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竹杖奇缘录》最新章节。
三十三天外,一片混沌中有一座斜月三星洞,洞内青崖翠柏之间,准提道人盘坐于七宝莲台之上,左手持净瓶,右手结说法印,正自闭目参禅。忽觉心头一动,天眼微开,只见下界地仙界中,一片佛光缭绕之处,却隐有黑气涌动,似有邪祟作祟,更有两道灵光闪烁,正是蔡佳轩与王嘉馨夫妇。
准提道人微微一笑,道:“善哉善哉,因果循环,今番劫数当应在此处。孔雀明王,可速速下界,助那易教夫妇一臂之力,化解此劫。”
话音刚落,只见一道金光从洞中飞出,直下地仙界而去。金光所过之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隐约有梵音唱响:“阿弥陀佛,慈悲为怀,降魔除障,正法久住。”
却说蔡佳轩与王嘉馨自渡过弱水之后,一路西行,忽见前方有一座大山,山上云雾缭绕,隐约可见一座佛窟,佛窟之上,金光闪耀,梵音阵阵。二人心中好奇,便欲上前探个究竟。
二、佛窟现邪祟 梵音惑人心
行至山前,但见山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大光明佛窟”五个大字,笔画之间,隐隐有佛光流转。二人刚欲进入,忽然从佛窟中走出一位老僧,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请留步。此乃清净佛地,若心不净,切勿入内。”
蔡佳轩连忙还礼,道:“大师慈悲,我等乃世间修行之人,路过此地,见佛窟庄严,心生敬仰,欲入内参拜,还望大师允准。”
老僧上下打量二人,见蔡佳轩眉心生痣,气宇不凡,王嘉馨容貌绝世,气质出尘,心中微动,道:“也罢,施主请随我来。”
二人跟随老僧进入佛窟,只见窟内宽敞明亮,四周墙壁上刻满了佛像,中央有一座巨大的莲花座,座上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佛,佛像金光灿灿,庄严肃穆。
正当二人参拜之际,忽然听到一阵低沉的梵音从佛像后传来,梵音之中,似乎蕴含着无穷的魔力,让人听了,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戒备。
王嘉馨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悄悄拉了拉蔡佳轩的衣袖,低声道:“佳轩,这梵音似乎有些古怪,你可感受到了?”
蔡佳轩点点头,暗自运转法力,以清静道心抵御梵音的影响,这才发现,梵音之中果然暗藏玄机,竟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人的心智,让人放下防备,陷入迷幻之中。
“大师,这梵音……”蔡佳轩开口问道。
老僧却突然变了脸色,眼中闪过一丝凶光,道:“你等既已入得此门,便休想出得去!”说罢,双手一挥,佛窟中的佛像突然活了过来,纷纷从墙壁上跃下,向二人扑来。
三、明王降凡尘 法相镇群魔
蔡佳轩与王嘉馨见状,连忙取出法器,蔡佳轩挥动竹杖,王嘉馨挥舞寒光剑,与那些佛像战在一处。这些佛像看似庄严,实则凶狠异常,手中的法器挥舞起来虎虎生风,竟似有千年道行一般。
二人正战得激烈,忽然听到天空中传来一阵清越的鸟鸣,只见一只巨大的孔雀,浑身羽毛金光闪闪,双翅展开,遮天蔽日,从空中俯冲而下。孔雀落地,化作一位端庄华贵的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手持莲花,正是孔雀明王。
“阿弥陀佛,邪祟速速退去,勿要在此造孽!”孔雀明王开口说道,声音犹如洪钟,震得佛窟嗡嗡作响。
那些佛像见状,纷纷停下手来,转身面向孔雀明王,齐齐跪拜在地,口中说道:“不知佛母降临,小的们有眼无珠,还望佛母恕罪!”
蔡佳轩与王嘉馨见状,心中惊讶,连忙收了法器,向孔雀明王施礼。
孔雀明王微微一笑,道:“两位施主不必多礼,贫尼乃西方孔雀明王,奉准提道人之命,特来助你们化解此劫。”
蔡佳轩闻言,心中恍然大悟,原来准提道人竟在此处暗中相助,当下连忙再次施礼,道:“多谢明王菩萨相助,不知这些邪祟究竟是何来历,为何在此佛窟中作祟?”
