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最新章节。
\"现有煤能达到所需温度吗?\"朱慈烺问。
\"或许不行,不过可以加入木炭,这样应该够用了。\"王二答。
古人亦有其智慧,特别是王二,自幼便是铁匠。成年后因技艺卓越入兵仗局造兵器,后又转至火器局制火器,经验十分丰富。他知道有时煤温不足,但他自有办法——温低则添木炭或辅料提温,短时间即可奏效。况且,至今并无零件需如此高温,对煤的利用也未曾深究。
如今听闻朱慈烺言及煤可进一步精炼,王二心中生疑。若真能大幅升温并精确操控铁质,则火铳工艺定会更加完善。火器局火铳淘汰率颇高,王二技艺高超,成品几近合格;然小工匠中不乏学徒,且火器局人手紧缺,关系到位即可入职。
这些人技术水平不足,刚接触时便会出现淘汰现象。若能掌控火焰温度,将其提升至足够高的程度,淘汰率自然会大幅降低。
王二略显激动地询问朱慈烺:\"殿下,不知这精炼煤是如何制得的?\"
\"你们的煤储存在何处?\"
\"在新城左侧地下,我带您过去。\"
王二引领着朱慈烺离开火器局,朝旁边的一间小木屋走去。
存放煤炭无需太过讲究,即便置于烈日之下亦无妨。不过此物非木炭可比,木炭能反复燃烧多次。
而这一类燃料仅可用一次,便化为灰烬。
火器局旁最不缺的就是火源,稍有不慎引发火灾,损失将极为惨重。
无论哪个时代,煤炭都被视为珍贵资源。
太原府前扩建而成的新城,由孙鹏命名为新城,即太原新城。
存放煤炭之处与火器局相隔甚远,这类资源远离火源之地更为适宜。
走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朱慈烺望见不远处的小木屋。
推开门后,可见一个宽敞的甬道入口。
沿着台阶缓缓下行,便可看到内部堆满了乌黑发亮的煤炭。
\"我们的煤通常存放于此。\"王二说道。
朱慈烺点头示意身旁之人搬运几块上来。
没多久,几块比头颅还要大的煤块便摆放在朱慈烺面前。
如今的煤炭大多如此,体积庞大。
普通百姓难以使用,因为价格昂贵。
官宦之家更倾向于使用木炭,而非煤炭。
煤炭只能用于官方需求如火器局等场合,其火炉规模较大,因此对煤炭的使用方式相当粗犷,大致只需丢入炉中即可。
然而他们未曾意识到,刚开采出的煤炭中含有诸多杂质。
若不清除这些杂质,不仅会影响煤炭利用率,还会严重制约温度提升。
但要生产精炼煤,并非难事。
起初,朱慈烺初次获知精炼煤奖励时,感到十分困惑。
什么设备、什么各类现代机械。
若这些机械不可或缺,那么对他而言,精炼煤便毫无价值。
在这个年代,上哪儿去找这么多机器?
但仔细阅读后发现,那些机械的操作流程完全可以通过人工重现。
优质煤在后世还有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洗煤。
即便火器局内空气流通良好,窗户敞开着,依然有人会被烟雾呛得头昏脑涨、呕吐不止。
这是因为未经清洗的煤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所致。
相比之下,洗过的煤至少能大幅削减那些有害成分。
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
若想提升煤的燃烧温度,则需更进一步加工成精煤。
而获取精煤的过程分为三步:破碎、筛选、分类。
在现代,这些步骤由机械设备完成,但若依靠手工操作也是可行的。
最关键的是,有了精炼煤,标志着技术进步的速度显着加快。
朱慈烺向王二详细讲解了精炼煤的功能,王二听完后越听越惊讶,眼睛越睁越大。
“殿下,这精炼煤究竟该如何操作呢?”他急切地问道。
朱慈烺笑着回答:“别急,你找些工匠过来,我教你们怎么做。”
王二办事效率极高,没多久几个工匠便已站在眼前。
朱慈烺简单介绍了精炼煤的制取方法,王二频频点头表示理解。
接着,他让眼前的工匠用锤子将煤炭砸碎。
砸碎后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类。
随后取来筛子,开始筛分。
很快,一堆大小均匀的煤摆在了朱慈烺面前。
“用水冲洗,越干净越好。”
工匠们不明白为何要用水清洗煤炭,这岂不是浪费?
但这可是太子的吩咐,他们不敢怠慢,迅速将煤炭洗净并置于阳光下晾晒。
经水洗后的煤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宛如黄金一般。
“这就是精炼煤的制作流程。”朱慈烺说道。
其实这还不算完全的精炼,这只是最基本的筛分分类而已,如果再深入些,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是无法实现的。
凡事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朱慈烺并不急于求成。
“等晒干后,你去试试这种煤是否好烧。”朱慈烺叮嘱道。
王二连声答应,望着太阳底下的煤堆,满心期待。
朱慈烺并未察觉,他正无意间激发了一个天才的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