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最新章节。
何瑾慧无奈地叹了口气,回答道:“上学的时候谈了一个,可总觉得他太幼稚,整天就知道空谈理想,却从来没有真正去做过什么实际的事情。工作以后,又一直碰不到合适的人。尤其是进入招商部门以后,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见识了太多的酒囊饭袋,他们之间的那些虚伪的客气,简直让我觉得恶心。我根本看不透他们到底哪副面孔才是真实的,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虚伪了,工作也太累人了。”
她顿了顿,接着说:“所以当我见识了乡里大棚工作以后,就果断地让宋书记把我调离了那个我一点都不稀罕的岗位。现在的我,只想把工作干好,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先放一放,结婚的事也不例外,以后再说吧!”
赵达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又追问道:“那你家里人呢?他们也没有给你提过找男朋友的意见吗?或者说,他们是不是早就给你指定好了对象?”?
何瑾慧一脸无奈地说道:“都没有,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从小到大我的生活过得就像一个没有人关心的流浪狗。”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些许的悲凉和孤独。
赵达安慰道:“大棚蔬菜属于新农业,这个工作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我们才刚刚迈出第一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这不仅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还需要种子公司的配合。只有研发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蔬菜品种,我们才能在国内蔬菜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否则,很快就会被后来的模仿者超越。毕竟,大棚里的这些活计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只要把大棚膜和骨架搭建好,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何瑾慧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赵达的观点。她接着说道:“种子公司我前段时间去看过了,虽然那些专业的名词我不太懂,但最近一次在大棚里的实验据说效果还不错。如果年前没有发现其他问题的话,春节过后就会在全乡范围内进行推广了。”
赵达:如今仅有两名副乡长负责三十二个村,你的压力岂会小?为何不找人大再安排一人?
何瑾慧:村里现下已无事可做,基本上就是围绕种蔬菜一事忙碌,他们每人分管十六个村,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问题。若新来之人对此一无所知,那还不如不来。若是再来一个如葛正义那般的,可就更为棘手了!
赵达面带微笑,缓声道:为了些许钱财便断送自己的锦绣前程,如此之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有些事我们理应向前看!他们二人也不可能永远在你麾下效力,故而仍需培养接班人,甚至你亦可从村长之中寻觅合适之人提拔上来担任副乡干。
何瑾慧一脸狐疑地看着赵达,追问道:“他们真的要走吗?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呢?”
赵达连忙解释道:“哎呀,我也不太确定啦,我只是假设一下嘛。如果他们真的离开了,你不还是得继续去找其他人来担任副乡这个职位吗?既然现在还有时间,我们就多做一手准备,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嘛!”
何瑾慧似乎对赵达的话并不太感兴趣,她转移话题问道:“对了,你刚才说的创品牌是什么意思啊?”
赵达兴致勃勃地解释道:“你看啊,家电市场有品牌,汽车市场有品牌,就连产品的人设市场也有品牌,甚至连国家都有自己的品牌呢!所以啊,我们的蔬菜市场也应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这个品牌要让人过目不忘,一看就懂,就是这么简单!”
何瑾慧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打断赵达的话:“我还是没太听懂啊!难道你还想把黄瓜改成你的名字不成?那西红柿改成赵达的名字也不好听啊!”
赵达连忙摆手道:“哈哈,当然不是啦!黄瓜可是个好东西呢,尤其是对女人来说,更是离不开它。所以我肯定不能用我的名字来命名黄瓜啊!不过呢,我们可以在黄瓜前面加上一个名字,比如满意黄瓜、生根黄瓜、绿色黄瓜、优质蔬菜等等,这样既能突出黄瓜的特点,又能让人印象深刻。”
何瑾慧眼睛一亮,似乎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给蔬菜加个有特色的前缀,让它们有辨识度?”赵达点点头,“没错,而且这个品牌名字最好能体现出我们蔬菜的优势,比如绿色、有机、新鲜。”他接着说,“除了名字,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个独特的包装,印上品牌标志,这样在市场上就能脱颖而出。”
何瑾慧摸着下巴思考,“这听起来是个好主意,可打造品牌得花不少钱吧,我们资金够吗?”赵达自信一笑,“前期不需要投入太多,我们可以先从包装和宣传上入手。而且品牌打出去后,蔬菜价格能提高,收益也会增加。”何瑾慧被他的话打动,“行,那咱们就试试打造蔬菜品牌,说不定真能闯出一片天。”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蔬菜品牌大获成功的景象。
这一顿饭,两个人边吃边聊,不知不觉就到了十点。在这几个小时里,他们不仅享受了美食,更深入地探讨了未来蔬菜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正源里乡的重点发展方向。
他们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势,认为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机蔬菜、绿色蔬菜等高品质产品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科技的进步也将为蔬菜种植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例如智能化种植、精准农业等。
对于正源里乡的发展,他们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此外,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多元化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交流过程中,两人观点碰撞,不时有新的想法和思路涌现。这一顿饭不仅让他们对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蔬菜市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蔬菜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繁忙与生机。赵达在这个热闹的市场里忙碌了一上午后,终于走出了人群,径直走向了不远处的加工厂。
一进加工厂,赵达就注意到了一些新的变化。由于新增了一条生产线,原本只能单独使用的六分钢管和 c 型钢现在可以一起应用在大棚骨架上了。这一改进使得菜农们在选择材料时有了更多的灵活性,也让加工厂的生产流程更加多样化。
此刻的加工厂里,工人们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忙碌。赵达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打扫钢带和冲孔的下脚料,这些废料被整齐地堆放在一旁。他不禁好奇地问林阳:“这么多的下脚料以前都是怎么处理的?”
林阳回答道:“经理看卷管和压 c 型钢都用不到这些下脚料了,就直接打包卖给收废铁的了。已经卖过两次了。”
赵达听后,若有所思地说:“这些下脚料以后可不能这么随便卖了。你去把乡管所的程所叫过来,我有事情要跟他商量。”
过了一会儿,程所夹着一个手提包,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加工厂。他一看到赵达在里面,便加快了脚步,小跑着过来,满脸堆笑地说道:“赵书记,您找我啊?现在工厂里一切都好,村民的订单基本上第二天就能送货上门了。”
赵达完全无视了对方的话语,直截了当地说道:“把加工厂的账本拿过来给我看看。”
程所一脸茫然,显然对赵达的要求感到有些困惑,他解释道:“账本?这都是财务所里的人负责记录的,我们厂里并没有专门的会计。而且,厂里的人主要就是负责看订单下料和进货这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