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第70章 庆幸他是自己人(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最新章节。

其中只有一部分人与朱允炆关系密切,其余的则未必如此。

然而,作为朝廷的重要人物,他们依然有足够的资本暂时按兵不动。

随着新成员的加入,杨士奇和姚广孝就可以从每日撰写文章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只需负责审核和把关即可。

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或不当言论,朱允熥建立了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

最终在定稿、印刷和发行之前,还必须由杨士奇亲自签字确认。

如今的大明日报,分为四个版面。

第一版依旧讲述老朱的故事,第二版继续进行普法宣传。

第三版则是报道朝廷的动态,当然不会涉及任何机密,主要用来宣传大明朝廷为百姓所做的好事。

例如,加固某段河堤,修建某条道路,修缮某段城墙。

又或者某地发生灾害,朝廷下令减免部分赋税,宣扬皇恩浩荡。

再或者是某人犯法欺压良民,依法惩处以正国法,还百姓清平世界。

……

这就是掌握舆论阵地的方式。

表面上看似不起眼,初次看到的人大多也不会在意。

但长期坚持这种宣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渐渐会在百姓心中形成朝廷为百姓办实事、造福百姓的印象。

这一条非常重要。

爱国主义教育,要从这些细微之处着手。

在这个时代,除了儒家知识分子提倡忠心报国外,大多数百姓只有朴素的是非观念,对国家和朝廷缺乏深厚的情感。

所谓江山易主,不过换了一个皇帝罢了。

百姓只求填饱肚子,其他的事情他们并不关心。

报刊上的宣传,正是为了逐步培养百姓朴素的爱国情怀。

让他们自发地支持大明朝廷。

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大明的统治。

第四版与众不同,聚焦民间琐事与基层官员、差役的行为,有喜亦有忧。既有正面宣传,也有严厉批评。

为了搜集材料,朱允熥引进了记者。

他的真正意图更为深远。

利用记者,可深入了解地方情况。

老朱虽有锦衣卫和检校,对金陵城及百官动态了然于胸,但他仍缺乏耳目。

记者以采访为名,实则深入体察民情,观察官员行为。

不必明言,也可暗中打探。

至于采访所得信息,是否登报另当别论。

即便未见报的信息,每日亦会汇总、整理后呈交给他。

《大明日报》为朝廷唯一准许发行给平民的日报,用通俗语言讲述有趣之事,如皇帝旧事、朝廷动态、民间轶事等,迅速赢得众多百姓青睐。

街头巷尾,人们热议报纸内容。

报纸日印量持续增长,从最初的一万份增至数十万份。

这一数字仍在增加,不断刷新纪录。

要知道,当时金陵城总人口不过七八十万。

一份日报能达到十万发行量,实在令人震撼。

这得益于金陵城人口结构的独特性。

例如,国子监监生有六千多人。

军队及外来应试书生、商人、工匠等总计数十万。

这些人流动性强,识字率较高。

监生和书生自然无需赘述。

即便出门经商的商人,也需识字。

庞大的识字群体奠定了销售基础。

这个时代娱乐匮乏,能每日购买报纸阅读故事,成为许多人的渴望。

尽管金陵城人口仅七八十万,但整个应天府却有三百多万人口。

郊区居民数量庞大。

《大明日报》每份仅值四文钱,在各类书籍中算是极为低廉的价格。然而,这样的低价并非偶然,而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否则,很难将售价压得如此之低。

随着印刷数量的增加,所需的纸张与油墨也随之增多。大规模生产使得成本大幅下降,需求的激增让卖报成为一项利润丰厚的职业。

城内的报贩已接近饱和状态,许多人选择将报纸运往郊区销售。甚至有一些来自外地的商贾,也发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有些商人一次购入数千份报纸,打算运至其他地区出售获利。

至于报纸的时效性,这个时代的人并不十分在意。谁能分得清皇帝的故事是几个月前刊印还是今日首发?能读到就已经很满足了。

综合这些因素,《大明日报》销量节节攀升便不足为怪。目前日印十万份,仅因办报时间尚短,扩张速度无法赶上需求增长,导致供不应求。若非如此,日印量或许会达到二十万、三十万,甚至百万份!

以目前报纸的热销程度,无论印多少都能售罄。

尽管雇佣编辑和记者增加了支出,但销量提升后又摊薄了成本,使每份报纸仍有两文半的利润。至于免费赠送的部分,除了吴王朱元璋每日固定收一份外,别无他例。官员是否购买全凭自己意愿,想要再次免费领取是不可能的。

十万份报纸每日可获二百五十贯收入,按照一贯兑一两银子的标准,即二百五十两白银。一年下来,纯利润可达九万余两白银,比他作为吴王的年俸高出许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无系统+偏写实+轻种田+不一样的上古历史+考据穿越到其他朝代只要全身心投入争霸,带领中华走向富强就可以,而穿越到夏朝建立之前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5.3千年事件后,炎黄联盟受到重创,华夏文明势微,东夷、苗蛮趁机壮大,中原大地群雄林立。穿越到4200年前,在群星闪耀,洪水肆虐的年代,和唐尧,共工,虞舜,夏禹一起谱写从酋邦到王朝的故事。本书没有脑子寄存处,偏写实向,有一点考据,不算很慢热,喜欢看王霸快
爱的北回归线
双休长生?从四合院当海王开始
双休长生?从四合院当海王开始
关于双休长生?从四合院当海王开始:穿越+长生+多女+出国零元购+创业+杀伐果断个别人物因需求,年龄有少许出入。48年末,陈佑穿越到了融合年代剧中。好在他觉醒了签到系统,获得了长生功。娄小娥、秦淮如、陈雪茹等等女主纷沓而来。四合院众人羡慕嫉妒,却毫无办法。微系统,系统基本不出现,中期海外发展。
戴眼镜的老男人
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
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
关于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必死之局!底层逆袭!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全靠铁血与智谋!祁同伟在孤鹰岭自裁后,魂穿为卖炊饼的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先杀西门庆,占了他的财产,娶了他的女人,得到第一桶金!武松、林冲、晁盖、吴用、凌振、栾廷玉、鲁智深、史进、宋江、杨再兴、李清照、岳飞、周侗、卢俊义、庞春梅、李逵、玉箫、吴典恩、韩世忠、叶梦得、秦桧……水浒传、金瓶梅和宋史中的人物,一个个闪亮登场!称雄
书虫破茧
柯南:大我十岁的哥哥突然缩水了
柯南:大我十岁的哥哥突然缩水了
关于柯南:大我十岁的哥哥突然缩水了:一朝穿越到柯南世界,竟然成了柯南的弟弟,开启主线剧情,一起和哥哥破案调查。等等,你没说这个白色长发长得帅气的小哥哥就是琴酒啊还有这个带着黑色毛毡帽的一脸冷峻男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赤井秀一这个和哥哥长得十分相似的人竟然是怪盗基德,而且还是我的堂哥???看普通人在柯学世界里生活。
屋檐被雪兆
精灵:出真新镇后被阿勃梭鲁跟踪
精灵:出真新镇后被阿勃梭鲁跟踪
沐风是大木博士救下的孤儿,一直在大木研究所帮忙打下手,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为了保护一颗神奇宝贝蛋让其陷入危险之中,也让其得知自己原来并非是这个世界的人,而是从一颗蓝色的星球穿越而来,自此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
番茄想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