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牢,出狱便无敌

第31章 获得九天第一火焰(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签到天牢,出狱便无敌》最新章节。

不管灵域有多强大,他也一定会去走一趟。

因为他真正的目标,是更高层次的天域。

……

两天后,陈小天来到天牢入口,数十名杂役立刻下跪迎接:“小人拜见太子殿下,祝太子千岁……”

陈小天微微点头,说道:“没我允许,任何人不许进去。”

随后,他一步跨入天牢中,从第一层,一直到了第十层。

前面十层,他都已经签到过,并且获得丰厚的奖励。

而第十一层,因为他当时刚进入超凡境,里面的东西太可怕,打不过,所以就没继续前进。

但现在,他已经是天人境。

区区十一层,根本拦不住他的脚步。

陈小天冷哼一声,一步进入这第十一层天牢。

轰!

第十一层关押着一头可怕的灵魂体,模样狰狞,整个十一层都被它的魔气充斥,大宗师进来都能瞬间被毒死。

“我又来了,不过这次,你不是我对手。”

陈小天淡然说道,随后狠狠跺脚,万千剑气汇聚在头顶上。

咻!

刹那间,数万道剑气化作狂风暴雨,狠狠撞击在这灵魂体上。

随着一声凄厉惨叫,灵魂体直接炸裂消失。

随着妖物的消失,此处魔气也终于消散。

“签到。”

陈小天心中默念。

叮!

“特殊地点签到成功。”

“奖励天魔珠一颗。”

“五百年灵气。”

陈小天掌心出现一颗漆黑如墨的珠子,里面魔气滔天,隐隐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

他查看介绍:天魔珠,诞生混沌未知世界,相传是魔尊陨落所化,拥有者可继承魔尊之力,若是炼化,可成万魔至尊,统领天魔一族。

陈小天露出惊讶表情,这东西看起来很牛啊,怪不得区区一个灵魂体,就能这么厉害。

不过,这东西他现在还用不上,也许以后能派上用场。

收起天魔珠,陈小天一脚跨入第十二层。

此地,黑暗一片,没有丝毫光芒,陈小天撑起一道亮光,一步步向前走去。

走了数万米,陈小天停下脚步。

“太安静了。”

陈小天眼睛眯起,这里安静的没有丝毫声音,仿佛已经来到另外一个世界。

而且以他的脚力,早已走了数百里远,为何还没有感觉到尽头?

天牢,可没有这么大。

管它呢,反正也是进来签到的。

“签到。”

陈小天心中想到。

叮!

“签到成功。”

“获得九天神火。”

“百年灵气。”

陈小天身上,突然涌出一道黑色火焰,这是九天神火,全大陆排名第一的天外之火!

他立即查看介绍:九天世界,万火之尊,传说此火是开天辟地之时,诞生的第一枚火种,拥有梵化诸天的力量。

“好东西啊。”

陈小天露出喜悦之色,在他控制下,九天神火如精灵在指尖跳动,他心念一动,此火可以变幻任何形态。

他以此火,凝聚万千剑气,随即爆射而出。

远处无形空间直接轰然一声爆裂。

此火果然强大,恐怕天人境强者碰到,都得被烧出一个血洞。

就在陈小天获得宝物喜悦之时,下一层入口忽然打开了,他毫不犹豫跨入进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绑定软饭系统后,我迎娶了修仙女神
绑定软饭系统后,我迎娶了修仙女神
苏昊铭魂穿玄天大陆,成苏家五灵根废物,修炼三年仍在炼气六层,本以为修仙无望。大婚当夜,终极软饭系统觉醒,绑定道侣柳若曦后,不仅获万年灵药助其恢复,还能十倍返利修为。看他如何靠吃软饭,在这尔虞我诈的修仙界强势崛起。
源源不绝
拜师九叔逍遥人生
拜师九叔逍遥人生
主角龙玉多女主任婷婷任珠珠青青安妮傲凌霜素文董小玉等等侥幸重生到九叔,被九叔从小收养!还好自己拥有一个本源世界珠,还和自己的灵魂本源深度融合在一起,本源世界珠诞生了一部道级本源功法双休神功!
逍遥a散人
阴诡异仙
阴诡异仙
陈墨生于破庙残垣,目睹双亲因一枚下品丹药命丧修士之手。被抛入青岚宗为最低贱杂役的他,在腐臭药田深处捡到半卷染血残页——。从此藏起眼底锋芒,将狠辣算计裹在卑微笑脸下:他人视修仙为求道,他视修仙为屠路。练气三层时,他能跪在执事面前磕头,却在深夜用淬毒银针洞穿算计他的同门后颈;突破瓶颈时,他敢以鲜血养丹、吞噬修士精魄,更敢在账本上动下层层诡局,让克扣丹药的执事死在自己的贪婪里。青岚宗的药田泥沼下埋着无
大爱仙尊blue
灵耀逆世天尊之路
灵耀逆世天尊之路
在强者为尊的天元大陆,叶家子弟叶尘曾是惊艳众人的天才,却在十岁时灵海崩溃,沦为遭人唾弃的废柴。家族的冷落、族人的羞辱如影随形,叶风更是变本加厉地欺负他。直到神秘戒指中的灵耀天尊出现,传授他,助他恢复修为,叶尘的命运才迎来转折。恢复实力的叶尘在家族大比中大放异彩,击败叶风,证明了自己。然而,他的崛起引来了血影门等邪恶势力的觊觎。在闯荡大陆的过程中,叶尘先后获得、灵耀天晶等诸多机缘,结识了林羽、玄风
雾起雾散雾显
圣祖天宫
圣祖天宫
曾作为青龙的徐崇因想要反抗苍玄神被察觉,连同同伴白虎一同被贬下神河界,没想,在神河中,徐崇又再一次坐上顶尖之位,并察觉到其余世界的存在,后又回归苍玄神界,开启重新一轮的对抗苍玄神以及其他六位主神的故事。
忆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