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

第195章 洛阳铲的新用途(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最新章节。

下午,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两人缓缓地走到了吴玉华的大棚前。远远望去,只见成片的大棚如同一排排整齐的士兵,矗立在田野间,显得格外壮观。

吴玉华走在前面,兴致勃勃地向两人介绍着大棚的情况。他边走边说:“今年新建的大棚,还是以竹竿搭建的居多啊。我跟他们解释了很多次,用钢管的更好,但他们就是不听,可能真的是手头紧吧。毕竟这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得要五六千呢!而且,还得把种子钱、化肥、农药等等的钱都预留出来,所以这些人大多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建大棚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这儿的地下水位比较浅,一般五六米左右就能出水了。不过,埠岭上的情况稍微特殊一些,需要打得深一点。为了避免以后出现麻烦,有些井甚至加到了二十米左右。反正这水主要是用来种地的,又不是自己喝,水质差一点也无所谓啦。”

吴玉华指着那些大棚,继续介绍道:“那些叫行的地,基本上都已经建成大棚了,不管大小,我们村一共建了 94 个呢!只是现在有个问题,就是他们打井的速度有点跟不上啊!”

赵达说:“打井还有一个办法,一会到家里说,由于我们去年准备得比较仓促只能种容易成活的黄瓜,但是今年的时间很充裕,你有没有统计他们都想种什么?”

吴玉华说:“我们村有几个以前种过菜的人想再种点茄子,也有想种西红柿的,不过还是种黄瓜、菠菜的更多,因为他们从去年的大棚里看到这些东西卖得好,觉得今年肯定还很挣钱。”

赵达说:“就这样吧,种子一定要统一到种子站去买,别从小商小贩那儿买便宜的,贪小便宜可能吃大亏,到时候耽误了收成更麻烦。”

吴玉华说:“我懂,我一定给他们把好关。”

走进李宁波的大棚,看到他正忙碌地给自己的大棚更换钢管骨架。他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并向我介绍了村里大棚的情况。

“我们村的大棚基本上都弄好了,”李宁波笑着说,“河外的井每一个都补贴了一千块呢!那些通过检查的农户,钱都直接发给他们啦。”

我点了点头,对他说:“这真是个好消息啊。”

“是啊,不过河里的井还没有打完呢,”李宁波接着说,“修路把钱花得差不多了,所以只好等明年让大家少交点,这样才能平衡一下。”

我理解地笑了笑,问他:“那你们村里一共有多少个大棚呢?”

“一共86个大棚哦,”李宁波回答道,“种的品种可多啦,有西红柿、茄子、辣椒、西葫芦,不过种黄瓜的还是最多的!”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种黄瓜的最多呢?”

李宁波解释道:“可能是因为黄瓜比较好管理,而且市场需求也大吧。”

我又问起其他村的情况,李宁波告诉我:“孙红玉的村里有72个大棚,另一个村有61个,其他的就比较零散了。毕竟还是有很多人想再观望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何。”

赵达最后来到闫旭辉的大棚里,闫说:“我今年不种黄瓜了,太麻烦,不如菠菜来钱快,正儿八经伺候一个多月就能换钱,这两个大棚我准备都种菠菜,新建的两个大棚种辣椒、西葫芦,原来的两个大棚种西红柿。去年我在市场里看过了,这几样东西更好卖,价格更合适!”

赵达说:“挣钱快是没错,但是身体也累啊。村里的其他情况统计了吗?”

闫旭辉说:“现在还有不少井没打完,大棚也没建好,不过按照报上来的数字是一百多个吧,骨架还是用竹竿的多,打井深度大多是35米左右,我们村种黄瓜、菠菜的多。跟我学种辣椒、西葫芦的也不少。”

赵达问:“有没有想过种西瓜?”

闫旭辉说:“没有,不过那东西万一卖不出去就烂在地里了,还是种菜保险些。”

赵达说:“风险大没错,但是回报率也高啊,到了春节一家人围着吃一个西瓜,那感觉就像在沙漠里突然发现了绿洲一样。”

闫旭辉摆摆手说:“反正目前还没有种那东西的打算,我觉得种蔬菜就挺好!

晚上,几个人坐在茶几旁边讨论着这段时间发生在村里的工作,最后又谈到了水井,由于十寸的水井打的太慢,而且往下放水泥管的时候也需要几个人一起干合作,费时又费力,根本达不到速度和数量需求,导致很多大棚都没法干下一步的工作。

“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说过洛阳铲这东西?”看到几个人都摇了摇头。”赵达继续说:“这是一个工具,适合人工使用。取地下土,掏洞用这个东西都比较方便。就是用现在用的铁锹的平面,卷成一个上下半长桶的形状,还可以加长,当这种半桶插进土里的时候,利用土壤的挤压力,把这些土挤在铲里面,然后再往上提起来的时候,那么这些土就会被带到上面,由于这些土被带出来,那么下面是不是有了一个洞?带上来的土越多,这个洞是不是就越深?

闫旭辉:“这不可能吧?桶是因为下面有底托着,所以提水,提土都没有问题,可是这半个桶往下插的时候由于下面没有底,那还不如进去多少就出去多少吗?那还怎么挤压?”

赵达笑着说:“所以要把这半个桶做成下面稍微大一点口,越往上越越小,这样越是用力往下压,里面的土就会挤的越紧。还可以在往下压的时候旋转一下,扩大这个洞的面积同时,左右方向也挤压明白了吧?”

