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最新章节。
“草民唤作栓子,大名常福。”
“常福,你可愿从军?”朱慈烺问道。
常福看似瘦弱,但身姿挺拔,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出头。
御医也说,常福的伤势并无大碍。
虽看起来吓人,但运气极佳,未伤及要害。
若妥善医治调养,恢复并非难事。
这样的壮汉,朱慈烺很想将他收为亲兵。
听闻此言,常福激动不已,“自当效力,谢太子抬爱。”
“好了,安心养伤吧。”
慰问几句后,朱慈烺便离开了太医院。
他对许褚说道:“这个常福就交给你了,好好照料他的家人,待他伤愈,招入我的亲兵队中。”
“遵命,太子殿下。”
接着,朱慈烺前往外城。
自从朱慈烺掌握一定权柄后,便可随心所欲出入皇宫。
既无人干涉,也无官员闲来无事上奏折。
如今的朱慈烺,在京城里可谓自由自在。
当他到达外城时,发现短短数日,这里已焕然一新。
各种结实的木屋如雨后春笋般建起,不远处原本荒芜的草地也被开垦殆尽。
朱慈烺带着疑问问道:“范复粹那些人是不是还没被处决?”
许诸在一旁回答说:“依照惯例,明天将在街头行刑。”
朱慈烺注视着脑海中未有反应的系统,心中思索。他自认为已对朝廷进行了一些整治,并且应当处置的人也都处理了。然而任务仍未完成,这表明或许还有该处置之人未被触及。
比如那几个老奸巨猾之辈。
“嗯,明日得赶紧把这事办了。”朱慈烺叮嘱道。
早些解决这些老狐狸,自己也能早日获取奖励。
有了高产的小麦种子,大明还会惧怕亡国吗?
“叩见太子殿下!”
忽然,前方一群受灾的百姓跪倒在地,在不远处齐声高呼。
朱慈烺吃了一惊,自己离得这么远居然还能被认出身份?
“曹彰,让大家都起身吧,各自归家吧。”
朱慈烺无奈叹息。这些百姓不过是被利用罢了,每次受难的总是他们。
既然身居此位,拥有这般权势,那么救助百姓便成了他的职责。
巡视完城外灾民后,朱慈烺继续前往军营。
尽管天雄军现仅剩五千人,但在戚大的指挥下,他们依然每日严格训练。
“太原那边的后备力量如何?”朱慈烺饶有兴趣地询问。
“目前后备兵力已增至两万。”许诸答道。
“全部调集过来吧。”
朱慈烺隐隐感到即将北上。若能在出发前使天雄军人数翻倍,胜算便会更大。
京城原先的火器局如今已被朱慈烺完全掌控。
他对太原府的火器局并未动用,那是他的根基所在。
但京城这边的火器局也仿效太原的方式运作起来。
火器数量增加后,武器自然增多,手中有枪,心中才不会慌。
在距锦州约三十里的地方,遍地营帐。
多尔衮坐于营帐之中,听着属下汇报战况。
“我们已攻打锦州数十次,却始终无法突破城门。”
“明朝大将洪承畴占据松山,将松山团团围住,与锦州形成互为掎角之势。”
“贝勒,我军粮草将尽,是否向皇上求援?”
下属们的请求汇聚在一起,让多尔衮不由皱眉轻抚额头。
片刻后,他恢复了镇定。
属下将领们见此情景,也都闭口不言。
许久,多尔衮开口:“强攻锦州损失惨重,还是以招降为宜。不过松山的洪承畴,他麾下有多少兵力?”
“约有十余万。”有人答道。
“松山地形如何?”
“同样固若金汤,只是没有锦州那样的天然屏障。”
“走一趟吧。”多尔衮站起身,对众人说道。
手下将领领命而去,各自召集部属准备出发。
清军此时并无固定阵型,仍是按部落作战。
作为正白旗旗主,多尔衮能调度的仅限于本旗之人。
其余各旗是否听从号令,取决于其旗主的态度。
早年诸旗间常有摩擦,但在皇太极登基后,这种情况已大大减少。
尽管如此,多尔衮依旧决定亲征,既是统帅自己的部众,也是为了监督其他旗主。
松山与锦州相距不远,却位于锦州前方。
攻打锦州时,多尔衮只需一路挺进即可。
如今,必须先拿下松山,方能顺利推进。
洪承畴并非庸才,深知自己所处的位置。
在松山,他随时可令祖大寿派兵增援。
然而,祖大寿未必肯相助……
……
洪承畴已知晓杨国柱之事,当消息传来,他怒不可遏,竟将头上的官帽掷得远远的。
杨国柱勇猛且善谋略,虽性子急躁,但这份急躁有时反倒能激发士卒的斗志。
无疑,他是难得的猛将。
万余人马,皆为同乡子弟兵。
古人乡土观念极重,将领往往只带本乡兵丁。
对于融合可能存在隐患,但地方军队有着一个显着的优点。
他们的战斗能力极为强大。
因为在这样的队伍中,身旁或许就是自家的三舅四叔,或是同一个村子的人。
他们相互扶持,彼此信赖,配合得十分默契。
在战场上,这样的一支队伍是非常令人畏惧的。
然而此刻,整整一万名宣华军就在锦州城外全军覆没。
洪承畴攻克松山后,第一件事便是前往锦州找祖大寿的麻烦。
不知是否祖大寿心中有所顾虑,还是其他原因,始终紧闭城门。
这让洪承畴气得直跳脚。
不过,当他们在松山安顿下来后,祖大寿送来了一封信,说明为何不开城门。
看完信后,洪承畴直接将信撕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