀行囊。

“孩子,万事小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离别匆匆。

晨曦微露,朱雀换上利落劲装,背着行囊,对着林楚钦和莫远山深深一揖。

“林大哥,莫伯伯,保重!”

她没再多说,转身踏上山外小路,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中。

林楚钦目送她远去。

他转头对莫远山说:“莫老,事不宜迟,我也要尽快带走这些龙血藤母本。”

“百草村不安全,我打算转移到青山村的百草堂,那里安防和培育条件更好。”

莫远山点头:“也好,这里的确偏僻,一旦被盯上,不堪设想。”

两人正商议如何打包母本,准备连夜动身。

莫远山脸色猛地一变,侧耳倾听院外动静,布满皱纹的脸瞬间绷紧。

“不好!”他压低声音,语气急促。

“我感觉…村里那个眼线,察觉到不对劲了!”

“林小哥,我们必须马上走!立刻!”

“而且…我怀疑,博士那家伙,可能比我们想的,更早一步…就盯上了这里!”

话音未落,院外突然传来几声凄厉鸡鸣!

紧接着,是村民惊慌的呼喊和杂乱脚步声!

一股浓烈的杀气,瞬间笼罩了整个百草村!

莫远山话音刚落,林楚钦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那感觉,比当年在部队里执行最凶险的任务还要让人手心冒汗。

博士这个代号,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院外那几声凄厉的鸡叫,无疑是死亡的序曲。

“莫老,不能等了!”林楚钦当机立断,语气斩钉截铁,“我们立刻带着东西走!”

多耽搁一秒,都可能万劫不复。

莫远山重重点头,老脸上闪过一丝狠戾,显然也是被逼到了绝境。

他迅速将那个盛着“龙血藤”母本的瓦罐和那叠泛黄的手稿用几层油布仔细包好,背在身上。

“跟我来!”莫远山压低了声音,带着林楚钦,猫着腰,从茅屋后头一个不起眼的柴草堆后面,钻进了一条极隐蔽的小径。

这条路,藏在半人高的杂草里,七拐八绕,显然是莫老早就预备下的退路。

山风吹过,草叶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两人屏住呼吸,脚下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科举小懒娃
寒门科举小懒娃
狗娃上辈子运气不好,勤劳一辈子啥也没落着,一辈子白干。这辈子只想有吃有喝的,躺平度过一生。谁知道,老赖家已经有一个懒汉了,就是狗娃他爹,容不下第二个懒汉了。只能被推着上进,推着努力。(原书名:农门懒娃娃考科举)
豆腐黑
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创业吧!刘邦:咸阳宫阙似铁笼,苛政如虎噬人心;沛县街巷起风雷,草根似火燃豪情。当暴秦化作吸血的“大秦集团”,层层KPI压弯脊梁;刘邦变身最野CEO,熊熊壮志照亮征途。樊哙为社保焦头烂额,恰似热锅蚂蚁;萧何攥桦皮辞职信,宛如离弦之箭。县令抛出“吃土入职易,脱身吐狗肉”的霸王条款,众人忍无可忍。县衙里离职单纷飞如雪,打工人怒吼震破云霄,毅然转身投奔起义新途。这是一场以脑洞为剑、勇气为盾的江山创业战,
李京杭
三国野史!
三国野史!
关于三国野史!:东汉末年,天崩地裂,黄巾席卷,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降临。这不仅是王朝的崩塌,更是一个武道法则取代礼教秩序,黑暗力量悄然滋生的血色年代。在这个世界里,英雄们的力量源自对天地之“气的掌控和对个人“意的锤炼。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可凝成“煞气,助长功法威力,却也侵蚀心智。曹操的“霸者之意睥睨天下,却难掩对力量的无限贪婪;刘备聚拢“仁德之气,但也需在黑暗现实中挣扎求存;孙氏则凭借江东水脉修
天字第一等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新来同事叫王莽,这小子怎么跟皇帝一个名字啊喂?!合租,穿越,莫名将我牵扯进去的历史漩涡。鞭打阿慈,被老朱当枪使,和女帝的黄梅之约,受命李二的委托,三国的激情热血,见证汉朝的无奈。龙符?!背后的巨大秘密……那个等了我千年之久的迷人老祖宗!
江啊江月韩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任小平猝死,却意外赶上了穿越的时空火车好消息:住豪宅,穿华服,奴仆成群。坏消失:有个叫貂蝉的姐姐和一个叫吕布的姐夫更坏的是:目前他,人在小沛哦豁,再有几年吕布就嗝屁了,他这个小舅子还能落的好。任小平此时很忧愁,就吕布这经常不听话的莽夫,陈宫都带不动,他不觉得自己就能为吕布逆天改命。哎,等等!任小平突然发现,吕布这娃,似乎,好像,是一个‘耙耳朵\’呀。身为耙耳朵之省长大的男孩,没有谁比他更懂耙耳朵
乡间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