吴玉华:“咱家里用的一把平铁锹一般才一米三四,可是地下水最浅的地方也得有五六米了,这么深的情况下,就算把整个铁锹全打下去也不会出水啊?”

赵达:“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把铁锹的木柄换成可以接起来使用的钢管,往下打一段距离就接一段钢管,直到出水为止。”

李宁波:“明天我们临县集,集上就有打铁的,我拿着铁锹先去试试,如果这个办法真的行,那咱可就省不少钱了!”

吴玉华:“可是怎么往上接钢管呢?”

李宁波:“找安装暖气管道的就行,正好也要用到六分的钢管,一根钢管加一个管箍,接上的钢管也套丝不就接起来了吗?”

赵达:“一根钢管六米呢?这么长不方便,两米一段比较合适,也可以再短一点,这样接管子,拆管子的时候都方便!

第二天,这几个人一直守在打铁摊子旁边看着,做出铲子来以后先在旁边的土里试了试,然后又去找套丝机套丝…………

第五天,每个村里都有了几个洛阳铲,这种方法省钱,只要到县里的农资店里买点管子就可以了,所以大家干的热火朝天。

一共三百多个大棚,但是由于种植的蔬菜种类比较多,需要的温度和生长条件也不太一样,尽管吴玉华是种菜的老手了,可是面对这突然冒出来的各方面咨询,也整天睡不好觉,几个村长更是去请那些有种菜经验的村民在大棚里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蔬菜的种植进行不同的指导服务。赵达让乡里种子服务站的人在大棚里指导,自己也经常住在几个村长家里。朱磊就直接住在吴玉华家里,每天跟着他东奔西跑,整理着各种蔬菜种植需要的各类知识,学习着如何进行大棚蔬菜管理。菜农们热情高涨,但是由于没有过大面积种植蔬菜的经验,尤其是对大棚里突然的高温不太适应,各家之间交流也不顺畅,导致各家在大棚里种种子的时间也有少许的差别,有的甚至差了十几天。

十月底,最后一个大棚里终于种上了菠菜。

吴玉华、朱磊和几个村民在每一个大棚里叮嘱着、讨论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回到吴玉华家里的时候,几个村长已经到齐了,正在讲述着这几个月里的各种经历。

吴玉华刚坐下就又看到了村民来到他家里咨询:“我们的大棚里种的茄子。可是自从长出苗来以后白天总是没有精神,我以为是缺水呢,就把蔬菜浇水,可是越浇水怎么就越焉吧呢?”

吴玉华只好耐心的跟他讲:这几天天上的太阳这么大,难道你没有看见吗?白天大棚里的温度都可以热死人了,你没在里面一直住着吧?所以以后只要是白天八点以后天上有太阳的时候就把大棚下边的帘子卷起来,让里面透透风,降降温,别一直闷着,

村民:唵?还要把棚膜卷起来呢?我们都用土把下边都盖起来了。

吴玉华:上午打开,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再放下来盖上保温,要不然里面的热量就跑完了,晚上里面的温度太冷对茄子生长也不好。

村民:那行,我知道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之最强村二代,先收迪热
重生之最强村二代,先收迪热
纯都市题材,日常轻松向,不玄幻,不圣母,无系统,无异能,就是一部热血加骚情的现代发家史!被手下员工凶残报复,铁锤爆头,从而重生的程峰,回到了大学时代,首当其冲是让他心心念念记恨了十几年的仇人,还有扑面而来的前世女神,……。
争取每日万更
这异能超纲了
这异能超纲了
关于这异能超纲了:平静的校园生活因灵气复苏而被打破,当同学们纷纷觉醒金木水火土等常规异能时,阳光帅气、性格搞怪的高中生姜逸尘,却觉醒了画风清奇的“不正经异能。别人施展异能,或是火焰腾空,或是巨石突起,姜逸尘倒好,抬手就是一招“树界降临,绿植疯狂生长,瞬间改变战场格局;眨眼间又使出动漫里的酷炫技能,让人目瞪口呆。这奇葩又强大的能力,让他在异能者的世界里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也引来了各方势力的关注
艾呈
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
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
从发财证开始逆袭:陆家贵重生回到1991年,面对扶弟魔前妻的彩礼勒索,他冷笑退婚:“这婚,谁爱结谁结!”这一世,他誓要活出个人样。先从银行贷款、薅高利贷羊毛、杀入沪城狂炒“92发财证”,再南下琼州岛掀起房地产风暴。从破产酒厂到央视标王,从互联网浪潮到智能手机时代,他一步步迎风而上,终成世界首富。而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只能捶胸顿足:“当初瞎了眼!”
明巧
重生:一九八六,我欲冲天!
重生:一九八六,我欲冲天!
关于重生:一九八六,我欲冲天!:本世,田建春在跟儿子和儿媳一起选婚纱照的时候突发脑溢血,抢救半个月后依旧撒手人寰。濒死那一刻,他冲老天呐喊:命运何其不公?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再做滥好人!我的命运我做主!
黑猫和小鱼干
重生:7岁的我获得了数万战力
重生:7岁的我获得了数万战力
关于重生:7岁的我获得了数万战力:(半无敌,穿越,系统,有女主,有男主。)夜白前世的他是个孤儿,加入到了一个雇佣集团,在一次任务中被队友背刺,但他没有死,而是穿越到了别的世界绑定了系统。
辛泪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