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工农兵大学生》最新章节。
学生们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社会各阶层佼佼者,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原本就差异很大。
同一个年级的工农兵大学生,不仅最大年龄差有12、13岁,彼此成长环境的熏染更是千差万别。
学生干部不但要善于向其中的优秀人才学习,还要与一些层次偏低的学生交集;既要看到天上的璀璨星空,也要关注足下的尘土泥泞。
大学的三年就是一种修炼,在人际关系方面,需要在高低远近之间找出一种平衡。
…….
评议的过程中,大家对9个积极分子的印象和看法非常接近、基本一致;对这9位同学的优缺点都看得很准、很全面,丝毫没有出现认识方面的差距造成的分歧意见。
一致同意其中5人可以列入重点培养对象,他们是沈玉其、帅小雅、郝小红、洪祥笙、章广田。
一班党小组这种认识上的统一和一致的局面,与其他班级出现的一些分歧争执现象相比,倪子祥陈景顺和忆江南这三位主要班干部、为本班的团结感到高兴。
开会以后,各个担任积极分子联系人的党员必须传达党小组意见,鼓励这几位培养对象继续努力。
秦隽,是一个说干就干的姑娘,她闻讯而动立即主动找倪子祥交换意见,检讨自己的情绪波动,影响了工作,表态坚决改正。
倪子祥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他委婉地希望,今后大家都还是好同学。
在爱情的面前,人人都是小孩子!年轻人就是思想单纯,大家把该说的话说开了,心境就不一样了;秦隽立即又是干劲十足的了。
帅小雅,从小到大都是优秀学生、优秀干部、原本就是一帆风顺、属于“5分加绵羊”式的好学生。
到了大学,有一些来自农村的同学总有点看不惯她,认为她是因为革命干部家庭原因、因为与班长关系好,才会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面对这种看法,就看她能否正确处理、闯过这一关了。
有一种客观存在的差别,一种无法逾越的家庭背景形成的差距,家庭教养不同造成的鸿沟,却要借着她要求入党这个契机,去衡量去评价去要求,这就是“群众意见”。
忆江南在部队争取入党的过程中,遇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
当时在表面上是因为能力和性格差异、其实是内心的追求和目标存在不满足现状形成的;所以她特别理解这些积极分子面临群众中的一些被要求所产生的畏难情绪。
与人之间和平相处,忆江南不会要求别人像她一样,反倒是喜欢与人友好相处;在观察中向人学习长处;她很相信那句话:“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个性鲜明特立独行是一种能力、淳朴实在率真善良是一种品行、优雅乖巧自心向上是一种教养,豁达大度宽容随和是一种胸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各有长短处,无关对错。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低能者低位者,却特别习惯于看不惯他人的言行动机,用自己的狭隘去衡量要求他人。
将心比心,洪祥笙帅小雅面对的这种考验还是比较严峻的。
有一些差别,不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很难逾越的。
不同的社会人群,价值观、人生目标和教养的差别,客观存在;那是社会阶层之间的一种沟堑、非大力而难以消除、也许是有些人可以深藏在骨子里的,但是永远无法真正消除。
人防劳动的任务布置下来了,班组长干部又得开会研究落实,明显感觉第一组第二组走在前面,第三组第四组要稍微后一点了。
大学里面搞学生工作还是要年轻人才更有动力,有干劲。
年轻人总是那么朝气蓬勃干劲冲天,无论是体育活动还是人防劳动,都是毫不含糊,超额完成任务;他们只是稍微缺乏一些经验,多干干,经验就积累出来了,所以他们的后劲很足。
将近30岁的人,经验比较足,体力相对还是要差一些、朝气也略逊一筹、一些人开始有暮气了。
这个学期的施工劳动,还是分工地面劳动和坑道内劳动两块施工。
地面施工,由忆江南秦隽顾小萍岑俪琳伍珊玥游少梅郝小红等二十多个女生进行;坑道内由倪子祥邹庆弟洪祥笙沈玉其加上四个小组长何庆之祝福安陈景顺陆远良,带着20多名男同学,分成早、晚两个施工班作业。
因为上个学期的施工劳动,二班的进度领先了一班和三班,这次施工劳动,一班的同学们就憋了一口气,非要争个输赢出来。
倪子祥招呼忆江南一道去坑道看看男同学的施工情况。
不像地面施工的环境那么凉爽,一进坑道内就觉得热烘烘的;男同学们干脆打着赤膊只穿了一条短裤、出大力气干活就出大汗、人人都是汗流浃背,个个都是情绪高涨的。
走过一段平坡来到坑道深处的工作面。
男同学们纷纷开起玩笑来:“欢迎两位班长视察工作…..欢迎班长指导工作……”搞得忆江南脸都红了,别人干的汗流浃背、自己来视察?未免有点难为情吧,她宁可大家都在一块干活。
这次施工,洞里的土层是非常坚硬的黄泥巴,就是那种“下雨一包脓、天晴一块铜”的土质 结构比较致密,用尖嘴镐头,力气小的只能砸出一个小坑来,向前挥镐十几下泥土碎块溅得到处都是、只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碎土块。
忆江南来自煤城,那里的老百姓做煤饼煤球是要拌黄泥巴的;土质疏松的可以挖到碎土,土质坚硬的,只能挖出大土块带回去敲碎了才能用的。
忆江南提出建议,看看能不能用采取推土球的办法。
就是在前方50—80公分处、挖点连线,形成一条土沟,再沿着土沟向后挖,分成几个孤立的大土丘,把底部挖空,直接把大土球滚出坑道就行了。
宫祥笙听后考虑了一下,第一个赞成试一试。
既然“专家”都表态同意,结果尝试下来都觉得进度加快了,还没有那么累;不需要进行粉碎性全部挖掘,就是每隔50—80公分、一段一段往前推进、根部离断、最后几个人吆喝着欢呼着把比人还高的大土球协力推出洞口、装上板车。
随着这样一段一段的推进,每一个施工班的进度一目了然,每个人都体会到了辛苦之后取得成绩的快乐
今年的施工劳动,一班有绝对的把握,誓夺年级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