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下嫁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最新章节。
第二天公鸡还没打鸣,杨家众人就起来了,杨老头本来想昨天就去镇上,住在老大家的,但是想到现在天气还有点凉,镇上又没有他们的被褥,打地铺的话可能会着凉,到时候感冒了就会耽误干活,得不尝试,于是就打消了想法,选择早上早起赶去镇上。
杨老太特别注意四房,看其他两房都有起床的动静,而四房屋里还是静悄悄一片,立刻上前大力拍门:“老四,老四家的,起来了,一家子懒骨头,其他人都起了,就你们动都不动一下。”
杨穗本来睡得正熟,被这敲门声和杨老太的大嗓门吓着了,先是眉头皱巴巴,然后哇哇大哭起来。
林歆听到孩子哭声,睁开迷糊的双眼,坐起来披好衣服抱起大哭的女儿哄着,忍不住向丈夫抱怨,“娘也真是的,明知道孩子不经吓,动静还这么大。”
杨北也揉揉脸,一边穿衣一边愧疚的说,“她经常这样敲门,根本就没考虑过咱一家子的感受,也是我的不是,她不喜欢我,导致她也不喜欢咱们的孩子,两个孩子,特别是濯哥儿都这么大了,也没见她抱过几次。”
穿好衣服,和林歆打过招呼就开门出去,“我先出去了,不然她等下还得敲,等会安静了你带着孩子再睡会儿。”
杨老太看到只有杨北出门,后面连个儿媳妇的影子都没见到,不由得撇了撇嘴,这林歆虽然是县里的,但是她觉得对方的心根本就没放在杨家身上,赵翠娘家可能是比不过林家,但是她的心在杨家啊,自从嫁进杨家的门,每年都让亲家关注着哪家哪户有活干,然后介绍给她们。
不像林歆,嫁进来这么多年了,对杨家一点帮助都没有。
人还懒,家务活不干,就靠着几个妯娌。
前几年说是要刺绣补贴家用,不干活,每个月就五六百文,后面不干了,每个月就交五百文钱,这十里八乡有哪家的媳妇不干家务活的,就她家出了个奇葩,出去别人提起她都觉得丢脸。
别人却说她一个月能交五百文钱,比干活值多了,还说她不识好歹,当初听到这些的时候,可将杨老太给气坏了。
杨老太的想法,别人不会知道。
就说另外去镇上的几人,杨南直接自己去纸伞铺了,除了杨北的另外三人也去找了孙管家,孙管家就安排他们的活计。
李霞在厨房帮忙洗菜,杨西跟着家里的家丁上菜,杨老头烧火。
没干多久的活,杨家几人就发现了熟人,是村子里的熟人刘婆子一家,除了小儿媳俸小静不在,刘婆子的男人两儿子大儿媳大孙子都来了,前前后后一共六口人,三天包吃住,省了家里不少的粮食,还能有快三百文钱的收入,这便宜占大了呀!
让杨老头吃惊的是,这刘家是哪里找的门路,能让家里这么多人都进来干活,难道他们刘家比他的亲家赵家还有能耐不成?
要不是刘家小儿媳要在家里看顾鸡鸭鹅等家畜和照顾家里年龄小一些的孩子,估计那刘家小儿媳也能来干活。
杨老头去干活后,就不能管杨北了,杨北去码头溜达一圈,发现这些货物都有各家的伙计来搬运,要不就有专门的脚夫来干,根本轮不到他这种只身一人的人来干,没多犹豫,就决定回家了。
杨老太在家里监督二房两个孙女喂鸡鸭鹅猪呢,跨过院墙,远远就看到四儿子嘴里叼着一根草,溜溜达达回来了,瞬间明白码头不缺搬运货物的人。
等杨北进院子的时候,就发现自家老娘对着自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不过他不在意,已经习惯了,能对此做到熟视无睹。
杨北凳子没坐热就被杨老太赶去山上,看能不能抓到野鸡什么的,连和媳妇孩子亲香亲香都没机会。
王芳已经被杨老太赶去割猪草围住了,家里现在就剩杨老太、林歆还有几个孩子,林歆不乐意和杨老太独自相处,因为杨老太看她不干活会一直絮叨,听多了林歆也烦。
看天气比之前暖和多了,就带着两个孩子出门去了,听村里人闲聊也好过听杨老太重复来重复去的絮叨。
带着两孩子去到平时村里人闲聊的地方时,已经有不少人聚集在这里了,掌握村里村外最多八卦的唐婆子和刘婆子的小儿媳俸小静也在。
这两人在,聊天可有意思多了。
杨濯看到同龄的孩子在一边玩,不用人打招呼,自己就哒哒哒跑过去了。
聚在这里聊天的人看到林歆来了,赶紧招呼她坐下,对于林歆喜欢听八卦这件事,在场的婆娘们是有一定优越感在身上的,因为林歆一个县里人,知道的却没有她们乡下人多。
林歆抱着孩子就近找了块石头刚坐下,就听俸小静在那儿说她们家其她人都去镇上干活去了,要不是没人照看家里和孩子,她也是要去的。
唐婆子和她婆婆刘婆子向来是一山不容二虎,听她又在说刘婆子多有能耐,又为家里找到了什么活干,话里话外都是再夸刘婆子能耐,她就很不爽了,于是挑拨道:“小静啊,我看你婆婆就是不看重你,要不然怎么就带你大嫂出去而让你留在家里带孩子喂鸡鸭呢?”
俸小静心里也不是没这么想过,但她自己想是一回事儿,别人说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这就不劳您操心了,主要是我孩子小,我想在家照顾他们才不去的,不是我婆婆不让我去。”
在场一些当了婆婆的人看俸小静这个当儿媳的没有趁机当众说婆婆的不是,在心里肯定点点头,这刘婆子看儿媳的眼光不差,是个听话不闹腾的。
要是刘婆子知道这些老娘们是这么想的,肯定不屑冷笑,哼,也不看她刘婆子人缘怎么样,这娶儿媳妇呢,怎么会不打听清楚!
那必须比打听十里八乡的事情的时候更打起十二分精神啊。
她这么多年在外边不是白混的,知道娶妻娶贤的道理,娶妻不贤毁三代的事情也不是没见过。
如此,在挑选儿媳妇和亲家的时候更加谨慎。
也因此,这刘家是村里少有的婆媳和睦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