孔雀明王叹了口气,道:“此事说来话长。此佛窟本是清净之地,五百年前,有一位高僧在此修行,功德圆满,坐化而去。不想却留下了一丝执念,被这山下的妖魔利用,化作梵音,迷惑世人,吸取精气,修炼邪功。这些佛像,皆是妖魔所化,并非真正的佛陀。”
四、佛理辩因果 金屏破迷障
“原来如此。”蔡佳轩点头道,“既然如此,还望明王菩萨慈悲,将这些邪祟一网打尽,还这佛窟一片清净。”
孔雀明王却摇摇头,道:“施主有所不知,佛家讲究因果循环,这些妖魔固然可恶,但那高僧的执念亦是根源所在。若不化解这执念,即便除去妖魔,日后仍会有邪祟在此作祟。”
王嘉馨闻言,心中一动,道:“明王菩萨所言极是。我等修行之人,当以慈悲为怀,化解因果,而非一味杀戮。不知菩萨可有什么办法,既能除去妖魔,又能化解高僧的执念?”
孔雀明王微笑着看了王嘉馨一眼,道:“女菩萨果然有慧根。也罢,今日贫尼便在此处,与这执念辩上一辩,看能否化解此劫。”
说罢,孔雀明王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顿时,佛窟中金光大作,一朵巨大的莲花从地面升起,孔雀明王踏莲而上,化作一尊巨大的法相,头戴五佛冠,身着菩萨装,慈悲庄严,又具威严。
“高僧执念,可知自己因何困于此地,不得超脱?”孔雀明王的声音如雷霆般响起,震得佛窟中的尘埃纷纷落下。
话音刚落,只见佛像后走出一位虚幻的身影,正是那坐化的高僧,他一脸迷茫,道:“贫僧修行一生,自问慈悲为怀,为何却困于此地,不得超脱?还望菩萨指点迷津。”
孔雀明王叹道:“高僧修行,却执着于‘清净’二字,以为远离尘世,便可修得正果。却不知,真正的清净,不在身外,而在心中。你留下的执念,名为‘清净’,实则‘贪嗔’,贪求清净之境,嗔恨尘世之扰,故此被妖魔利用,造出这许多杀孽。”
高僧闻言,浑身一震,道:“菩萨所言极是。贫僧一生修行,却未能看透这一点,以至于犯下大错。还望菩萨慈悲,指点贫僧如何化解这执念。”
孔雀明王点头道:“善哉善哉。高僧若欲化解执念,须放下‘清净’之念,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理。世间本无绝对的清净,亦无绝对的污浊,一切皆由心生。若能心无挂碍,便是净土。”
高僧闭目沉思良久,忽然睁开眼睛,眼中迷茫尽去,露出一片清明,道:“贫僧明白了,多谢菩萨指点。”说罢,双手合十,化作一道金光,消散在空中。
高僧的执念既消,那些妖魔顿时失去了依托,纷纷现了原形,原来是一群山精树怪,它们跪在地上,连连求饶。
孔雀明王见状,道:“尔等虽造下杀孽,但念在皆是被执念所惑,贫僧便饶你们一命。今后须痛改前非,潜心修行,不可再为非作歹。”
山精树怪们连忙叩首谢恩,化作一阵风,散去了。
五、功成谈佛道 慈悲度众生
蔡佳轩与王嘉馨见此情景,心中感慨万千,对孔雀明王的慈悲和智慧更是敬佩不已。
“多谢明王菩萨指点,让我等明白了‘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之理。”蔡佳轩说道。
孔雀明王微笑着道:“施主客气了。你等虽为道家修行之人,但心怀慈悲,与佛道并无二致。所谓‘道不远人’,佛道亦是如此,皆以慈悲为怀,度化众生。”
王嘉馨点头道:“菩萨所言甚是。我等今后定当秉持慈悲之心,斩妖除魔,造福苍生。”
孔雀明王满意地点点头,道:“善哉善哉。贫尼此次下界,使命已完成,就此别过。望你等继续修行,早证大道。”
说罢,孔雀明王化作一道金光,直冲天际而去。蔡佳轩与王嘉馨望着金光消失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慨。
二人离开佛窟,继续踏上了地仙之旅。经过此次佛窟之劫,他们对佛道之理有了更深的理解,道心也更加坚定。他们明白,无论是道家的清净无为,还是佛家的慈悲为怀,最终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那便是度化众生,让世间充满和平与安宁。
(本章完)