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最新章节。
太师勃然大怒,指责我以鬼神之术蛊惑人心,还说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全然不信我的说辞,给我扣了一个妖僧的帽子。
我跟他大吵一架,不欢而散,此后再也不去雒京见他。”
“什么?你说我大哥二哥也是中了这阵法的暗算所以才英年早逝?奇怪了,你是出家人,怎么对我杨家的事情如此上心呢?”
半面人惨然一笑:“其实我也不想帮这老东西,谁叫他是我伯父呢,血脉至亲,割舍不下。”
“伯父?”杨谦猛地停止捶背,从背后转到前面,与他四目相对,震惊道:“他是你伯父?”
半面人尴尬苦笑:“是呀,我俗家姓杨,原名叫作杨烈,先父单名讳镶,是太师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杨谦顿感喜出望外:“那你岂不是我的堂兄?”
半面人不胜感慨唏嘘,无奈点头。
杨谦诧异道:“你父亲是我叔叔,你是我堂兄,我爹执掌大魏权柄三十余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们怎么不在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偏要出家修行?”
半面人叹了口气,斜睨杨谦一眼:“怎么,太师从来没有跟你提起我们?”
杨谦暗忖以前的杨谦多半知道,但我穿越过来,初来乍到,还来不及摸清杨家所有亲朋好友的关系网,于是茫然摇头。
半面人慢慢坐下,将锡杖横在膝前,杨谦顺势靠在他膝前,听他琅琅讲述故事:“早年我父亲与伯父同在朝中为官,伯父当的是武将,我父亲当的是文官-尚书省秘书丞。
伯父天资卓绝、武功盖世,备受先帝器重,跟着先帝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一路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成了名动天下的顶级战将。
灭北汉一战,伯父一马当先杀进汉宫,酿成臭名昭着的‘龙床戏三妃’丑闻,此事便成了他们兄弟决裂的导火线。
汉宫丑闻传回雒京后,满朝文官御史群情激愤,纷纷上表弹劾伯父,请求先帝将伯父论罪处斩,以息北汉民愤,彰显大魏法度森严。
那段时间每日弹劾伯父的奏疏雪片般飘进尚书省,不过伯父跟随先帝留在北汉境内,那些文官御史骂不到伯父,便将满腔怨气发泄在我父亲身上。
我父亲是个脸皮极薄的文官,又在尚书省当值,天天被文官御史骂的狗血淋头,根本抬不起头来,一气之下写了一封绝情信,要跟伯父断绝兄弟关系,派人千里迢迢送给伯父。
伯父见信后一笑置之,轻描淡写回了两个字:‘腐儒’。
我父亲见他不知悔改,忍无可忍,索性辞去官职,带着妻小隐居田园。
不久我母因病去世,父亲伤心之余,从此看破红尘,带着年仅五岁的我去到隐雾山中的大佛寺,剃度当了和尚。
此事后来传进伯父耳中,伯父大发雷霆,千里迢迢赶到大佛寺逼我父亲还俗。
兄弟俩不见面还好,一见面吵的不可开交,我父亲将官场失意和家庭变故全怪罪到伯父头上,对他骂不绝口,伯父气得拂袖而走,此后再也没有登过隐雾山,兄弟俩形同陌路。
或是因为父亲出家让伯父大为恼火,伯父靖难成功,当上权倾朝野的镇国大将军后,第一件事便是封了大佛寺,勒令全寺僧侣必须还俗娶妻。
父亲见斗不过权势滔天的伯父,带着我悄悄逃离隐雾山,迁居南楚境内的清凉山,我便是在清凉寺中长大的。
十几岁时,偶遇菩提禅寺的老方丈青莲大师,蒙他提携,有幸拜入菩提禅寺,修习到无上佛法,领悟到佛门妙谛,获益匪浅。”
杨谦这才恍然大悟:“前些天我听毕云天说老爹曾经封锁过佛寺道观,他们都认为老爹封锁佛寺道观逼僧道还俗是为促进魏国经济人口发展,原来是因为叔叔出家激怒了老爹。
呵,你这个爹、我这个叔叔脾气也够倔强的,为了跟我爹怄气,竟连儿子都带进了寺庙,有点过分。我一直纳闷为何我爹没有兄弟姐妹呢,原来还有这样跌宕起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