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92之购买认购证》最新章节。
“就是就是,可真懂事了!”
刘长海上辈子就是个内向的人,不喜欢跟人打交道,重生之后他决定做个活泼开朗的人。
甲鱼坑在村子东面,以前是生产大队的窑坑。
面积挺大,边上是废弃的砖窑,已经被平了,也有十来亩地,底下都是砖头瓦块的,想要种粮食就必须要把表面的土和砖头瓦块的清理了,在用好肥养几年才能种粮食,所以暂时还没有人承包,就便宜了老爹,连废弃的砖窑一块承包给老爹了。
离老远刘长海就喊:“妈~~妈~~”
王春花抬头一看,是自己的大宝贝儿子和女儿,开口道:“长海,你咋过来了?怎么不在家学习了?”
说话间,刘长海领着刘小妹走到王春花面前,看着母亲,笑嘻嘻地回答道:“出来透透气,光学就学傻了。”
在农村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很少有人去拥抱自己的母亲。
旁边的刘大山皱着眉头说:“一天天的就知道找妈,进家先找妈,出来还找妈,这亲爹就在你面前呢,看不见啊,当我不存在啊?”
刘长海嘿嘿一笑,叫了声:“亲爹!”
刘大山“……”
刘长海接过母亲的铁锨,让母亲在边上坐着休息,自己则一边平整岸边的缓坡,一边和母亲聊家常。
刘长海看着妹妹给母亲说:“妈,我听说咱们附近这几个村有拍花子的,小妹可不能单独出去。”(拍花子就是拐卖孩子的)
王春花说:“哦,那可得把我们小妹看好了!”说完把小妹搂在怀里。
聊了一会儿转头对刘大山说:“对了爸,我前阵子看了些养甲鱼的书,学了不少养甲鱼的知识呢。”
刘大山扭过头,看着大儿子问:“都学了些啥,说来我听听。”
“爸,你想过没,甲鱼对水温的要求是 20 度到 30 度,咱们这北方夏天还好说,冬天可咋办?”
“嗯?”刘大山愣了一下,说:“冬天甲鱼冬眠呗!”
刘长海:“北方不比南方,北方冬天水面结冰,水下氧气少,岸边土都冻硬了,也不好打洞,甲鱼苗能不能活还两说呢?”
刘大山听完神情一滞,把手中的铁锨一扔,焦急地说:“哎呀!我咋就没想到这点啊,那你小子有啥办法没有?”
“办法倒是有,嗯~就是~~”刘长海说到这还拉起了长音。
“你他娘的倒是快说啊!”
王春花在边上不乐意了,
“就不能好好说话,天天对孩子他娘他娘的,老娘这一天挨多少骂啊!”
刘大山:“……”
刘长海笑嘻嘻地说:“我说我说,爸,你知道温室大棚么?”
“倒是听说过,就是弄个棚子,用塑料布罩起来,里边再砌几个火炉跟火墙取暖,里边可以种一些反季节的青菜。”
刘大山说完突然抬头,接着说:“你的意思是冬天在温室大棚里养殖甲鱼?””
“对呀,我们可以搞温室养殖!这样不仅能解决甲鱼冬天无法生存的问题,还能省去它们冬眠的时间呢!冬天也能继续喂养生长。”
刘长海兴高采烈地说完,看向自己的父母。
只见刘大山和王春花两人同时目不转睛地盯着刘长海,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刘长海疑惑地问:“咋了?”
刘大山看着已经长到 1 米 73 的儿子,感慨地说:“没啥,就是一不留神,你特么的就偷偷长大了……”
刘长海:“……”
接下来,父子俩又愉快地讨论了一些温室养殖的细节,比如怎么搭建大棚,在哪里建大棚,大棚里的水池要怎么建设等,刘长海都一一做了解答。
然后又谈到了选址的问题。
刘长海说:“这废弃的砖窑不就挺好么?把地找找平,把砖头瓦块的清理清理,地方也不小,这地方你租了几年啊”
刘大山说:“租了3年,只花了窑坑的钱,这个废窑白搭的。”
刘长海想了想,后世这边通公路了,距离国道就几百米,被人买了盖厂房了,现在地这么不值钱,干脆买下来得了,以后自己干实业没准还能用的到。
刘长海想到这回头看了看母亲,得想办法把母亲支走,有些事情不能让她知道,省的她担心。
便对母亲说道:“妈,你先回去做午饭吧,我跟我爸在干会儿活儿!一定要把小妹看好了,别让她单独出去。”
王春花站起来掸了掸屁股上的土道:“行,我知道了,你们爷俩干差不多就回家”说完就回家了。
刘长海见母亲走远了,就跟刘大山说:“爸,干脆咱们买下来得了,省的咱们到时候挣了钱,别人眼红,在把地收回去,到时候大棚就白便宜别人了。”
刘大山想了想说:“买下来也不是不行,就是没那么多少钱啊,又是弄大棚,里边还得砌水泥池子,投入太大了。可以租时间长点。”
“钱不是问题,最不差的就是钱。直接买!”刘长海漫不经心的说。
刘大山用眼斜愣着自己的好大儿道:“咋滴,你有钱?你给我说说,你有多少钱啊?”
刘长海两手一摊道:“我没钱,但是我老钟叔可以给咱们送钱啊,前些天他不是还来咱们家劝你贷款么?”
李文钟,刘大山的发小,信用社的职员。
因为上边有任务,让他们发放贷款,可把他们忙坏了,上门劝人们从信用社贷款。
但这时候的人们思想还是不太开放,借国家的钱做买卖,那赔了不得抓起来啊!所以到现在还没完成任务呢。
刘大山道:“李文忠是往咱家来了好几次,求我贷款,但是你妈不让贷啊。”(友友们,我给大家说一件我们这边发生的真实事情,我朋友父亲给我们说的,说当年他经常去内蒙收猪毛,他们村的一个人在信用社上班呢,知道他做猪毛买卖呢,就天天往他们家跑,劝他贷款,他实在烦的不行了,就去信用社贷款去了,去了给人家说要贷一万元,把那个信用社职员气坏了说,天天往你家跑,费了那么大劲,你才贷一万啊?老爷子现在想想都后悔。)
刘长海说:“那就多劝劝我妈呗,国家现在有政策,先让一部分胆大的人,能干的人,敢干的人先富起来,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利息低,还不要抵押物,只要有项目就给你放款,这是千年不遇的好事啊,你们咋就看不明白呢?”
刘大山想了想:“行,那就贷款,一会儿我就去找文忠,商量贷款的事,咱们贷多少啊”
毕竟是刘大山,虽然事事不成功,但是那股子闯劲还是有的,想通了就问儿子贷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