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下嫁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最新章节。
想到昨晚的事,杨满月坐到林歆身边,和她说了,随后问:“四嫂,按照你对娘的了解,你觉得她会怎么做?”
林歆沉吟片刻,才回答:“选对她最有利的。”
她又不是杨老太肚子里的蛔虫,自然不知道她会怎么做,但左右都离不开利益二字就是了。
杨满月“哦”一声,慢吞吞询问:“四嫂,那你能不能跟娘说说,让她别这么快将我嫁出去。”
林歆脸上露出惊诧来,“哈”一声,笑着揶揄:“这事儿你可找错人了,家里几个兄弟,我和你四哥是最不受爹娘待见的那个,这事儿我可帮不上忙。
找我不如找你二哥或者是大哥大嫂,他们的话爹娘虽然不会全听,但也会慎重考虑,特别是身为长子的你大哥。”
杨满月摸摸鼻子,家里所有人都去下地干活了,就四嫂没去,她还以为四嫂在家里的分量不轻呢!
结果……
说好的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呢?
在杨家怎么不一样。
杨满月双手托着下巴,一字一顿认真道:“大嫂家我不知道在哪里,而且我脑袋这样,出门也不好。”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她还是蛮惜命的。
林歆逗着孩子,语气漫不经心:“大嫂不是说要回来看你的吗,等她回来你求求她呗!”
杨满月闷闷的“嗯”一声,她打算等二嫂回来后,也让她帮帮忙,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不是。
这边的姑嫂两人在说着杨老太,另一边镇上的杨老太也正和大儿媳妇说着已经恢复神智杨满月:“老大家的的,你觉得那个更好?”
赵翠听了杨老太的一番话,思考片刻,才回答:“你先按照她的意思来,要是真能挣银子,您和爹以后可就有福了,相当于手里有了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要是不能挣银子,再找媒婆给她寻摸寻摸人家也行。”
反正现在年纪已经这么大了,再晚点儿嫁人也差不了多少。
“行,那娘听你的。”杨老太一拍大腿,做好决定,“如果真能挣银子,到时候娘用那银子给你们将田地慢慢置办起来,咱乡下人家,只有土地是咱的根,只要有土地,就能活下去,你们现在没土地,吃喝都要银子,长久下去怎么行!”
之前补贴的老大的那银子,老大再找赵家借了一些,终于凑够了去府城科举的开销。
打算最近就出发去府城考试了。
这么想着,杨老太有对赵翠说:“等老大回来,你跟他说,让他安心去考试,家里有我给他筹谋着呢,压力也不用太大,考不上就算了,再不济也有一份账房的活计,比我和她爹当年厉害多了。”
赵翠笑着应下:“娘,我都听您的。”
杨老太对大儿媳的态度很满意,就算分家了,她还是愿意听自己这个老婆子的话的,不像老三家的,平时不仅忽视她和老伴儿,而且有时候还跟她翻白眼。
她这当人儿媳的居然敢这么对婆婆,简直就是不孝。
她年纪虽然上去了,但眼神好着呢!
和老三说了这件事,他也是个孬的,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婆娘都管不好。
因为这事儿,她对老四媳妇都觉得顺眼了些。
人果然就是要靠对比,以前没分家的时候,老三家的勤劳能干,老四家的总想着法子偷懒,因为她每个月都交家用,所以她也就挣一只眼闭一只眼。
分家后,老四家的没啥变化,倒是老三家的,和以前相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她还在心里琢磨过,是不是因为培宇那孩子的事,刺激到了她,所以才让她性情大变。
这事儿说了后,杨老太立马就想回村了。
赵翠挽留,让她再坐坐,好歹吃过午饭再走:“娘,这事儿您听我的,要是村里人知道您上我家门,连顿饭都没吃就回去了,村里人会怎么看你,又会怎么看我和孩子他爹。”
杨老太听了还是摆手拒绝:“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收粮食,哪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和别人聊东家长西家短的,就算那些个长舌妇想这样干,她家男人也不会乐意。”
要是她不回去,家里的地就要靠老头子一个人干了,老二倒是想帮忙,但他分的地和老四分的地都有得他忙活的。
替老四家干,看在能有一半粮食的份上,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她也心疼老二,所以宁愿自己多干点儿,也不愿意他干。
不是没想过让老三帮忙干一些,但老三家的那个恶婆娘口口声声说着要将自家的粮食收完,才会帮她和老伴的忙。
秋收可关系着后续能不能有粮食吃,所以村里人听了这个理由后,大部分都是站在她那一边。
特别是和她不对付的唐婆子,为了和自己对着干,居然也站在老三媳妇那一边。
让她想用不孝的名头压老三都不行。
哼,她就只顾着和自己作对了,完全没考虑过以后要是她儿子儿媳也这么对她,她该怎么办。
还是和以前一样,目光短浅。
杨老太执意要回去,赵翠也就不挽留了,并且决定:“娘,我回去帮你们收粮食,您其他几个儿子不顶用,这不是还有您大儿子呢嘛,孩子他爹要干活也要读书,本来就累了,我替他回去尽孝。”
说着,还拉了拉杨玉婷:“您大孙女也是心疼您的。”
杨玉婷心里不情愿极了,谁会有好日子不过,想着去受苦啊,她娘就是傻,今年分家了,爷奶都没主动让她们回去下地。
结果她娘是怎么干的?!
居然主动要回去。
现在的太阳这么大,要是将她晒黑了,恢复不了,过几年说婆家都不好说。
心里虽然非常不情愿,但面上还是一副乖巧模样,满脸都是对她娘意见的赞同。
杨老太更开心了:“你们果然是个孝顺的,没白惦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